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烯

✍ dations ◷ 2025-09-08 23:06:48 #氟代烯烃,制冷剂,IARC第2A类致癌物质

氟乙烯(英语:Vinyl fluoride)是一种分子式为C2H3F的脂肪族不饱和氟代烃。

氟乙烯常温下为无色,有极弱醚味的极易燃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发生聚合。三相点为-160.5 °C。

比利时科学家Frédéric Swarts(曾在1892年合成了历史上最早的氟氯烃一氟三氯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在1901年合成了氟乙烯。他当时使用的是锌与1,1-二氟-2-溴甲烷。

目前的工业生产主要采用乙炔与氟化氢在含汞或含铝的催化剂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

另一种常用的方式则是用1-氯-1-氟乙烷或1-氯-2-氟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乙烯直接在钯与氯化铜的催化下合成或1,1-二氟乙烷经热裂解而得,等等。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在1990年将氟乙烯列为“高产量化学品”(High production chemical),并估计当年美国的产量为1740吨至3160吨。 1999年的世界总产量则约为33000吨。

氟乙烯被用于制备聚氟乙烯树脂,或与其他单体(如氯乙烯和六氟丙烯)反应生成共聚物。 这些聚合物具有优秀的抗老化、抗化学腐蚀能力,以及很高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因此被用作化工设备上的防腐涂层及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涂层等。 氟乙烯还曾被用作代号为R-1141的制冷剂。

氟乙烯是动物致癌物及可疑人类致癌物,能够使大鼠和小鼠患上血管肉瘤等癌症。 这是由于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氟乙醛与环氧氟乙烷能够与DNA反应生成加合物,引起DNA损伤与基因突变。

相关

  • 菊花台菊花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市区西南雨花台区安德门外,是一座海拔不足一百米的小山丘。1947年起为太平洋战争中中国驻东南亚外交使节九烈士墓所在地。菊花台一带在六朝时称“
  • 赫什科阿夫拉姆·赫什科(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张新时张新时(1934年6月30日-),原籍山东高唐,生于河南开封,中国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原籍山东高唐,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
  • 胸膛在解剖学上,胸部在许多动物身体的其中一部分。人科动物(包括人类)的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肋骨、脊椎和肩带骨骼所支撑。胸部同时有乳房部分,女性的乳房作哺乳之用,因此胸部也
  • 尿黑酸尿黑酸(2,5-二羟基苯乙酸)是一种酚酸,发现于野草莓树蜜中。它也存在于细菌性植物病原体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seoli)中,在解脂耶罗维亚酵母(Yarrowia lipo
  • 棘鱼纲棘鱼纲(学名:Acanthodii)是一类早已绝灭、仅存在于古生代的有颌鱼类。有颌鱼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了两大主支一真口鱼类和板鳃类。过去,鱼类学家认为,棘鱼类和硬骨鱼类共同组
  • 岳映斗岳映斗,字匡大,陕西三原人。明末清初官员。映斗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次年甲申之变,京师陷于流贼;清兵入关后,仕清。顺治三年(1646年),补选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
  • 阿萨帕斯卡语德内语支或称阿萨巴斯卡语支(Athabaskan、Athabascan、Dene、Athapascan、Athapaskan)是北美大陆一系列原住民语言的统称,阿萨巴斯卡语系主语言与其他一些语言被归入纳-德内语
  • 属蚋(学名:Simuliidae),也称黑蝇,双翅目下蚋科昆虫的总称,当中包括了超过1800种已知的物种(11种已绝种)。大部分的物种均分类到蚋属。与其同类蚊一样,大部分的蚋均透过吸取动物的血液
  • 安东·韦伯恩安东·弗雷德里克·威廉·冯·韦伯恩(德语: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1883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又译韦伯恩,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韦伯恩18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