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期盼人人都恪尽其责

✍ dations ◷ 2025-04-25 16:14:10 #英格兰期盼人人都恪尽其责
“英格兰期盼人人都恪尽其责”(英语: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是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战役(1805年)开始前通过其旗舰胜利号战舰发出的信号。特拉法加战役为拿破仑战争里的决定性海战,其使得英国控制了大海,从而制止了法国入侵与占领英国的计划。在英国舰队逼近敌对的法西联合舰队前,纳尔逊将军已在其旗舰上对所指挥的舰只发出了所有必要的指令。然而,他知道这场大战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应该要做多一点事,于是又向其通讯官,帕斯科中尉下令,要求他尽快发出“英格兰相信(confides)每个男人都恪尽其责”这个信号。帕斯科向纳尔逊建议使用“企盼”(expects)一词代替“相信”,因为后者在旗语手册里可找到,前者则需要逐个字母拼写。纳尔逊同意这个改动(虽然“企盼”对比“相信”所展示出的信任度较为不足)。于是,在1805年10月21日上午11时45分,胜利号发出了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海军信号。这个信号使用波帕姆爵士(Sir Home Popham)所设计的数字代号。此代号将十个信号旗分别配以0至9。这些旗帜所代表的数字代号根据旗语手册组合起来,传至所有皇家海军的舰只上。这些数字代号会在后桅扬起,一个接一个,而“电报旗”(telegraph flag)亦会扬起以说明这是波帕姆所设计的信号。责任(duty)一词并没有纳入旗语手册里,所以需要拼写出来,因此整个信号需要十二个“lifts”。(duty一词如图所示编码,以数字1-25分别代表英文字母A-Z,并不包括J。此外,在那个时代,英文字母V排在U的前面。)据信,这个动作需时四分钟。一个由帕斯科统领,大约有四至六人的小队,在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战舰准备升起那些信号旗。在一尊英国的加农炮对敌人发射前,纳尔逊发出了他最后的信号,“再近一点接敌”(engage the enemy more closely)。这个信号以信号旗1与6代表。纳尔逊命令持续飘扬这个信号旗。信号旗在战役里持续高扬直至战役完结。为了表示对纳尔逊的敬重,这个信号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里保留作联军战术信号,虽然信号本身在现代海战里并没有作用。这条短语在英格兰变得十分闻名,这是因为纳尔逊的高知名度以及特拉法加战役对英国历史的影响极大。特拉法加战役,与黑斯廷斯战役、大宪章、火药阴谋、闪电战等对英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并列,成为历代英国学童都会被教习的内容。这条短语在英国广为传扬并已成为英国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今日,“英格兰企盼……”作为短语的开头,在媒体里广为应用,特别是那些预期英国体育队伍胜利的报道。但与此同时,这个信号亦开始被误传。为数不少的军舰记录了“England expects every man "to" do his duty”。(忽略了“that”,而“will”则被“to”取代)。这个版本变得相当盛行,在纳尔逊将军纪念柱基座的铭文、纳尔逊位于圣保罗大教堂的墓碑上的碑文与由其朋友和房屋经纪人戴维森建立的纪念馆里皆使用这个说法。然而,胜利号战舰的航海日志与通讯官帕斯科和布莱克伍德(护航舰恩延甫号的船长)的记录皆表明正确说法为本文题目的说法。这个信号仍在每年特拉法加纪念日(10月21日)于胜利号战舰上扬起,胜利号战舰现存于朴次茅斯的干船坞里,不过这是一次过显示所有信号旗。而且信号帆是由船头扬起至船尾,而不是像实战里顺序在后桅扬起。纳尔逊这个著名的信号曾被世界其他海军所仿效。拿破仑将其译为法文“La France compte que chacun fera son devoir”(法兰西企盼每个男人都恪尽其责!)并在法国舰只上展示。除此以外,在对马海峡战役前,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其于1871年至1878年间赴英学习海军事务)对舰队发出了作战参谋秋山真之(曾于1899年派驻英国)建议的旗语:“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诸君需奋力而战(皇国ノ興廃此ノ一戦ニ在リ、各員一層奮励努力セヨ)”。

相关

  • 人格解体障碍人格解体障碍(英语: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称人格解体神经症,简称DPD),是精神障碍之一,通常患者会感到持续或反复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现实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诊断标准包
  • 弱酸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H A
  • 法国亦陷入反殖民战争泥潭阿尔及利亚战争是1954年至1962年期间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的武装力量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最终法国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美国政府支持法国维持他们的殖民地。贾迈勒·阿卜杜-纳赛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金狮奖1992年 《蒙古精神》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1994年 《烈日灼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米亥科夫(俄语: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Михалков,转写:Nikita Serge
  • 萨默塞特县萨默塞特郡(英语:Somerset,发音: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和风帝冠式建筑帝冠样式(日语:帝冠様式/ていかんようしき Teikan yōshiki */?),又称帝冠式(日语:帝冠式/ていかんしき Teikanshiki */?),是日本在昭和初期(主要为1930年代)所流行以现代的钢筋混凝
  • 冷血动物变温动物(英语:Poikilotherm),俗称冷体动物、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变温动物与外温动物(Ectotherms)不同。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一般体温不平,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
  • 插图插画(illustration)又称插图。此词的定义不一,解释繁多,就功能面陈述,插画是将文字内容、故事或思想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一般来说,插画与其他纯艺术的最大分野之处不只在于有文字
  • Scyphozoa见内文钵水母纲(学名:Scyphozoa)是刺胞动物门的一个纲。例如水母、海蜇、海月水母、霞水母等。 这类水母早在寒武纪就已出现,直到现在。钵水母纲的学名Scyphozoa源于古希腊语的s
  • 迈克尔·史密斯迈克尔·史密斯(英语:Michael Smith,1932年4月26日-2000年10月4日),出生于英国的加拿大化学家与商人。由于在定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方面的工作成果,他与凯利·穆利斯(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