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凯

✍ dations ◷ 2025-04-08 12:44:42 #1910年出生,1990年逝世,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八路军将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级将领,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

张平凯(1910年12月26日-1990年11月22日)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张平凯生于平江县龙门镇枫树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参加秘密农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由地方游击队转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五军第三纵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红五军士兵委员会副委员长、红五军党委代理书记、红三军团炮兵营政委兼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军委炮兵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后委副书记、福建独立十师政委、中南作战军一纵队政委。

张平凯先后参加了保卫井冈山、两次攻打长沙、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1年3月,红三军团后方留守处主任何长工被调往前线指挥作战,张平凯接替工作后,组织了三个战时流动后方医院,建立了五个固定医疗点,还组建了新兵训练营及俘虏官兵训练营,建立了一个修械所,受到彭德怀赞扬。

抗日战争时期,张平凯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党总支书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政治部副主任、晋察冀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军区生产民运部部长。抗日战争初期,张平凯在敌后开展部队教育工作,与学员一起挖窑洞,用土坯垒成课桌,并且开荒种菜。1940年到1944年,在晋察冀军区工作,负责在敌后游击区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张平凯任冀察热辽军区纵队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行政秘书长、铁道部办公厅主任、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副政委、代理党委书记。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张平凯主要从事军需后勤工作,参与领导辽沈战役、天津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平凯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朝鲜战争爆发后,张平凯协助李聚奎等人准备粮秣、油料、军械,很快便将参战部队两个月的粮食、10个基地的弹药以及大量饲料、油料补充齐,并且组建、扩建了许多后方医院,组织了中朝联运铁路指挥部。此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委、山西省军区副政委等职。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11月22日,张平凯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相关

  • 小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
  • 保罗·萨缪尔森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英语: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生于美国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数理经济学、国际贸易等,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
  • 道家系列条目道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中国哲学的信念之一。 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
  • 释名《释名》是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撰写的一部训诂专著,以探求词源为主要目的,以声训为主要手段,是汉语中第一部解释事物命名缘由的专书:382。全书共8卷27篇。明朝郎奎金在将《释名
  • 渝北区渝北区是重庆市的市辖区,原为江北县,南端比邻江北区,北端与四川省华蓥市接壤,区人民政府驻双凤桥街道。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3万公顷,绿地2万公顷,2009年常住人
  • 蒙正发蒙正发,明朝政治人物。湖北崇阳县贡生,李自成死后不久,蒙正发在崇阳起兵,事败后,逃入湖南平江、长沙,投奔何腾蛟。南明隆武时,任推官,属章旷幕下,永历时,官至兵科都给事。受何腾蛟、瞿
  • 杨鼎和杨鼎和(?-1651年),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江安县(今四川省江安县)人。杨鼎和在南明永历帝时任兵部侍郎。永历三年(1649年),孙可望请永历帝封他为秦王,杨鼎和和大学士严起恒
  • 比洛克西 (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英语:Biloxi)是美国密西西比州哈里森县的一个城市,是该县两个县治之一。位于墨西哥湾畔。面积120.5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50,644人,时为该州第三大城市。2006年受飓风卡
  • 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Fellowship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缩写:FRSE)是授予爱丁堡皇家学会所认定的“在所处学科中非常杰出的”个人。每年三月份将会推选出约50名新院
  • 金宣旼金宣旼(1971年-)(韩语:김선민)是一名韩国历史学家,目前担任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满学研究中心教授、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专研清代中韩关系、满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