共3个义项

✍ dations ◷ 2025-10-25 23:09:33 #共3个义项

梅花,学名为“Prunus mume”,是蔷薇科李属的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梅花在冬季盛开,花朵具有独特的香气,枝上裸露,形成独特的冬日景观。梅花的种类繁多,有红梅、白梅、蓝梅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之一。

  1. 花朵:梅花花朵一般为五瓣,花瓣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红、白、粉红等品种。花期一般在冬季,从十一月至来年三月,盛开时香气袭人。

  2. 叶子:梅花的叶子为卵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锯齿状,叶色深绿。

  3. 果实:果实为椭圆形,成熟时呈黄色,被白色的绒毛包裹。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被誉为“花中之王”,具有坚韧不拔、傲骨凌霜的品质,因而常被用作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坚贞、纯洁、清雅的美好向往。

《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常见于古琴、古筝等乐器演奏。这首曲子以描绘梅花之冷艳、幽香为题材,通过音乐来表达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梅花》这一音乐作品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献中。在漫长的历史中,不少音乐家、作曲家都以梅花为灵感创作了各种版本的《梅花》。这首曲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广泛传颂。

《梅花》以其独特的音律表达了对梅花的敬仰之情。音乐家通过巧妙的编曲,使得整个曲子如同梅花一般,清雅而高洁。演奏者通过手法的娴熟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曲子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梅花”行动是指中国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这个名称源于其灵活机动、迅速反应的特点,与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开放的形象相符。

在抗日战争时期,“梅花”行动是指中国解放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进行多次战役和游击战,对抗日军进行有效的阻击和反击。这一战术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展现了解放军的顽强毅力。

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梅花”行动则是指解放军进行的一系列战略行动,包括战役的部署、军队的机动、战术的变化等。这一系列行动在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梅花”行动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解放军的灵活机动、战略谋划和有效指挥。这一战术为后来的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对于中国解放军在当时战局的扭转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梅花,无论是作为植物、音乐还是军事行动的代表,都在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梅花之美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界的芬芳与高洁,还体现在艺术和军事领域的灵感与奋斗。这三个不同义项的“梅花”共同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形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底蕴。

相关

  • 石灰岩石灰岩(灰石)(CaCO3)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是以方解石(矿物)为主要成分的碳酸钙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生物骨
  • 2,3-二甲基-1-丁醇2,3-二甲基-2-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4O是六碳醇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它可由2,3-二甲基丁酸(或2,3-二甲基丁醛)在乙醚中被氢化铝锂还原,或者通过2,3-二甲基-1-丁烯的硼
  • GNIS地理名称信息系统(英语: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GNIS),是一个美国地理名称信息数据库,包含美国全境以及其领地内的地理实体及文化标志信息的名称与方位信息。GNI
  • 穗积穗积(日语:穂積,10月28日-)是日本漫画家,出生于神奈川县。2010年以〈婚礼的前一天〉获得月刊flowers Comic Audition银之花赏,该短篇于同年刊登于11月号增刊《凛花》,从而出道。与出
  • 赤裸天使 (台湾电影)《赤裸天使》(英语:),1994年徐若瑄主演的限制级电影,是徐若瑄成功前往日本发展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徐若瑄有露点演出,并与江国宾有激情床戏的演出。
  • 远藤贤司远藤贤司(日语:遠藤 賢司/えんどう けんじ ,1947年1月13日-2017年10月25日),日本歌手,茨城县胜田市(现常陆那珂市)出身,但是居住在东京。自称“纯音楽家”。爱称“エンケン”。
  • 其秦线轮渡其秦线轮渡,原称其威线轮渡。为中国上海市黄浦江上的一条对江轮渡航线,航线北起杨浦区、虹口区交界的秦皇岛路1号秦皇岛路轮渡站,南至浦东新区东方路1号其昌栈轮渡站。航线始于
  • 尼加拉瓜总统列表尼加拉瓜总统(西班牙语:Presidente de Nicaragua)是尼加拉瓜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任期五年。1825年至1838年间,此职位通常直接被称为国家元首();1838年到1854年间则称为最高执政官();1854年宪法会议后称作总统。阿根廷总统 · 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 · 巴巴多斯总理 · 巴哈马总理 · 巴拉圭总统 · 巴拿马总统 · 巴西总统 · 秘鲁总统 · 玻利维亚总统 · 伯利兹总理 · 多米尼加总统 · 多米尼克总理 · 厄瓜多尔总统 · 哥伦比亚总统 · 哥斯达黎加总统 · 格林
  • 尼马·德罗兹尼马·德罗兹(法语:Numa Droz,1844年1月27日-1899年12月15日)是一位瑞士政治家。尼马·德罗兹是瑞士自由民主党成员。尼马·德罗兹出生于瑞士西北部纳沙泰尔州的拉绍德封,1871年当选纳沙泰尔州议会议员,1872年当选瑞士国家委员会委员。后成为瑞士联邦委员会委员(1875年-1890年)。他于1875年12月18日当选为联邦委员会委员,至1892年12月31日卸任。在任期内,他主要主持领导了以下部门的工作:他于1881年和1887年两度出任瑞士联邦总统。尼马·德罗兹1899年在瑞士伯尔尼
  • 飓风伊莱亚娜 (2006年)飓风伊莱亚娜(英语:Hurricane Ileana)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六场大型飓风中的第四场,源自8月21日的东风波,存在期间自始至终在墨西哥近海朝西北方向移动。由于外界环境有利,风暴成型不到48小时后就在经过索科罗岛海域时达到风力时速195公里的最高强度,然后因水温降低而减弱。8月27日,伊莱亚娜退化成残留低气压区,最终在两天后完全消散。飓风令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区降下暴雨并引发洪灾,还导致一人因遭遇大浪丧生。2006年8月8日,一股东风波离开非洲西海岸进入大西洋,接下来穿越大洋期间基本没有发展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