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勤交代

✍ dations ◷ 2025-10-23 01:39:00 #江户时代政治,江户时代交通

参勤交代,亦作参觐交代、参勤交替或参觐交替。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

寛永12年(1635年)的武家诸法度规定参勤交代的条文是:

一、大名・小名在江戸交替相定ムル所ナリ。毎歳夏四月中、参勤致スベシ。従者ノ員数近来甚ダ多シ、且ハ国郡ノ費、且ハ人民ノ労ナリ。向後ソノ相応ヲ以テコレヲ減少スベシ。但シ上洛ノ節ハ、教令ニ任セ、公役ハ分限ニ随フベキ事。

参勤交代的起源是镰仓时代起御家人前往镰仓执行官职。战国时代时部分战国大名在居城外的城下町聚集服从主君的武士。丰臣秀吉所控制的大名在大坂城、伏见城、聚乐第给予大名屋敷,由大名的妻子居住,成为了日本全国参勤交代的原形。一年需要前往一次。

庆长5年(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胜出后,确立了德川家地位,3年后创立幕府。庆长12年(1607年)岛津家久为首的众大名讨好幕府的忠心前往江户参勤。家康根据秀吉的做法,在江户城建设屋敷,妻子在江户居住,制度因而建立,由初时间的自发性行动渐渐成为一种制度。寛永12年(1635年)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制定武家诸法度,成为了一种义务。

寛永19年(1642年)规定谱代大名参勤交代为义务,原则上除了幕府上的役职者以外,其余大名都要进行参勤交代。

除了在第八代将军吉宗上任时,以财困为理由暂缓执行外,在其余时代仍坚持执行。

1862年(文久2年)闰八月,参勤交代为文久改革(日语:文久改革)的一部分,将出府的时间改为3年一次(1次为100日)。1864年(元治元年)爆发禁门之变后幕府决定改回原有制度,但是愿意执行的大名不多。

宽永12年(1635年)参勤交代设立,大名平时多居住于江户以外的家室住处,每年前往江户一次,而妻子成为幕府的人质在江户长期居住,前往江户的费用需要由大名自行负担。但是水户德川家、部分亲藩及谱代大名,另外部分离江户不远的领地细小的大名会长期留守在江户,因此称为“定府(日语:定府)”。此外高收入的旗本进行类似交代寄合的仪式。

参勤交代目的是削弱大名的财力,防止他们谋反。但是幕府的主要工作是军役工作,有时会以大名行列的限制进行参勤交代。参勤交代是一种军役,大名会有多名部分跟随前往江户,在前进时必需进行大规模的大名行列,对于大名的财政负担做出沉重打击。

参勤交代需要整备街道及宿场,大名行列的支出可带来经济收益。此外,参勤交代使大量人员来往江户,对于江户吸收各地的文代有所帮助,因为参勤制度,于此也开始出现了早期的旅舍供大名于前往江户的途中住宿。举例来说,表高第六高(56万石)的纪州德川家第11代藩主德川齐顺在1841年(天保12年)的参勤交代,动员1639名武士、2337名服徭役的农民及103匹马,在枚方宿,七里飞脚会在藩主到达数个月前率先来到。由于动员数千人,因为需要大量成本。加上御三家的大名行列规模较大,而行列前导会吆喝“快跪下~快跪下~”,据说仍有很多乡民都会专程跪在路边围观。对于大名行列路经之地的经济及文化、交通据说有一定的效果,但若以此论点,战国时代56万石大名若参战最少要派15,000人参战,对行经路线上的经济文化亦有很大效果。1721年(享保6年)规定10万石的大名行列规模为骑马武士10骑、足轻80人、中间(人足)140人到150人。实力最雄厚知行地达102万石的加贺藩最盛期行列人数亦达4000人规模。因乡民及外国人无视回避行列的规定,从中横越或表达不敬,曾发生过多起无礼讨的事件,比如生麦事件。

一些财政收入较低的藩,在经过大规模的宿场时,会临时雇用其他人灌水(水増し)虚增队伍人数,以保持队伍威严,又可以节省成本。

如果因为大名遇着某些事情无法参与参勤交代的话,他们会以“用舍”表示未能出席。理由包括火灾、饥荒、藩主生病、亦会派他人代替藩主出席。

各藩的藩士家臣通常会单身前往江户,因此家臣数目有上升的迹象,结果导致江户的人口超过半数为武士,江户的性产业游廓因而异常繁荣。

目前著名的箱根大名行列肩负传承大名行列的特有文化,以及促进箱根温泉观光的责任。有趣的是这个11万石以上的大久保氏小田原藩,在历史上并没有大名行列。大久保家以老中之职第二次入主小田原藩(多由老中入主,大老则多入骏河)时,石高由4万五千石跃升到11万石以上,此后历代便以谱代大名担任江户幕府老中、若年寄要职,而在江户定府(江户上屋敷,港区浜松町)。退一步来说,纵使从小田原发出参勤队伍,也不会经过西边的箱根。

相关

  • 稳定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是指化学元素中,不发生放射性衰变或不易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即使会发生衰变,因半衰期太长而无法测量出。所有同位素中,只有前66个元素中
  • 维埃纳省维埃纳省(法文:Vienne)是法国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图-夏朗特大区所辖的省份,普瓦图最东端土地。该省编号为86。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棉纸棉纸,一种传统的手工纸,常用于撕画、水墨画及书法等,也可用于包装。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流传到台湾、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因为其质地洁白,如同棉花,撕开后纤维如同棉丝,因此得名。
  • 田中群田中群(1955年-),中国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其父田昭武亦为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
  • 顾诵芬顾诵芬(1930年2月4日-),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师、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歼-8”总设计师。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之子。顾诵芬于1947年毕业于上海市私立南洋模
  • 圣子圣子(希腊语:Θεός ὁ υἱός,God the Son),在基督教神学中,为三位一体教义中的第二个位格,即“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教神学传统中,定位圣父、圣子、圣灵同“是”三位一体
  • 龟鳖目曲颈龟亚目 Cryptodira 侧颈龟亚目 Pleurodira龟鳖目(学名:Testudine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的一目,现存14科共341种各类龟、鳖,它们的肋骨进化成特殊的骨制和软骨护盾,称为龟甲。龟
  • 莱特兄弟莱特兄弟(英语:Wilbur and Orville Wright,Wright brothers),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及俄亥俄州,美国航空先驱、亲生兄弟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和威
  • 襾部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六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襾部归于六划部首。襾部大都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柯迪萊夫斯基雲柯迪萊夫斯基雲是可能存在于地月系统的L4和L5两个拉格朗日点,由大量尘埃聚集而成的云气。这片云气是波兰天文学家卡齊米日·柯迪萊夫斯基在1960年代最先提出的,但因为这片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