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氢甲酰化反应
✍ dations ◷ 2025-04-04 05:52:09 #氢甲酰化反应
氢甲酰化反应也称羰基合成,是工业上用烯烃与氢气及一氧化碳在高压(10-100atm)加热(40-200°C)和过渡金属催化下反应制备醛类的方法。反应的总体结果是醛基和氢分别加到烯烃双键的两端,生成增加一个碳的醛的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该法首先由Otto Roelen发现,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很广。生成的醛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可以作为很多产品的合成原料。该反应的催化剂多为Co、Rh、Ir的配合物,其种类随氢甲酰化反应的进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从最初的四羰基氢钴(英语:Cobalt tetracarbonyl hydride)–经叔膦(如三丁基膦)改性的钴催化剂–铑催化剂(如HRh(CO)(PPh3)3).BASF 使用Co, SHELL使用Co/PR3, UCC使用Rh/PR3, RCH–RP使用Rh/TPPTS. 催化剂Rh相对于Co更好,因为其更高的选择性,以及更好的活性在低压下。目前研究中的多相催化剂。以四羰基氢钴(英语:Cobalt tetracarbonyl hydride)(HCo(CO)4)为例,反应的催化机理为:
相关
- 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酯 是一种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抗生素。最初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发现,并于1987年作为Zinnat被引入。 在1987年十二月28日获FDA批准通过。 葛兰素史克在美国和印度分别以Ce
- 心房心房(拉丁语:Atrium)旧称䆝,是构成心脏腔室的一种。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分别负责接收 左心房则可根据胚胎来源被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和原始静脉窦右角发展而来的腔静脉窦。在右
- 硫胺素Thiamin硫胺(英语:Thiamine),又称维生素B1、维他命B1,命名为“thio-vitamine”(含硫维生素)。分子式C12H17N4OS+。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维生素B族,它
- 鹿蹄草鹿蹄草(学名:Pyrola calliantha)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下的一个种。
- 苄基苄基(苄读音:biàn,ㄅㄧㄢˋ,英语:Benzyl)是甲苯的甲基的氢被去掉后形成的基团,有机合成中缩写为Bn。有机合成中苄基被用于保护羟基,包括醇和羧酸。上苄基:在碱水(例如:碳酸钾)和二氯甲
- 屠呦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79) 世界文化理事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1987) 第三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09) 葛兰
- Nasub2/subS硫化钠是一个无机盐类,化学式为Na2S,通常以九水合物Na2S·9H2O的形式存在。无水物和九水物都是无色可溶的固体,在水溶液中水解呈强碱性。露置在空气中时,硫化钠会放出有臭鸡蛋气
- 末日之钟末日钟,又叫末日时钟(英语:Doomsday Clock)是一虚构钟面,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英语: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杂志于1947年设立,每年一月进行一次评估,标示出
- Serratia marcescens黏质沙雷菌(学名:Serratia marcescens)又称灵杆菌,属于耶尔森菌科(英语:Yersiniaceae)沙雷菌属(英语:Serrati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性杆菌,亦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于1819年在意大利
- 血管外膜血管的外膜(Tunica adventita/Tunica externa)是指包在血管最外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膜,其主要功能是为血管壁的细胞提供养分(Loose Connective Tissue),另外,血管受损时,外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