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氏反射

✍ dations ◷ 2025-10-25 09:48:29 #反射

霍夫曼氏反射或霍夫曼氏征象(英语:Hoffmann reflex、Hoffmann sign)是以德国神经学家Johann Hoffmann(英语:Johann Hoffmann (neurologist))(1857年生于莱茵黑森,1919年死于海德堡)命名的一种反射试验,以验证锥体束是否有损伤或病变。他也被称作手指屈肌反射。也被常用于作为体能锻炼的一种脊髓反射方式。

测试时轻弹中指或无名指的指骨。阳性反应者拇指会内收。

Hoffmann反射经常被错误地称为“Babinski征上肢反射”。然而,这两个反射有很大的不同,不应该彼此看作等同。

Babinski征阳性被认为是一种上运动神经元(英语:upper motor neuron)疾病的病理征(婴儿除外)。然而,Hoffmann征阳性可以出现在一个完全正常的病人。Hoffmann征阳性在正常人中,尤其是那些反应快的人(例如3+反射)中较为多见。Hoffmann征阳性也可以见于疾病过程,它的存在可能提醒着身体某处产生病变。

Hoffmann反射及Babinski征的另一个显着区别是他们的反射机制。Hoffmann反射是一种在Rexed第九层的脊髓单突触的深部肌腱反射通路。而Babinski征不是深部腱反射,其途径是较为复杂,迄今也没有完全得以理解。

相关

  • 神经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易性症性别不安(英语:gender dysphoria),又称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旧称性别认同障碍(英语: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易性症,是一个人因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而遭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性
  • 单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英文:Ade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AMP),又名5'-腺嘌呤核苷酸或腺苷酸,是一种在核糖核酸(RNA)中发现的核苷酸。它是一种磷酸及核苷腺苷的酯,并由磷酸盐官能团、戊糖核酸糖
  • 范德华方程范德华方程(van der Waals equation)(一译范德瓦耳斯方程),简称范氏方程,是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于1873年提出的一种实际气体状态方程。范氏方程是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一种改进,特点
  • 小仙子小仙子(Fairy),是西方文化里一种传说生物。其体型娇小,一般长有翅膀。在西方民间传说中,它们并非人类,但长着人类外表,且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它们一般被认为是作为与demon相对应的存
  • 截半二十面体在几何学中,截半二十面体是一种由正五边形和正三角形组成的三十二面体,是一种阿基米德立体。其每个顶点都是2个三角形和2个五边形的公共顶点、每条棱都是三角形和五边形交棱,因
  • 科学教科学教可以指:
  • 通天岩通天岩可以指:
  • 萨拉希·费伦茨萨洛奇·费伦茨(匈牙利语:Szálasi Ferenc,1897年1月6日-1946年3月12日),匈牙利二战时期种族主义运动组织箭十字党的领导人。1944年,匈牙利密谋向盟军停战而被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担
  • 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米兰敕令(拉丁语:Edictum Mediolanense,英语:Edict of Milan,又译作米兰诏令、米兰谕旨或米兰诏书)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