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
✍ dations ◷ 2025-07-18 06:53:24 #农家
农家,又被称为重农学派,是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认为当时统治者应该像神农一样,和人民一起耕种,一起决策,鼓励农业发展,教导人民种植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因为他们认为农业是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石。农家在秦朝时期被压制,大多数原著都亡佚了,但和农家最初相关联的概念对法家和儒家甚至整个中国哲学产生了影响。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想法。《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农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汉书》评价农家为“鄙者”的“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这是“悖上下之序”的。《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农家著作共“九家,百一十四篇”,其中能确定为先秦农家著作的,则只有三家五十四篇(“《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其余都是汉人的作品。 但这些著作却无一例外地亡佚了,后人只能从《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进行辑佚。陈相与孟子有过争论。农家主与民同耕,进而论及君民并耕,故被孟子斥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农者也,恶能治国家。”法家论治,首重耕战,不特李悝、商鞅。而二人言之尤兢兢。故刘向疑《神农》书为二人所说,是己。人情贵远贱近,尊古卑今。故先秦诸子之言道术者,必高远其所从来,托荒古不可知之人以备其书。故由此看之,《神农》一书既为法家者著,而可见法家亦重农事。但农家并没有像法家一样极力维护君主专制、与民为敌,而是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反对统治者的不劳而食,这又与墨家相通。总而论之,因农家书多为农圃之技,而非学理,故能免于秦始皇之《焚书令》。但其最高之理想为与民同耕,虽为一大之平等阶级口号,但亦不容于儒家的等级尊卑制度,是故其著多亡佚。另可参阅: 诸子百家
相关
- 神经病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KEGGKEGG(英语: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日语:京都遺伝子ゲノム百科事典)是一套日本于1995年制定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此为关于基因组、酶促途
- 地球空洞说地球空洞说是一种认为地球是一颗中空星球的假说,该假说还通常认为地球有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内表面。虽然在过去某一段时期,有关冒险文学作品使此说流行,但现在这一想法只有很少
- 正义正义或公平正义(英语:justice;德语:Gerechtigkeit)是关于适当安排社会内的东西和人民的概念,此概念是哲学、法学和神学历史上不断思考和辩论的话题。公平正义的研讨可大略分为两类
- 奶粉奶粉、乳粉主要是指以牛的乳汁为原料,经过消毒、脱脂、脱水、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粉末。也可指为使用山羊等其他动物的乳汁生产的产品。 奶粉为再加工品,而非原态食物。奶粉按生
- 修女修女(英语:Nun),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信义宗的女性修行人员,通常須發三愿(即神贫、贞洁、服从),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或“嬷嬷”。德雷
- 液态氮液态氮(常写为LN2)是指惰性、无色、无嗅、无腐蚀性、不可燃的氮气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而得到的液体,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5.79 °C(77 K),在正常大气压下
- 沉淀在化学上,沉淀(英语:precipitation)是指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也指在沉淀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事实上,沉淀多为难溶物(20°C时溶解度<0.01g)。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广泛应用沉
- 南斯拉夫战役轴心国胜利其他行动 洛兹尼察战役 – 科扎拉战役 – 贝尔格莱德攻势 – 巴提那战役 – 斯雷姆战线 – Battle on Lijevča field – Battle of Zelengora – 波加那战役 马
- 外层电子层,或称电子壳或电子壳层,是原子物理学中,一组拥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原子轨道。电子层组成为一粒原子的电子序。这可以证明电子层可容纳最多电子的数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