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 dations ◷ 2025-04-04 11:14:09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英语: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或简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恩索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与南方涛动的合称;早期本以为这两个现象互不相干,但现在大部分的学者都已经认同这两件事是互相有关联的。其为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准周期(英语:Quasiperiodicity)气候类型,亦即热带太平洋上大气与海洋间交互作用的变化;虽源自于热带,却能改变全球的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各地的气温与降水;大约每5年发生一次。

南方涛动本身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的变动。海温与气压两者变动是相互联系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导致这种变动的机制仍在研究中。

这种气候类型变动的极端时期,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的天气(比如洪水和干旱)。依靠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所受影响最大。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比较流行的称呼常常省略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指“小男孩”,指的是圣子耶稣(英语:Child Jesus),因为南美太平洋的变暖时期通常都在圣诞节附近。

早期学者以为两现象各自独立,但近年来的研究渐渐阐明其关系、是一体的两面,故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称之,学界一般通用缩写ENSO。

海水变暖的范围主要为太平洋东部与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南方涛动为厄尔尼诺现象在大气的对应关系,不过早期学者并不了解这点。所谓的“涛动”(oscillation)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处之气压变化,最早由英国气象学家吉尔伯特·沃克(Gilbert Walker)于20世纪初期发现并提出。

南方涛动的强度由“南方涛动指数”(英语: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评估,也就是选定塔希提(在太平洋)与澳大利亚达尔文(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附近)两地作为东、西太平洋的代表地,指数指出了两地之气压差距,具体计算方法有多种。澳大利亚气象局采用的是Troup SOI,该计算方式下,当该指数持续低于-7时,通常表示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持续高于+7则表明出现了拉尼娜现象。

ENSO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的海水,靠海洋底部的涌升流补充,由于底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使表面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风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ENSO形成的前兆包括:

ENSO带动的温暖海水,会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而特别的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例如1997年太平洋台风季就曾出现十个威力达到等级最高的五级台风,在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也出现两个等级最高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琳达和飓风圭勒摩。而2002年太平洋飓风季出现三个等级最高飓风,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出现四个等级最高的五级台风。至于2015年太平洋飓风季威力超过1997年琳达飓风的则有飓风帕翠莎。2018年太平洋飓风季则是有记录以来该海域累计气旋能量指数最高的一个风季,出现了三个五级飓风、十个三级以上飓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厄尔尼诺事件的数目有所增加,而拉尼娜事件的数目却在减少。我们可能还需要观察ENSO更长的时间以发现稳定的变化,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到底是随机的波动,或是ENSO的正常变化规律,还是由走向全球变暖的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

对历史数据的研究表明,最近的厄尔尼诺的变化很可能和全球变暖有关。比如,一个最近的研究显示,即使减去十年际变化率的正影响后再看ENSO的趋势,观测数据中的ENSO变率的幅度仍然显示在增加,在过去50年里最大增加了60%。

现在还不是很确定ENSO在将来会如何变化,不同的模式得出了不同的预测结果。可能现在观测到的更强更频繁的厄尔尼诺事件只是发生在全球变暖的早期阶段,然后(比如在海洋低层也变暖后),厄尔尼诺将可能变得比现在要弱些。也有可能,影响ENSO的各种因素的最后效果被最终相互抵消。要想更好的预测ENSO的将来变化还需要更多的研究。ENSO被认为是地球气候的潜在临界要素(tipping element)。由观测资料发现,在大西洋及印度洋也有类似厄尔尼诺的现象发生,例如印度洋偶极(Indian Ocean Dipole)。

相关

  • 低血糖低血糖(英语:Hypoglycemia、low 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特别是血浆中的,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一般是治疗糖尿病时的并发症,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并导致一系
  • RNA世界RNA世界学说(英语:RNA world hypothesis)是一个理论,认为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分子以RNA先出现,之后才有蛋白质和DNA。且这些早期的RNA分子同时拥有如同DNA的遗传讯息储存功能,以及如
  • 自由巴布亚运动自由巴布亚运动(印尼语:Organisasi Papua Merdeka,简作OPM),是南太平洋地区西巴布亚(现由印尼控制)的一个分离主义组织,目标是寻求西新几内亚脱离印尼统治而实现独立。自由巴布亚运
  • 太山寺太山寺(日语:たいさんじ)是位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西区的一座天台宗的佛教寺院。山号三身山。在传说中太山寺始建于西元716年。现在的建筑修建于1285年之后。太山寺一带森林保存
  • NITZ网络标识和时区(英语: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 Zone,缩写NITZ)是一种通过无线网络向移动设备提供本地日期和时间、时区、夏时制偏移,以及网络提供商身份信息的机制,这通常用于移
  • SGO48SGO48为以越南胡志明市为活动据点的女子偶像团体,同时也是日本偶像团体AKB48的第7个海外姐妹团。总制作人由作词家秋元康担任。团体名称中“SGO”以所在地胡志明市旧名西贡的
  •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思在1901年所引进的理论。他们探究个体一个概念的学习如何对具有类似特征的另一个概念的学习产生迁移。他们的理论含示,学习迁移的发生,取决于学习
  • 皇帝号战列舰皇帝号或称凯撒号战列舰(德语:SMS Kaiser)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五艘皇帝级战列舰的首舰,由基尔的帝国船厂(德语:Kaiserliche Werft Kiel)负责建造,于1911年3月22日下水(德语:Stapellauf),1912年8月1日投入使用。该舰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速度可达23.4节(43.3千米每小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帝号主要被编入公海舰队的第三战列分舰队(英语:III Battle Squadron)服役。1913年,皇帝号及其姊妹舰阿尔
  • 克留格尔普马兰加国际机场克留格尔普马兰加国际机场(南非语:Kruger Mpumalanga Internasionale Lughawe,英语:Kruger Mpumalang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MQP;ICAO代码:FAKN)是位于南非普马兰加省内尔斯普雷特东北27公里处的一个民用机场。建设于2001年开始,取代了较小的内尔斯普雷特机场。现在,机场主要为克留格尔国家公园的旅客提供服务。有定期客运航班飞往其他南非城市以及区域目的地。多数的航班都是往约翰内斯堡。机场航站楼虽然很小,但几乎
  • 凯德尔斯顿会堂凯德尔斯顿会堂(Kedleston Hall)是英国的一处乡村别墅,位于英格兰德比郡凯德尔斯顿,德比西北大约四英里。凯德尔斯顿会堂是寇松家的住宅。现在的凯德尔斯顿会堂则是国家名胜古迹信托的财产。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凯德尔斯顿会堂是英国乡村别墅中的代表作,建筑和庭园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