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交叉

✍ dations ◷ 2025-09-18 19:36:05 #视交叉
视交叉为一呈长方形的神经纤维块,位于蝶骨视神经沟之后上方,第三脑室前壁和底部的交界处,构成第三脑室隐窝的向前延伸部。在脚间池前部,略呈倾斜,后缘比前缘高。在垂体上部,除其后缘之外均浸在脑脊液中。由于视神经颅内段长短不同以及汇成视交叉的角度大小不同,故其与垂体的位置关系因人而异。其横径约12mm,前后径约8mm,厚约3~5mm。若以垂体为位置对比的基点,则统计资料表明,约79%位于垂体的后上方,即轻度后置位;12%偏于垂体的前部,即轻度前置;5%极度前置,位于视交叉沟之前;4%极度后置到鞍背。视交叉与鞍背并不直接接触,两者相距5~10mm,其间隔有脚间池。前方为大脑前动脉及其交通支。外侧为颈内动脉。当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顶部时,在视神经与视束的夹角之间与视交叉相接触。其后为乳头体和灰结节,由后者发出的漏斗部伸向前下并成为垂体柄穿入鞍隔。其上为第三脑室前端,视交叉的后半把三脑室向的前壁与底部分隔为前、后隐窝。前者为视隐窝,其壁系第三脑室前壁终板的向下延续。后者为漏斗隐窝。其下为垂体,外下方为海绵窦,其中的第三颅神经和视交叉靠得最近。交叉纤维占全部纤维的70~75%。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鼻侧半的视网膜及黄斑纤维互相交错,形成复杂的排列。在视束起始处,一侧的不交叉纤维与对侧的交叉纤维会合,组成视束。 来自两眼鼻侧视网膜的交叉纤维在视交叉处并非简单的对角线相交。下部纤维进入视交叉后即位于其腹面并走向对侧,越过中线时和来自对侧的纤维交叉,继续前行后即呈弓状,先凸入对侧视神经末端并深入其前达3mm,然后弯向视交叉并沿其外侧向后内进入对侧视束的下方和继续后行。上部纤维则混杂在同侧的不交叉纤维之中后行并进入视束的始端,尔后再呈弓状弯曲,沿视交叉的后部越过中线,进入对侧视束的上部而继续后行。 来自视网膜颞侧的不交叉纤维进入视交叉后均沿其外侧后行进入视束。颞上部纤维靠近内侧上方,颞下部纤维则位于外下。其中均混有来自同侧鼻上方尚未交叉和对侧鼻下方已经越过中线的两种纤维。 在视神经颅内段后部,黄斑纤维仍位居中央;在视交叉前部,交叉与不交叉纤维开始分离。前者交叉过中线向后上行走,在视交叉的最后端与来自对侧黄斑部的不交叉纤维汇合,进入对侧视束的中央,并随视束后行。供血动脉分上下两群:上群由大脑前动脉发出许多小动脉组成,这些小动脉供应视交叉的外侧部、视神经和视束的背面;下群是一个吻合极度丰富的动脉系统,名为脑垂体上动脉群,它们分别来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视交叉损伤远较视神经损伤少见,暴力可直接撕裂视交叉,也可致视交叉移位,使供血血管撕裂,间接引起视交叉软化坏死。但多数为视神经损伤后,产生视交叉的继发性水肿,或视交叉的供血血管损伤性痉挛、闭塞或出血,使之继发性缺血所致。外伤如较严重,合并颅底骨折和下丘脑损伤则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 视交叉损伤偶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或双鼻侧偏盲,但多数为非对称的双颞侧偏盲,或一眼全盲,另一眼颞侧偏盲。数月后逐渐好转,但也可因继发性蛛网膜炎、脑膜炎或脑积水而恶化。病人早期即有头痛,当肿瘤扩延至垂体及下丘脑时,可有轻微内分泌症状如尿崩、肥胖等。压迫额叶底部可产生精神症状和嗅觉障碍。侵入海绵窦、眶上裂、视神经孔则有眼肌麻痹和眼球突出等。压迫第三脑室引起颅内高压症状见于晚期。偶有脑脊液蛋臼量增高。颅片可见鞍结节、鞢鞍前壁骨质增生或破坏,有时前床突、眶上裂、视神经孔等处亦有骨质吸收。脑血管造影偶见以鞍结节为中心向周围放射的异常血管影和由微小血管构成的肿瘤轮廓。

相关

  • 干癣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越野滑雪越野滑雪(英语:Cross-country skiing)为讲求体能和技术的冬季运动,运动员要以滑雪的型式绕过布满雪的山地滑行,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由于路程长并需要大量体力,因此
  • 来世来世,或作人间天堂,是一个基督教概念,按字面意义解释《启示录》里关于“天国降在人间”、“神与他的子民同在”的描述。来世的概念被认为是一个基督教末世论(最后的未来)用语,因为
  • 鹿花菌孢印黄色异养腐生真菌美味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子
  • 肾丝球过滤率肾功能(Renal function)是描述肾脏状态及其在肾生理作用的角色。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丝球滤过率)描述了通过肾脏过滤流体之流速。肌酸酐清除率(Crea
  • 候鸟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在动物界中,类似的活动非常常见,对昆虫则称为“迁飞”,对鱼类则称为“洄游”,对哺乳动物则称为“迁移
  • 阿托品阿托品(Atropine),又称阿托平。是一种用来治疗神经毒气或杀虫剂中毒(英语:Pesticide poisoning)的药物,也用在某些心跳过缓,与手术时减少唾液分泌用,一般会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
  • 希帕提娅希帕提娅(古希腊语:Ὑπατία,生于约350年-370年之间,死于415年3月),又译作海芭夏、海帕西娅,著名的希腊化古埃及新柏拉图主义学者,是当时名重一时、广受欢迎的女性哲学家、数学家
  • 施莱尔马赫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又译为士来马赫,德语: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德国19世纪神学家及哲学家,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主张
  • 性(genus,英语: gender)在语法中是指一个名词或代词的类别,以及形容词、冠词或动词在与名词或代词搭配时发生的屈折变化。性对于名词或代词来说是一种分类,而对于形容词、冠词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