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竞争

✍ dations ◷ 2025-08-16 04:38:56 #Vision,Vision rivalry

单眼竞争是当两张不同的图像出现光学叠加时就会引起的人类视知觉效应的一种现象。在长时间的观看可以引起单眼竞争的图片后,其中一张图像会交替的比另一张看起来更清晰。一张图清晰的时长是随机的,而偶尔也会有一张图异常清晰而另一张看似消失了。

在图例中,一张图像是绿色光栅而另一张是红色的。长时间的注视后,观看者会发现绿色光栅有时会比红色光栅更清晰,有时则反之。有时却只能看到绿色光栅而看不到红色光栅。在交错处观察者有时可以看见两条光栅不规则地复合起来(此时光栅叠加起来,特定的一两条光栅消失了)

单眼竞争现象由 Breese 于 1899 年发现。他称其为单眼竞争以与双眼竞争区分开,Campbell 和 Howell 于 1972 年重新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们则称它为单眼图案交错,但是 Campbell 在他之后的论文中改成为单眼竞争,尽管这一术语并不精确,因为这一现象使用双眼也可以引发。Maier、Logothetis 和 Leopold 在 2005 年开始称呼此现象为模式竞争。

在 1970 年代的大量研究后,由 Georgeson 和 Phillips 在 1980 结束了研究潮,他们发表的论文表示,单眼竞争是由视觉残像和眼球运动引起的。他们认为,在长期观看光栅之后,人眼建立了负面的残像,这倾向于和真实的图像抵消,从而让图案消失(神经适应的一种形式)。当眼睛以直角移动呈光栅的一半的周期的距离时,该效应就会出现,而当与第二条光栅以直角运动时,第二条就会可见,第一条就会消失。因此,眼球的随机运动会导致图像可见性与清晰度的波动。

尽管残像和眼球运动被证明与单眼竞争有关联,它们却不能完全解释以下四点

1997 年,Andrews and Purves 重新引起了对单眼竞争研究的兴趣,他们认为,单眼竞争的交替现象和由双眼相邻视野的竞争有关

Breese 认为单眼竞争与双眼竞争的机制相同。Leopold 和 Logothetis(1999)认为,单眼竞争和双眼竞争是多稳态知觉的例子(比如奈克方块和花瓶错觉)。

相关

  • 视交叉视交叉为一呈长方形的神经纤维块,位于蝶骨视神经沟之后上方,第三脑室前壁和底部的交界处,构成第三脑室隐窝的向前延伸部。在脚间池前部,略呈倾斜,后缘比前缘高。在垂体上部,除其后
  • HBr溴化氢是化学式为HBr的二元化合物,标准情况下为气体。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中加入失水剂也可得到溴化氢。标准情况下,溴化氢是不可燃气体,带有酸味,在潮湿空气中发烟。
  • 经纬度地理坐标系一般是指由经度、纬度和相对高度组成的坐标系,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经度和纬度常合称为经纬度,把球面上的经纬度显示在平面地图上需要采用某种地图投影。
  • 殷可以指:
  • 二氧化铀二氧化铀(uranium dioxide、uranous oxide)即氧化铀是铀的氧化物。分子式UO2 。在常温下为黑色粉末。密度 10.97g/cm3,熔点 2,846.85℃,沸点 大约3,500℃。比热14cal/molK。二氧
  • 测试结果呈虚假的反应测试结果呈虚假的反应(英语:False positives and false negatives)是指进行实用测试之后,测试结果有机会不呈现真正的状况。伪阳性、假阳性(英语:false positive)是指测试结果呈阳
  • 清静派清静派是为全真派内部繁衍出七个支派之一,为清静散人孙不二于洛阳近郊的凤仙洞所创,孙不二著有《孙不二坤道功夫次第》(十四首)和《女功内丹》(四首)合称为《孙不二元君法语》,成为
  • 天主教甲万那端教区天主教甲万那端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Cabanatuanensis、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Cabanatuan)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仁牙因-达古潘总教区。辖区包括新怡诗夏省南部
  • 刘海荣刘海荣(1941年2月-2019年3月2日),辽宁朝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72年
  • 彼得·科内利乌斯卡尔·奥古斯特·彼得·科内利乌斯(德语:Carl August Peter Cornelius,1824年12月24日-1874年10月26日),德国作曲家,文学家。他很早就开始学习音乐,1844年移居柏林,结识了门德尔松,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