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民谣

✍ dations ◷ 2025-10-22 03:53:12 #极速民谣

极速民谣(塞尔维亚语:турбо фолк 又名塞尔维亚浪潮)是起源于塞尔维亚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融合了塞尔维亚民间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和舞曲等风格。而歌词题材,通常描绘爱情或生活,也有以暗喻手法描绘保皇派和反共的抒情主题。极速民谣与保加利亚的查尔加、 罗马尼亚的马内尔、希腊的斯卡拉迪科、以及阿尔巴尼亚的塔拉瓦风格相似,其后于2004年演变成为流行-民谣。虽然极速民谣与塞尔维亚人关系密切 ,是塞尔维亚主流音乐,但该类型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马其顿、保加利亚和黑山一带也广泛流行。

“极速民谣”这个术语是由黑山的塞尔维亚男唱作人安东尼耶·普西奇(Antonije Pušić),在八十年代末所创建,用以描述其音乐风格。而于九十年代初期,首位歌手以此曲风作主打歌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塞尔维亚女歌手莉帕·布雷那(Lepa Brena)。

虽然极速民谣于八十年代末形成,但是真正鼎盛是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当时极速民谣艺术家受到黑社会和政府资助,从而让他们可以不断在电台宣传这类型的歌曲,诱致大街小巷也在播放它们。而另一方面,前国家元首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当时支持战争的政治宣传 讯息,可以进一步在主流媒体散播给大众。因为他命令受资助的音乐人,把有关政治的东西一一投放在歌曲里。

极速民谣于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然而,随着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卸任和离逝之后,它从九十年代的塞尔维亚音乐象征转变为平庸的音乐。

虽然极速民谣受欢迎,但一直受到争议。因为一些人民认为此曲风与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甚至是战争意识形态有关。而问题的症结是在于它象征着,1990年代南斯拉夫内战中,所诱致的道德和文化衰落。

相关

  • 牲畜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一般用于食用、劳役、毛皮、宠物、实验等功能。另一种较狭义的家畜,是指相对于鸟类动物的家禽而言的哺乳类动物,亦即将
  • 萨克森-安哈尔特萨克森-安哈尔特(德语:Sachsen-Anhalt)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州,州府在马格德堡。它与下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相邻。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北部是平原,这里的
  • 图思义觉罗图思义,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政府官员,他于1777年担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该官职满汉人各一,而满人的他与孟邵为同任御史。
  • 老鼠与饭团《老鼠与饭团》(おむすびころりん)是日本的一则童话故事。也被以“滚动的饭团”、“老鼠的麻糬”、“鼠净土”、“团子净土”等名称称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爷爷和平常一样
  • 靳亭信武夷侯靳亭(生卒年不详),是信武侯(前182年-前161年在位)。信武夷侯是信武肃侯靳歙之子。汉孝文帝后三年,信武夷侯靳亭坐事国人过律,夺侯,国除。
  • 点滴魔法珠点滴魔法珠(Bindeez),发音为 Aqua Dots是澳洲设计、在中国制造的魔力小球拼图益智玩具。被发现含有1,4-丁二醇能代谢成γ-羟基丁酸(GHB)成分的化学物。澳洲有三名儿童因误吞魔法
  • 我记得《我记得》(英语:)是一部加拿大与德国所共同拍摄的2015年惊悚剧情电影,由加拿大导演阿托姆·伊戈扬执导,编剧则为本杰明·奥古斯特(英语:Benjamin August)。本片由克里斯托弗·普卢
  •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洛普欣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洛普欣(俄语: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Лопухин,1952年5月23日-2020年5月26日),俄罗斯经济学家、政治人物,前燃料能源部部长。1952
  • 巴查纳·夏哈达泽巴查纳·夏哈达泽(格鲁吉亚语:ბაჩანა ცხადაძე;1987年10月23日-)是一位乔治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前锋。他现在效力于哥里迪拉足球俱乐部。他也是乔治亚国家足球队的一员。
  • 多米尼克·巴特纳伊多米尼克·巴特纳伊(1954年2月13日-)是一名法国前职业足球运动员,曾担任过中场和领队。巴特纳伊从1973年到1978年效力于圣伊天,并从1978年到1985年效力于巴黎圣日耳门。他是参加1978年世界杯的法国队成员。1975-1982年间,他共代表法国国家队上阵20次,并射入4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