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瓦拉赫

✍ dations ◷ 2025-04-04 12:08:52 #1847年出生,1931年逝世,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波恩大学教师,哥廷根大学教师,哥廷根大学校友,东普鲁士人,戴维奖章

奥托·瓦拉赫(德语:Otto Wallach,1847年3月27日-1931年2月26日),德国化学家,1910年以研究脂环族化合物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847年,瓦拉赫出生于柯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一位信仰路德教的犹太人,职业是普鲁士公务员;母亲则是信仰新教的德国人。他们后来因为父亲工作而相继搬家到斯塞新、波茨坦。瓦拉赫在波茨坦开始上学,并开始对影响他未来生活的两个重要学科起了兴趣:文学及艺术历史,他在这段时期也开始在他父母亲的房子进行私人的化学实验。

1867年,瓦拉赫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化学,并师承于当时有机化学领域十分有名的弗里德里希·维勒;一学期后他进入柏林洪堡大学,师承于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1869年,瓦拉赫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波昂大学(1870年至1889年)及哥廷根大学(1889年至1915年)担任教授。瓦拉赫在1931年逝世于哥廷根。

瓦拉赫与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冯·斯特拉多尼茨在波昂进行精油内萜烯的系统分析,这时仅有少数信息被解明,关于结构的资讯还是很零散。熔点的比较及混合物的测量是确认相同物质的方法之一,为了进行此方法,液体的萜烯必须被转换成结晶化合物。以阶段性的衍生反应,特别是增加萜烯的双键,他成功将液体的萜烯转换成结晶化合物。调查环状不饱和萜烯的重排反应,可以由以确认的萜烯结构得到未知萜烯的结构。

AlphaPinene.png

瓦拉赫命名了萜烯及蒎烯,并负责最早的蒎烯系统研究。他在1909年出版了“萜烯与樟脑”,是一本关于萜烯化学反应的书籍。他以刘卡特反应(和鲁道夫·刘卡特共同发现)及Wallach重排反应在学界闻名。

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1903年:阿伦尼乌斯 |1904年:拉姆齐 |1905年:拜尔 |1906年:莫瓦桑 |1907年:比希纳 |1908年:卢瑟福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1910年:瓦拉赫 |1911年:居里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1913年:维尔纳 |1914年:理查兹 |1915年:维尔施泰特 |1918年:哈伯 |1920年:能斯特 |1921年:索迪 |1922年:阿斯顿 |1923年:普雷格尔 |1925年:席格蒙迪

1926年:斯韦德贝里 |1927年:威兰 |1928年:温道斯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1930年:费歇尔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1932年:朗缪尔 |1934年:尤里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1936年:德拜 |1937年:霍沃思、卡勒 |1938年:库恩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1943年:德海韦西 |1944年:哈恩 |1945年:维尔塔宁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1947年:鲁宾逊 |1948年:蒂塞利乌斯 |1949年:吉奥克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

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1952年:马丁、辛格 |1953年:施陶丁格 |1954年:鲍林 |1955年:迪维尼奥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1957年:托德 |1958年:桑格 |1959年:海罗夫斯基 |1960年:利比 |1961年:卡尔文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1963年:齐格勒、纳塔 |1964年:霍奇金 |1965年:伍德沃德 |1966年:马利肯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1968年:昂萨格 |1969年:巴顿、哈塞尔 |1970年:莱洛伊尔 |1971年:赫茨贝格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1974年:弗洛里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

1976年:利普斯科姆 |1977年:普里高津 |1978年:米切尔 |1979年:布朗、维蒂希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1982年:克卢格 |1983年:陶布 |1984年:梅里菲尔德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1986年:赫施巴赫、李远哲、波拉尼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1990年:科里 |1991年:恩斯特 |1992年:马库斯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1994年:欧拉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1998年:科恩、波普 |1999年:兹韦勒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

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夏普莱斯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2006年:科恩伯格 |2007年:埃特尔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2011年:谢赫特曼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2013年:卡普拉斯、列维特、瓦舍尔 |2014年:贝齐格、赫尔、莫尔纳尔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2016年:索瓦日、斯托达特、费林加 |2017年:杜博歇、法兰克、亨德森 |2018年:阿诺德、温特、史密斯 |2019年: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相关

  • 美术美术是指让人直接在视觉上获得美感的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也可以指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现代还可以指摄影和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是各种视觉艺术的总称。「美术」一词,最早是出现在
  • 警用警犬是为警察机构服务的工作犬,在西方世界时被唤作K-9(英语canine的同音异义语词)。最常用的品种为德国牧羊犬,近年比利时玛连莱犬亦开始被广泛使用。蓄意伤害或杀害警犬在很多
  • 赤道逆流赤道逆流(Equatorial Counter Current)为一个在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显著洋流,在北纬5度由西向东流。赤道逆流源于在各个海洋的北赤道洋流及南赤道洋流的水流平衡。在厄尔尼诺现象
  • 激子激子(英语:exciton)描述了一对电子与空穴由静电库仑作用相互吸引而构成的束缚态,它可被看作是存在于绝缘体,半导体和某些液体中呈电中性的准粒子。激子是凝聚体物理学中转移能量
  • 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满语:ᠰᡠᡴᠰᠠᡥᠠ,转写:Suksaha;?-1667年),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或称苏克沙哈。康熙帝亲政之前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后为鳌拜所害,绞死。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苏克萨
  • 性活动可能会导致猝死性猝死,或作房事猝死。中文俗名马上风、腹上死或胯下风,为出血性中风的一种。指在性交时,因为行为太过激烈,导致昏厥甚至突然死亡。并不因为性交本身。就与其他猝死一样,都是因为
  • 汽车炸弹汽车炸弹一般指安装于汽车内的炸弹,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车门或发动汽车后触发安装其中之炸药而引爆;亦有利用汽车的普遍性与机动性,隐藏于路边或冲过防护线,接近目标而引
  • 王星拱王星拱(1887年-1949年10月8日),字抚五,中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安徽怀宁人。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运动,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 胡炘胡炘(1914年-2002年4月),字夫之、复兴,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浙江永嘉人,前总统府侍卫长。胡炘早年先后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期炮科、革命实践研究院一期、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将官班
  • 庇是商朝国都之一,据《古本竹书纪年》所载,商王祖乙即位后居住在庇,南庚即位后将国都由庇迁往奄。认为庇在山东省郓城县境。近代有甲骨学家丁山考证庇即是《史记·殷本纪》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