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交叉

✍ dations ◷ 2025-04-26 13:34:37 #视交叉
视交叉为一呈长方形的神经纤维块,位于蝶骨视神经沟之后上方,第三脑室前壁和底部的交界处,构成第三脑室隐窝的向前延伸部。在脚间池前部,略呈倾斜,后缘比前缘高。在垂体上部,除其后缘之外均浸在脑脊液中。由于视神经颅内段长短不同以及汇成视交叉的角度大小不同,故其与垂体的位置关系因人而异。其横径约12mm,前后径约8mm,厚约3~5mm。若以垂体为位置对比的基点,则统计资料表明,约79%位于垂体的后上方,即轻度后置位;12%偏于垂体的前部,即轻度前置;5%极度前置,位于视交叉沟之前;4%极度后置到鞍背。视交叉与鞍背并不直接接触,两者相距5~10mm,其间隔有脚间池。前方为大脑前动脉及其交通支。外侧为颈内动脉。当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顶部时,在视神经与视束的夹角之间与视交叉相接触。其后为乳头体和灰结节,由后者发出的漏斗部伸向前下并成为垂体柄穿入鞍隔。其上为第三脑室前端,视交叉的后半把三脑室向的前壁与底部分隔为前、后隐窝。前者为视隐窝,其壁系第三脑室前壁终板的向下延续。后者为漏斗隐窝。其下为垂体,外下方为海绵窦,其中的第三颅神经和视交叉靠得最近。交叉纤维占全部纤维的70~75%。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鼻侧半的视网膜及黄斑纤维互相交错,形成复杂的排列。在视束起始处,一侧的不交叉纤维与对侧的交叉纤维会合,组成视束。 来自两眼鼻侧视网膜的交叉纤维在视交叉处并非简单的对角线相交。下部纤维进入视交叉后即位于其腹面并走向对侧,越过中线时和来自对侧的纤维交叉,继续前行后即呈弓状,先凸入对侧视神经末端并深入其前达3mm,然后弯向视交叉并沿其外侧向后内进入对侧视束的下方和继续后行。上部纤维则混杂在同侧的不交叉纤维之中后行并进入视束的始端,尔后再呈弓状弯曲,沿视交叉的后部越过中线,进入对侧视束的上部而继续后行。 来自视网膜颞侧的不交叉纤维进入视交叉后均沿其外侧后行进入视束。颞上部纤维靠近内侧上方,颞下部纤维则位于外下。其中均混有来自同侧鼻上方尚未交叉和对侧鼻下方已经越过中线的两种纤维。 在视神经颅内段后部,黄斑纤维仍位居中央;在视交叉前部,交叉与不交叉纤维开始分离。前者交叉过中线向后上行走,在视交叉的最后端与来自对侧黄斑部的不交叉纤维汇合,进入对侧视束的中央,并随视束后行。供血动脉分上下两群:上群由大脑前动脉发出许多小动脉组成,这些小动脉供应视交叉的外侧部、视神经和视束的背面;下群是一个吻合极度丰富的动脉系统,名为脑垂体上动脉群,它们分别来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视交叉损伤远较视神经损伤少见,暴力可直接撕裂视交叉,也可致视交叉移位,使供血血管撕裂,间接引起视交叉软化坏死。但多数为视神经损伤后,产生视交叉的继发性水肿,或视交叉的供血血管损伤性痉挛、闭塞或出血,使之继发性缺血所致。外伤如较严重,合并颅底骨折和下丘脑损伤则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 视交叉损伤偶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或双鼻侧偏盲,但多数为非对称的双颞侧偏盲,或一眼全盲,另一眼颞侧偏盲。数月后逐渐好转,但也可因继发性蛛网膜炎、脑膜炎或脑积水而恶化。病人早期即有头痛,当肿瘤扩延至垂体及下丘脑时,可有轻微内分泌症状如尿崩、肥胖等。压迫额叶底部可产生精神症状和嗅觉障碍。侵入海绵窦、眶上裂、视神经孔则有眼肌麻痹和眼球突出等。压迫第三脑室引起颅内高压症状见于晚期。偶有脑脊液蛋臼量增高。颅片可见鞍结节、鞢鞍前壁骨质增生或破坏,有时前床突、眶上裂、视神经孔等处亦有骨质吸收。脑血管造影偶见以鞍结节为中心向周围放射的异常血管影和由微小血管构成的肿瘤轮廓。

相关

  • 缓步动物门缓步动物门(学名:Tardigrata)是俗称水熊虫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录的大约有750余种,其中许多种
  • 淋球菌/淋菌淋球菌(学名:Neisseria gonorrhoeae,奈瑟氏球菌)又称淋病双球菌(“淋”,拼音:lìn)、淋病奈瑟菌,是导致淋病的病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同属于奈瑟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一个属种。球菌是需
  • 生命演化史生命演化历程纪录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本条目中的时间表,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所做的估算。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
  • 外寄生物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吸虫纲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一神教一神论或一神教(翻译自英语:monotheism;古希腊语:μόνος),意指认为只存在一个“囊括一切的神”的宗教和思想,《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或是相信神的唯一性”
  • 迪尔巴尔语迪尔巴尔语(英语:Dyirbal或Djirubal)是一种通行于昆士兰东北部数名迪尔巴尔部落居民之间的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它是帕马-恩永甘语系迪尔巴尔语族的语言之一。它有着许多在语言
  • 化学厕所化学厕所,就是集便器使用化学品把粪便消毒的厕所,而非单纯把污物储存,或是经管道将之送往污水处理厂。这些厕所常见于飞机或新型列车上。消毒剂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或是近似的化学
  • 李时珍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