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无舌上音
✍ dations ◷ 2024-11-05 16:28:55 #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是音韵学中的一个假说,认为中古汉语中属于舌上音的知、彻、澄三个声母在上古汉语中不存在,是后来才从属于舌头音的端、透、定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一论断最早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中提出。现今学界基本公认此一假说可信:122-125。根据《切韵》,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两组。一组是舌头音,即端(.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透()、定()、泥();另一组是舌上音,即知(或)、彻(或)、澄(或)、娘(或):149。中古声母为端、透、定的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声母是 d 或 t;知、彻、澄则读 zh 或 ch 。则“古无舌上音”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普通话中声母是d(ㄉ)、t(ㄊ)的字,和部分声母是zh(ㄓ)、ch(ㄔ)的字,在先秦、两汉、魏晋时期声母相同。《尚书·禹贡》:“大野既猪(知)。”《史记·夏本纪》:“大野既都(端)。”《说文解字》:“田(定),陈(澄)也。”《说文解字》:“冲(澄)读若动(定)。”《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催天督(端)。”文中“天督”即后世天竺(知)国。《文选·卷三十四·七发》:“逾岸出追。”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闽语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现象的汉语方言,中古知组字读如端组,如:224:钱大昕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文献中的声训、异文、注音以及谐声偏旁,因此只能得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的结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而后辈学者通过对方言的研究才认定“古无舌上”而非“古无舌头”。在清朝时,厦门是非常繁华的港口,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商品经此出口。荷兰商人购买中国茶叶后转销到西欧各国,英国人就是从荷兰商人那里进口茶叶的。因此荷兰语中的“thee”和英语中的“tea”都和厦门话中的“茶”字音近,而与北方方言(包括普通话)、吴方言、粤方言等其他各方言中的“茶”的发音区别较大。上古端、透、定母字,韵母是二、三等的,中古变为舌上音知、彻、澄母字。因此,后世韵图中端组只有一、四等字,知组只有二、三等字。《南史·列传第二十六》:“(羊戎)语好为双声……玄保曰:‘今日上(宋孝武帝)何召我邪?’曰:‘金沟清泚,铜池摇扬,既佳光景,当得剧棋。’”这里以“铜池”为双声,
而“铜”、“池”在作于隋朝的《切韵》中分属定母和澄母。据此可以推断,上古端组分化出舌上知组大约发生在齐梁时代。钱大昕指出了舌头音中端、透、定三母和舌上音中知、彻、澄三母的关系,但没有把结论推广到舌头音娘母和舌上音泥母的关系上,可能是由于例证不够充分。后来,章炳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中提出“娘日归泥”,补全了这一结论。
相关
-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英文: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一种因肝衰竭引发思维混淆(英语:Confusion)、意识下降(英语: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和昏迷的疾病。严重时称为肝性昏迷,甚至会
- 溴氰菊酯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是一种农用杀虫药,中国大陆通称“敌杀死”或“保棉丹”、“克敌”等,台湾称为“第灭宁”。此药对害虫的毒效可达DDT的100倍,大量用于棉花种植业,也有稀释版
- 土壤退化作用土壤退化作用是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土壤的植物生产能力是衡量
- 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英语:Irish Free State,爱尔兰语:Saorstát Éireann)(1922年-1937年)是由爱尔兰32郡中由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代表于1921年12月6日在伦敦签署的《爱尔兰自由邦协定》(或
- 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
- 数据采矿数据挖掘(英语:data mining)是一个跨学科的计算机科学分支 。它是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和数据库的交叉方法在相对较大型的数据集(英语:data set)中发现模式的计算过程。数
- 阿诺·史瓦辛格阿诺·阿洛伊斯·施瓦辛格(德语: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1947年7月30日-),是一位美国男子健身运动员、演员和政治家,生于奥地利,曾经担任第38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曾出演过
- 曹颖甫曹颖甫(1866年-1938年),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掘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举孝廉,邃文学又知医,尔后入南菁书院深造。时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尝于治
- 红背异箭毒蛙红背异箭毒蛙(学名:Allobates zaparo),又名萨氏箭毒蛙,是分布在厄瓜多尔及秘鲁的一种箭毒蛙。它们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的潮湿森林及河流。
- 奥地利文化奥地利文化受到了其邻国意大利、波兰、德国、匈牙利、波希米亚等国的影响。在音乐方面,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音乐创新中心。18至19世纪,哈布斯堡家族是音乐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