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布催化剂

✍ dations ◷ 2025-11-25 20:55:11 #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钌化合物,催化剂,人名试剂

格拉布催化剂(Grubbs催化剂)是由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格拉布发现的一个钌卡宾络合物催化剂,它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两种,两者都是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

格拉布催化剂有诸多优点:容易合成,活性和稳定性都很强,不但对空气稳定,在水、酸、醇或其他溶剂存在下仍然能保持催化活性(第一代),而且对烯烃带有的官能团有很强的耐受性。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第一代Grubbs催化剂是由Grubbs在1995年发现的。是个对空气、水、酸或醇稳定的紫色固体。IUPAC名称为benzylidene-bis(tricyclohexylphosphine)dichlororuthenium——苯亚甲基·二氯·双(三环己基膦)合钌。它目前主要用在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见下)、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ROMP)、非环双烯复分解聚合反应(ADMET)和关环复分解反应等几类烯烃复分解反应中。

制备:由RuCl2(PPh3)3、苯基重氮甲烷和三环己基膦通过一锅反应而得。

Grubbs这个钌配合物催化剂起初实际上不是他自己的想法,是他看到其他人的RuCl3后继续研究得到的。用卡宾配合物的想法和实际合成卡宾配合物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学生Bruce Novak和Sonbinh Nguyen的启发。他们第一个钌-卡宾配合物是在1992年发表的。

在第一代Grubbs催化剂之前,Grubbs还曾经试过其他很多RuCl2(PR3)2R'类型的钌(Ⅱ)卡宾化合物,比如RuCl2(PCy3)2R'(=CH-CH=CPh2)和RuCl2(PPh3)2R'(=CH-CH=CPh2),但这些都没有苯亚甲基卡宾配合物性能好。因此所谓第一代Grubbs催化剂实质上是第一个商业化的Grubbs催化剂。

第二代Grubbs催化剂是Grubbs在1999年对第一代催化剂的改进。Grubbs通过系统地对催化剂结构-性能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与其中一个膦配体的解离有关,认为催化循环过程中经过一个高活性的单膦中间体,然后才与烯烃发生氧化加成。根据这一设计理念,提出了以比膦配体具有更强给电子能力和更高稳定性的-杂环卡宾配体代替其中一个膦配体,从而得到了第二代的Grubbs催化剂。它具有比原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及相似的稳定性,其催化活性比第一代催化剂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中的用量可以降低到百万分之一,在某些关环复分解反应中的用量也仅为万分之五。特别适用于低张力的环状烯烃及位阻较大的多取代烯烃的合成。

IUPAC名称为benzylidenedichloro(tricyclohexylphosphine)ruthenium——苯亚甲基··二氯·(三环己基膦)合钌。

制备:由第一代Grubbs催化剂与烷氧基保护的1,3-双(均三甲苯基)-4,5-二氢咪唑-2-亚基反应而得。上面的咪唑啉亚基是一个氮杂环卡宾(NHC),因此第二代Grubbs催化剂中的Ru原子实际上是与两个卡宾基团相连。

Grubbs催化剂对热的稳定性较差,在较高的温度下易发生分解。Amir H. Hoveyda等人在分子中引入具有较大体积的亲核性异丙氧螯络合物配体,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这些催化剂称为“Hoveyda-Grubbs催化剂”。它也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两种,分别由相应的Grubbs催化剂衍生出来,但原Grubbs催化剂中一个三环己基膦基团被苯环邻位的异丙氧基所替代。这些催化剂的缺点是催化活性一般,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分离比较困难。

第一代Hoveyda-Grubbs催化剂适用于末端烯烃的关环复分解反应。第二代Hoveyda-Grubbs催化剂适用于缺电子烯烃的关环、开环和交叉复分解反应。

1,3-Bis(2,4,6-trimethylphenyl)
-2-imidazolidinylidene)dichloro
(-isopropoxyphenylmethylene)ruthenium

下面的例子中催化剂分子中的咪唑环上被引入了一个聚乙二醇基,使其亲水性增加。在用碱性的六甲基二硅胺钾(KHMDS)处理后,原料去质子化生成的氮杂环卡宾在原位便与第一代Hoveyda-Grubbs催化剂进行配体交换,生成一个可溶于水的第二代Hoveyda-Grubbs催化剂的衍生物。

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下图所示的有亲水性季铵盐基团的末端双烯在水中便可发生关环复分解反应生成一个取代的环戊烯。

格拉布催化剂的一个有趣的应用是航天工程上的聚合物自修复复合材料。航天器外壳所用的聚合物材料虽然强度很大,但在使用过程中及周围环境的作用下,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微裂痕和局部损伤,导致力学性能下降或功能丧失。S. R. White等人报道了一种用新型聚合物材料进行自修复的技术,即运用埋植技术将双环戊二烯包裹在脲醛树脂制成的微胶囊里,和Grubbs催化剂一起分散在环氧基体中,当聚合物材料出现裂纹时,微胶囊破裂,释出的双环戊二烯由于裂纹的虹吸作用迅速渗入裂纹,遇到Grubbs催化剂后发生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的聚双环戊二烯,以达到修复裂纹的目的。实验测试表明,这种复合材料有75%的修复率。

相关

  • 活动体活动体(trophozoite)是原虫类寄生虫(Protozoan parasites)生活史上的一个活跃、有运动性和繁殖的阶段。活动体之后会发展成裂殖体(schizont)阶段,即成为一个母细胞。寄生虫在活动体
  • 斑贴试验贴布试验,又名斑贴试验,是一种用来确定是否有特定物质会导致患者过敏性或发炎肌肤。任何人被怀疑有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英语: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或过敏性皮炎,需要经过
  • 咨商咨商心理学(英语:Counseling Psychology),是以咨商为主题的心理学。当一个人有需要时,透过与咨商者的互动,来协助其觉察和了解自身,探究满足需要或解决问题之方法,这种语言互动就是
  • 回复青春回复青春是一种假设中通过逆转老化的过程,使老人变回年轻人一样。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回复青春。回复青春也就是要改变了人的年纪越老,健康会转坏的自然现象。依目前认知
  • 洛比托洛比托(葡萄牙语:Lobito)为安哥拉本吉拉省的一个市镇,其名称源自于洛比托湾,位于本吉拉北方约35公里,于1905年,洛比托被设为本吉拉铁路于海岸的终点,此铁路经卢市(Luau)至刚果民主共
  • 陈 霖陈霖(1945年11月6日-),祖籍福建福州,出生于四川成都,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的提出者。陈霖于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后留校任教。1
  • 印度支那 (电影)《印度支那》(法语:)是一套1992年以大时代为背景的法国爱情片,由雷瑞·瓦尼埃执导。这部影片是雷瑞·瓦尼埃所拍的第一部史诗片,内容表现的是1930年代法国人在最后一块法属亚洲殖
  • 列季亚河坐标:58°05′20.5″N 31°32′39.6″E / 58.089028°N 31.544333°E / 58.089028; 31.544333列季亚河(俄语:Редья),是俄罗斯的河流,位于该国西北部诺夫哥罗德州,属于洛瓦季河
  • 九五式小型乘用车九五式小型乘用车是日本最初的国产汽车,1934年立项,1935年设计完成和于1936年投产,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为侦察、通讯和军官乘坐车,能乘坐三人(两人在前座而一人在后
  • 最长公共子串在计算机科学中,最长公共子串问题是寻找两个或多个已知字符串最长的子串。此问题与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区别在于子序列不必是连续的,而子串却必须是。字符串"ABABC","BABCA"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