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水母动物

✍ dations ◷ 2025-10-21 09:00:59 #栉水母动物
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刺胞亚门,现分出。有较发达的中胶层,拥有简单的网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两胚层;伞缘下延,向内收缩,致身体成球形、卵圆形、扁平形等,体外具有栉板排列成纵行的纤毛带8条,触手具有粘液细胞;身体左右对称或呈辐射对称,胶质厚而透明,游泳时振动栉板;反口极有一平衡感觉器;没有胃丝。生物学上,栉水母与水母为不同门,因栉水母并无刺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栉水母也许是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也有证据指出,海绵是最早的多细胞动物),而很多结构远比栉水母简单的生物(如海绵动物门,也叫多孔动物门,以及扁盘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一定的细胞分化,没有组织分化,没有形成胚层,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系统),反而与高等生物关系更近。从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最早的多细胞动物祖先没有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栉水母和水母发生了趋同进化,两者独立的进化出了神经系统。栉水母有8条不发达的神经索。栉水母的神经发育及运作的基础机制不同于水母。例如,水母及其他高等动物中神经系统发育关键基因在栉水母中都不存在。同样,栉水母也不使用水母及其他动物常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血清素等。于此同时,栉水母依赖使用谷氨酸作为最主要的神经递质,尽管其他动物同样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但栉水母中谷氨酸受体基因远比其他动物的多。由于其他动物的神经系统都是由原始水母的神经系统进化出来的,拥有与水母相同的基础机制,因此可以认为栉水母的神经系统是独立于其他动物的全新的神经系统。栉水母纲可以分为3个纲9个目:

相关

  • 二尖瓣二尖瓣(拉丁语:valva bicuspidalis;英语:bicuspid valve),又称僧帽瓣(拉丁语:valva mitralis;英语:mitral valve),或左房室瓣(拉丁语: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英语:left atriovent
  • 垂体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CCR5n/an/an/an/an/an/an/an/an/an/a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中文名:趋化因子受体5或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也称为CD195。是白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因此也称为CCR5蛋白质
  • 希腊近卫军埃夫佐尼(单数)或者埃夫佐内斯(复数,希腊语:Εύζωνες, Εύζωνοι,Evzones, Evzone)是希腊陆军历史上前后数支精锐轻步兵部队和山地部队的总称。今日,埃夫佐尼指的是总统
  • .yt.yt为马约特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目前由法国代为管理注册事宜,官方网站nic.yt会被重定向到法国AFNIC的网站,2011年11月开放注册。A .ac .ad .ae .af .ag .ai .al .a
  • 盖欧尔格·冯·贝凯希盖欧尔格·冯·贝凯希(Georg von Békésy,1899年6月3日-1972年6月13日),或贝凯希·哲尔吉(Békésy György),是一位出生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生物物理学家。1961年,他被授予了诺贝尔
  • 奥尔登·W·克劳森奥尔登·温希普·克劳森(Alden Winship Clausen,1923年2月17日-2013年1月21日)生于伊利诺伊州哈密尔顿,美国银行家,曾任世界银行行长。
  • 伦敦西区剧院西区剧院(英语:West End theatre)是指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主流剧院,有时则是指在伦敦西区上演的戏剧。西区剧院与纽约百老汇剧院经常共同被看作是英语世界中最高水平的商业剧院代
  • 西门子铁路系统西门子铁路系统(德语:Siemens Rail Systems)作为西门子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领域的一个部门,是一家国际领先的铁路车辆及相关服务供应商。该领域于2011年10月1日设立,同日该部门也
  • 急性放射病急性辐射综合症,也被称为辐射中毒或辐射病(英文缩写ARS),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可持续多达数个月。 本术语意指急性医疗问题,而不是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