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里·马利基

✍ dations ◷ 2025-09-13 22:36:54 #努里·马利基

努里·卡迈勒·马利基(阿拉伯语:نوري كامل المالكي‎,1950年6月20日-),前伊拉克总理。2006年4月26日马利基将他在流亡时期用的名字“贾瓦德·马利基”,恢复为原名“努里·马利基”。

马利基生于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早年曾在巴格达大学学习阿拉伯文学。

马利基1968年加入伊斯兰达瓦党,1979年7月16日,被发现是遭取缔的伊斯兰达瓦党的成员后,马利基逃离伊拉克。据伊斯兰达瓦党的网站上的相关简历,他在十月离开伊拉克,并经由约旦很快逃到叙利亚,采用化名“贾瓦德”。他于1982年离开叙利亚及伊朗,并住在德黑兰直到1990年。之后他一直住在大马士革,直到2003年美国联军入侵伊拉克和推翻海珊政权。虽然生活在叙利亚,他仍做为达瓦党的政治干事,并发展与真主党,特别是与伊朗的密切关系,得到该国的支持推翻海珊政权。

虽然生活在大马士革,马利基仍编辑党报《Al-Mawqif》并领导达瓦党大马士革分部。1990年,他加入了联合行动委员会,并担任轮值主席之一。该委员会是一些反海珊的反对派以大马士革为基地的联盟。达瓦党在1992年至1995年间参加了伊拉克国民大会,因为领导出现分歧而退出。 当海珊倒台后他回到他的祖国伊拉克,马利基成为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最高国家委员会副领导人。马利基是伊拉克过渡政府总理易卜拉欣·贾法里的重要盟友,伊斯兰政党达瓦党的“二把手”,同时任达瓦党的发言人。

2005年1月,马利基当选为过渡国民议会议员,担任议会安全和国防委员会负责人,并从军队和政府中清除前复兴社会党官员。2005年10月任伊拉克宪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席,并起草新宪法。

在2005年12月的议会选举中,伊拉克团结联盟赢得了多数席位,并提名易卜拉欣·贾法里为伊拉克的首次战后总理。2006年4月20日,前过渡政府总理易卜拉欣·贾法里宣布不再连任。21日,什叶派政党联盟指定马利基取代贾法里成为新的总理候选人,22日总统塔拉巴尼任命他组建内阁。

马利基领导的什叶派政府被批评漠视国内占少数的逊尼派和库尔德人,造成族群关系紧张。2014年,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接连攻占伊拉克西部和北部的多个城镇,有二百万人口的摩苏尔在6月失守,同月武装分子已逼近首都巴格达。8月11日,伊拉克总统福阿德·马苏姆邀请海德尔·阿巴迪担任总理组成新政府。8月14日,马利基宣布放弃权力。


相关

  • 萨克斯萨克斯可以指:
  • 文旅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文化和旅游业工作的组成部门。文化和旅游部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
  • 第二次百年战争第二次百年战争(the Second Hundred Years' War,1689年-1815年)是一些历史学家使用的历史分期术语,用以描述从约1689年至1815年间英国(起先为英格兰王国,后为大不列颠王国和大不列
  • 李慧珍 (歌手)李慧珍(1976年3月5日-),女,浙江温州人,中国大陆歌手。2004年因病退出歌坛。2006年复出。2007年首次在北京星光现场举行演唱会。2009年发行单曲《女人的情歌》。2017年参与音江苏卫
  • 岸里社张家岸里社张家崛起于台中岸里社、葫芦墩一带,为“番仔驸马”张达京(广东省潮州客家人)的后裔。据说身材魁梧的张达京从小习武且非常聪明,懂得草药医术。二十二岁左右渡海来台湾发展
  • 黄华 (摄影师)黄华(1971年12月28日-),江苏常熟人,中国摄影艺术家、媒体人士。1993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2000年起进入《北京青年周刊》、《经济观察报》、旅游卫视等媒体从事编审工作,从
  • 坎曼尔坎曼尔这位兄弟民族的古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既抄存了白居易有进步意义的《卖炭翁》,又还有他自己做的痛骂恶霸地主的《诉豺狼》,有这两重保证,无论怎么说,他应该是一位进步的积
  • 冯元飇冯元飇(1599年-1645年),字尔弢,号邺仙,浙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慈城)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冯元飇于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担任澄海知县。天启六
  • 沃尔夫冈·比克纳沃尔夫冈·比克纳(德语:Wolfgang Birkner,1960年1月24日-),德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西德参加世界赛艇锦标赛,获得一枚金牌和三枚银牌,均来自轻量级项目。
  • 孙奋孙奋(224年~235年间-270年),字子扬,孙权的第五子、生母为仲姬,妃为袁耀之女。三国时东吴皇子,后封齐王及章安侯。吴大帝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奋被立为齐王,居于武昌。同年,吴大帝孙权逝世,太傅诸葛恪掌权,他不希望诸王居住在长江江边战略要地,于是要孙奋迁居到豫章。孙奋怒而不肯从命,又数次违反法令。诸葛恪上书劝谏孙奋,希望他有所节制,守法行事,尽忠东吴,以免日后与兄长鲁王孙霸一样遭到杀身之祸。(《诸葛恪劝孙奋书》)孙奋收到诸葛恪的上书后大惧,于是移居到南昌。孙奋又沉迷于游猎,官员和属下都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