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率

✍ dations ◷ 2025-11-26 22:27:52 #光学,振动和波

介质的折射率 n {\displaystyle n}

虽然折射率影响波长,但它取决于频率,颜色和能量,因此弯曲角度的所得差异导致白光分裂成其组成颜色。这称为分散。可以在棱镜和彩虹中观察到,并且在透镜中可以观察到色差。吸收材料中的光传播可以使用复值的折射率来描述。然后虚部处理衰减,而实部则解释折射。

折射率的概念适用于从X射线到无线电波的全电磁波谱。它也可以应用于声音等波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声速代替光的速度,并且必须选择除真空之外的参考介质。

历史上,折射率最早出现在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中, n 1 sin θ 1 = n 2 sin θ 2 {\displaystyle n_{1}\sin \theta _{1}=n_{2}\sin \theta _{2}} 。其中,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分别是光在介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分别是 n 1 {\displaystyle n_{1}} n 2 {\displaystyle n_{2}}


水波的相对折射率,B水区相对于A水区的折射率,记为 n AB {\displaystyle n_{\text{AB}}} 。若A、B两区发生水波的折射,不论是水波由A区折射到B区,或是B曲折射到A区。

此时,在A区的水波波前与交界面夹角为 θ A {\displaystyle \theta _{\text{A}}} ,而在B区的水波波前与交界面夹角为 θ B {\displaystyle \theta _{\text{B}}} ,则 n AB {\displaystyle n_{\text{AB}}} 定义如下:

n AB = v A v B = sin θ A sin θ B = n B n A {\displaystyle n_{\text{AB}}={\frac {v_{\text{A}}}{v_{\text{B}}}}={\frac {\sin \theta _{\text{A}}}{\sin \theta _{\text{B}}}}={\frac {n_{\text{B}}}{n_{\text{A}}}}}

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取决于光的偏振和传播方向。

在相同介质中,不同的波长的光,因为行进速度不同,造成在折射过程中偏折角度不同,其折射率 n ( λ ) {\displaystyle n(\lambda )} 也不同,这叫做光色散。折射率与波长或者频率的关系称为光的色散关系。常用的折射率有:

n = A + B λ 2 + C λ 4 {\displaystyle n=A+{\frac {B}{\lambda ^{2}}}+{\frac {C}{\lambda ^{4}}}}

n = A + B λ + C λ 3.5 {\displaystyle n=A+{\frac {B}{\lambda }}+{\frac {C}{\lambda ^{3.5}}}}

n = A + B λ 2 + C λ 2 δ 2 + C ( λ 2 δ 2 ) 2 {\displaystyle n=A+B*\lambda ^{2}+{\frac {C}{\lambda ^{2}-\delta ^{2}}}+{\frac {C}{(\lambda ^{2}-\delta ^{2})^{2}}}}

n = A + B λ + C λ 2 + D λ 4 + E λ 6 + F λ 8 {\displaystyle n=A+{\frac {B}{\lambda }}+{\frac {C}{\lambda ^{2}}}+{\frac {D}{\lambda ^{4}}}+{\frac {E}{\lambda ^{6}}}+{\frac {F}{\lambda ^{8}}}}

N 2 1 = A λ 2 λ 2 D + B λ 2 λ 2 E + C λ 2 λ 2 F {\displaystyle N^{2}-1={\frac {A\cdot \lambda ^{2}}{\lambda ^{2}-D}}+{\frac {B\cdot \lambda ^{2}}{\lambda ^{2}-E}}+{\frac {C\cdot \lambda ^{2}}{\lambda ^{2}-F}}}

另外不透明的物体的折射率也是可以测量的,在图形学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折射率来渲染金属或者塑料这样的不同的反射效果。

n ~ = n + i κ {\displaystyle {\tilde {n}}=n+i\kappa } 复折射率的实部即为寻常的折射率,而虚部则称为消光系数(extinction coefficient),表示电磁波进入材料后的衰减量。

相关

  • 栉水母动物门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
  • 美耐皿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英语:Melamine resin),俗称美耐皿,是一种合成树脂,为热固性聚合物,为使用三聚氰胺(Melamine,又称蜜胺或密胺)与甲醛聚合所制成,与以尿素与甲醛制成的“尿素-甲醛树脂
  • 保罗·杨森保罗·杨森(德语:Paul Adriaan Jan, Baron Janssen,1926年9月12日-2003年11月11日),比利时药学家,化学家,氟哌啶醇的发现者,杨森制药的创始人。1926年9月12日出生于比利时蒂伦豪特,195
  •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英语:least squares method),又称最小平方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的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
  • 太阳内部结构标准太阳模型(英语:Standard Solar Model,SSM)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处理的球形气体太阳(在不同状态的电离,在内部深层的氢被完全电离成为等离子体)。这个模型从技术上说是球对称的一颗
  • 重力回复及气候实验卫星重力回溯及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缩写:GRACE,也称为重力反演和气候实验或重力量测及气候监控卫星)是一项由NASA与德国宇航中心(DLR)合作的任务,该
  • 日韩问题日韩问题指日本和朝鲜半岛(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问题。大和民族和朝鲜民族有深厚且复杂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战争历史,形成现今它们间的特殊关系。因为地
  • 亚洲象亚洲象(学名:Elephas maximus),是象的一种,锡兰象是亚洲象的指名亚种。亚洲象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之一,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比起非洲象要小一些,分辨这两种大
  • 罗索罗索(英语:Roseau,多米尼克克里奥尔法语(英语:Dominican Creole French):Wozo)是加勒比海国家多米尼克的首都与最大、最古老的城市。2001年时该市人口统计为14,847人。1632年,一批法
  • 第3周期元素第3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行(即周期)的元素。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