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4°23′46″N 121°21′20.5″E / 24.39611°N 121.355694°E / 24.39611; 121.355694
思源垭口,台湾旅游景点,行政区属于宜兰县大同乡南山村。在地形上,思源垭口是位在中央山脉、雪山山脉之间的鞍部上,为兰阳溪及大甲溪两水系的分水岭,海拔1948米。垭口西南侧为一通谷,其地形景观就有500米长,为河川袭夺所留下的无能河地形。台7甲线于45.6公里处通过垭口后,驾驶人可分别往宜兰、台中之不同方向能看到在林相、地貌与气候上差异,别具特别的风貌与景观:50-51。
日治时期,为了利于治理山区的原住民,日人建设一条警备道路,翻越过鞍部,由于地形扼要,地处邻近台中、台北的州界,所以当警备道开辟时,日人便于此设立驻在所(今宜兰县三星分局思源派出所旧址),利于掌握出入人士。
日治结束,随着国民政府迁台后,就开始计划中横公路及宜兰、雾社两条支线,其中宜兰支线与日治时期的警备道皆沿兰阳溪而行,路线探勘人员发现在翻越鞍部之前,兰阳溪谷头相当陡峭,其中米摩登溪、驿久溪两条支流在谷头有崩坍,地质甚为不稳,故将路线沿马当溪迂回而上,直到思源垭口,视野便宽阔。
有鉴于鞍部是大甲溪源头,因此取饮水思源此义称作“思源”,现今在鞍部可见有一座立碑写道:“饮水思源”。后来在1989年遭台风摧毁,现今思源路段是改线后样貌,两旁可见种植高山经济作物的田园景观。
思源垭口的旧名有多种写法,在过去文献上曾有出现:“匹亚南鞍部”、“埤亚南鞍部”、“比亚南鞍部”等旧名之记载;在《东西横贯公路工程专辑》使用“埤仔南鞍部”一词而称。这些旧名都取自匹亚南部落,是南山村在日治时期之名,警备道、驻在所也使用此名,日文念作“ピヤナン”,改以罗马拼音则在过去文献上曾有出现:“Pyanan”、“Piyanan”等拼法。依《台湾地名辞书:宜兰县》一书记载,今南山村分成上、下两部落,现属宜兰县大同乡管辖。
中央气象局在思源垭口设有测候站,从1996年-2004年统计,年降雨量在2827.6厘米,降雨集中在7月-10月,年均温11.8℃,最暖7月是16.8℃,最冷1月是5.4℃,冬季偶时降雪,依柯本气候分类法则是属于中部山地温暖湿润气候,因此垭口周边的林相是暖带林。东北季风自外海挟带水汽,进入兰阳平原后,大量的雨水落在低海拔地带,东北季风沿着狭长的兰阳溪谷地,受地形抬升下,愈趋近垭口,降雨量则逐渐地递减,因此在思源垭口形成风口,这一带林相是绿意盎然的针阔叶混合林,翻过垭口后,便是进入大甲溪流域,在环山、梨山一带就显得干燥,其中在武陵农场、梨山一带则是有森林火烧过的迹象。
翻阅过去的史料来看,有关于思源垭口的位置多由地图绘出得知。1916年,由台湾总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发行的五万分之一《台湾蕃地地形图》,有绘出其位置,并标示名称“ピヤナン鞍部”及高度“6222”;邻近有绘出河道,但无标示河名。1938年,由陆地测量部发行的五万分之一《台湾地形图》,则有绘出州界,ピヤナン鞍部仍然绘出位置并标示高度“1948”,但未标示名称,在鞍部与州界间有标示房舍图案,并以直式标示“ピヤナン鞍部警官驻在所”字样于其北侧。1944-45年间,由美军陆军制图局发行的五万分之一《MAP of FORMOSA》,则与陆地测量部发行的《台湾地形图》相同,但另以横式于房舍图案与州界中间加注“PIYANAN AMBU POLICE SUBSTATION”字样。1985-89年间,由内政部发行的二万五千分之一《台湾地区经建版地形图(第一版)》,则有标示“思源垭口”、“思源守卫站”,但未标示鞍部的高度;从这张图来看,其绘出的位置与之前的三张地图有所不同。内政部是将日治时期地图上的“ピヤナン鞍部警官驻在所”误标示成“思源垭口”,图案也由代表房舍的黑色方块改为代表鞍部的交叉符号;并将鞍部位置误标为“思源守卫站”。到了1990年,由内政部发行的五万分之一《台湾地区经建版地形图(第一版)》,又将原本标示在图案西北侧的“思源垭口”字样改为标示在图案西南侧,因而显得更为靠近县界。
经过这样的更迭可知,思源垭口是在鞍部的位置,而非位于州界之上。台湾战后才开始初见于内政部误植,将“思源垭口”标于比较靠近县界的原警官驻在所位置旁。这种现象也影响了战后以文字记载的文献,在《台湾的地景百选》、《台湾地名辞书》都记载:“思源垭口是位于台中县和宜兰县之交界”:50-51。此外,在网络上亦有如此记载,大同乡公所、台湾综合研究院都记载:“为宜兰与台中之交界点”。其它文献上另有不同方式的记载,在《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记载县境附近,并未明确指出是隶属于哪一行政区;在《埤亚南越岭警备道宜兰段初探》是对沿线地名依序写道:“……突棱─ピヤナン鞍部(埤亚南鞍部)─台北、台中州界─有胜……”有这一段之描述,因此被认为思源垭口的鞍部位置不在州界之上。
现今被认为是位在宜兰县境内的思源垭口,除了是比对过去文献之外,另外也根据地图学之识图知识,对等高线地形图判别其鞍部位置;加以与过去文献地图数次比对,确认与现代坊间出版的较大比例尺地图(以《宜花东全览:百科地图》为例)所描绘的鞍部位置是与思源垭口吻合,因此才认为现今所见之思源垭口位置是属宜兰县境内。
对于思源垭口在高度记载上,以文献在《台湾省东西横贯公路开发纪念集》、《东西横贯公路工程专辑》有不同的记载,分别有“1958”、“1948.67”、“1940.41”这三种标高皆以米示之;网络上则在大同乡公所是介绍海拔1948米。
思源垭口位于大甲溪的上游处,因兰阳溪上游的地形陡峭,致使向源侵蚀速度较大甲溪强烈,最终发生河川袭夺,在大甲溪的上游处形成一道干涸河床的无能河,台7甲线就在这500米长的通谷中央行经,思源垭口正位在通谷的最高处,此地形分隔两水系,形成谷分水。
由于思源垭口是鞍部地形,分隔中央山脉、雪山地垒两地形区,与大甲溪谷头地形近乎平行,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加上有条断层通过,此现象在地理学界称作“匹亚南构造线”(今称中央脊梁谷地),这是因地块运动,自牛鬬附近开始,沿兰阳溪通过思源垭口,再继续向南延伸,形成一条狭长的谷地。
思源垭口东西两面分别是太鲁阁国家公园与雪霸国家公园,在两面的野生动植物皆受到国家公园保护的情况下,此一地区亦被视为重要的生态廊道,负有让两侧野生动植物播迁与交流管道的责任:1。
思源垭口地区的野生物种依类别分述如后:
思源垭口原始林相以壳斗科、樟科两树种最为优势,红桧、台湾扁柏、香楠、锥果栎、乌心石、厚壳桂、青枫、山樱花、水麻、高山倒提壶、火炭母草、台湾何首乌,多属于暖带林植物;公路沿线则有以台湾赤杨为主次生林,分布两旁之崩塌地,部分地区则为柳杉为主的人工林。林中植物的物种相当丰富,有采集记录的维管束植物就至少有145科440属898种,其中以蔷薇科、菊科与兰科种数较多。此外,鳞毛蕨科、水龙骨等蕨类植物在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下数量也相当繁多。
在思源垭口地区的溪流沿岸有发现4种蛙类,依照估计的族群数量排列,依序为:蟾蜍科的盘古蟾蜍、赤蛙科的梭德氏赤蛙、同属赤蛙科的斯文豪氏赤蛙以及树蛙科的褐树蛙。在陆域的部分,除了有前列提到的盘古蟾蜍与斯文豪氏赤蛙外,也记录到拉都希氏赤蛙,以及树蛙科的莫氏树蛙、艾氏树蛙、白颌树蛙、面天树蛙等树蛙科的物种,当中以莫氏树蛙、艾氏树蛙与斯文豪氏赤蛙三种为多。在思源垭口地区的蛙类,无论是成蛙或蝌蚪,数量都与气候相关。2至3月间气温与水温较低,成蛙与蝌蚪密度较低;4至6月随气温逐渐回暖,密度皆增加。夏日则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在溪水暴涨过后会出现密度下降的情况:29-32。
兰阳溪流域因水流湍急,加上易遭不当渔捞,只采集到少量台湾间爬岩鳅;有胜溪流域则有台湾铲颔鱼、台湾缨口鳅等物种:23-24、51。在思源垭口地区的虾蟹类与贝类样本数不多,有采及到少量甲壳纲端足目钩虾科、腹足纲盘足目钉螺科的物种,以及圆口扁蜷:24。有胜溪流域至少发现有7目36科58属84种水栖昆虫,其中以双翅目、蜉蝣目与毛翅目为主,其他尚有弹尾目、鞘翅目、蜻蛉目与�翅目等等物种,较之兰阳溪流域为高。兰阳溪流域同样以双翅目、蜉蝣目与毛翅目为主,未发现蜻蛉目,总计有6目24科33属41种。根据观察可以发现本地水栖昆虫在同一流域各样站间、或同一样站于不同季节间都会受到栖地干扰频度、水质环境、栖地样貌、乃至季节变化等等影响而有差异,分布情况与环境条件具有高度相关性:25-27。
爬虫类部分,有发现蛇类6科13属17种、蜥蜴3科3属4种,其分布并不均匀,被发现的数量也不多,仅红斑蛇、赤尾青竹丝与标蛇较常见。大多数活动则以5、6月间最为频繁: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