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石印画报

✍ dations ◷ 2025-09-08 04:36:44 #清朝报纸,版画,画报

晚清石印画报为十九世纪末,清朝光绪年间石版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后兴起的一种特殊出版形式。在此类型中出现了如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天津的醒俗画报等著名出版物,向中国的大众以版画的形式介绍当时东西方的奇闻新知。

在石版印刷术引进中国,画报出现之前,中国早已出现过许多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在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便有提到

然而,随着许多作品没能流传至今,像是山海图,图像也仍为补充说明文字的角色,并没有独立叙事的功能。就技术层面来说,在石版印刷术之前,有许多包含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是运用雕版印刷术来制作,最早可追溯至唐咸通9年的《金刚经》,而后元明的雕版插图书籍也是如此。到了元明后图像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在印刷术引进后,制作书籍插画的过程不再如此繁复,画师也更能独立作画。画报的出现使图像的地位大大提升,之后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为目标的点石斋画报出现后,大家所关注的已并非文字,而是图像本身,以图像来传递新知时事,文字只是辅助的工具。:90-98

石版画技术最早由捷克裔德国人阿罗斯·塞尼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于1798年发明, 当时由于铜版印刷过于昂贵,便改用巴伐利亚所出产的石灰石做为刻写版画的材料,而石版本来是他调至油墨的工具,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的母亲要求他写下洗衣清单,但身边的纸墨用罄,只好使用他调制的修正液(由黄腊、肥皂、黑色颜料与水组成)写在石版上,后来好奇之下倒了一些硝酸在上面;由于修正液有抗腐蚀成分,字迹便凸起,此便为以石板用于印刷的开端。

而中国于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开始在上海开设印刷圣经相关书籍的墨海书馆,并于1877年于沪开设点石斋印书局,该书局使用的是手摇石印机。制版方面,赛尼菲尔德认为最好用的是德国产的石印石,因此于清末民初间曾大量进口德国石材用于印刷,在挑选好石材并磨制完成后,便以油性铅笔绘制;绘制完成并刷上一层阿拉伯胶(中国通常以桃胶替代后,再涂上滑石粉与松香;并以pH值3.5的硝酸倒在石板上,以海棉擦拭干净后便能滚墨印刷。

石版画报融合中国传奇小说中雕版插图的手法还有西方透视法,另外也运用了外国画报喜欢现实社会生活的描绘,例如: 点石斋画报创办者吴友如因为曾担任宫廷画师,画风可能会受清初宫廷画师的郎世宁影响,融合西方透视法,画中构图整齐严谨,线条干净俐落,人物的表情也细腻的呈现,展现了中西画风融合的样貌。

整体而言,晚清石印画报的出版时期介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之间。根据画报的创办过程、画报的多样性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在石印画报之萌芽时期,许多画报都是由传教士引进技术并创办编辑。例如:寰瀛画报、小孩月报、花图新报。

此时期以中国人自编为大宗,此时期出现了著名报刊如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在京广沪等地各式画报林立。

在此期间,铜锌版技术的兴起,使得印刷书籍更为方便有效率,印刷品质的提升也使图像更为清楚,因此逐渐取代了石版印刷,石版画报渐渐衰落,铜锌板画报随之崛起。

在此列举著名晚清石印画报于下,按照画报之出版地点分类。其中上海申报馆出版之点石斋画报,为此一类别中最有影响之出版品,提供了当时中国人民了解东西方新知奇闻的一个新途径,因此另列于类别之前。

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Ernest Major)于1884年5月8日创办,1898年停刊,共出版44部528册。画师以吴友如为首,尚有金蟾香、张志瀛、田子琳等人。:90-98

清末民初,新闻媒体仍处于刚萌芽阶段,且无论是京、沪或广,各地的语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尚未有全国性的媒体存在,地域性的区隔便很明显,如北京是朝廷之所在,政府对于京师及华北各省便容易控制,常常可以看到报馆被查封的消息;上海地区发行的画报,其特色在于对于西洋传来之事物有相当详尽的描述;而广州由于天高皇帝远,报界的反政府倾向强烈,在辛亥革命尚未爆发前,对于南方的革命事件有时甚至持支持态度。以下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例介绍各个画报之特点:

《飞影阁画报》

《时事报图画旬报》

《图画日报》

《民呼日报图画》

《启蒙画报》

《星期画报》

《菊侪画报》

《赏奇画报》

《时报》附刊之画报中的制袜机广告

1. 画报创办者的转变: 最早是由传教士创办,到后期有许多中国人自编的画报出现,例如: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及飞影阁画册/报

2. 展现图画一定的功用,图文并茂的影响力:不论是文字为主图为辅,或者是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画报,都在传达思想给民众上,比起纯文字更具力量,而且能更生动地描绘实物。

3. 印刷技术的增进:石印画报→铜锌板画报→影写凹版画报

4.传递新知和时事更为快速方便:有别于雕版印刷,石印技术的出现省力也省时了许多,能更快速的将新知传递给民众。

5. 讽刺漫画的先驱:繁荣期时,由于政治上动荡不安,出现许多画报批评满清政府,这样以图像暗讽的方式替近代讽刺漫画开启了一条道路。

相关

  • 躯体躯体神经系统(又称动物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共同组成脊椎动物的周围神经系统。这部分的神经与骨骼肌的自主(有意识的)控制有关。在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躯体神经
  • 色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九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色部归于六划部首。色部只以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西德尼·诺兰西德尼·罗伯特·诺兰爵士,OM,AC(英语:Sir Sidney Robert Nolan,1917年4月22日-1992年11月28日)是一位澳大利亚画家,代表作是《奈德·凯利》系列。1917年4月22日,西德尼·诺兰出生在
  • 韦斯特韦斯特(West)是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克伦南县的一座城市,2010年人口为2674,以该市首任邮政局长 T·M·韦斯特(T.M. West)的姓氏而命名。2013年4月17日,韦斯特的一家化肥厂发生爆炸,爆炸
  • 太益控股太益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太益控股(英语:Time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除牌时0686.HK),在2008年12月2日,由Gay Giano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更名而来,当时经营Gay
  • 许昭萍许昭萍是一名台湾的计算化学家。高师大附中毕业,1990年毕业于台大化学系,1992年取得同系所硕士学位、1997年取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所博士后返台任职于中央研究院。许昭萍长
  • 卡鲁加姆帕图尔卡鲁加姆帕图尔(Karugampattur),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Vellor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27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272人,其中男性2616人,女性2656人;0—6岁人口751人,其中男363人,女38
  • 再见钟情 (电影)再见钟情(英语:)是1995年的一部美国浪漫喜剧电影。由强·托特陶导演,丹尼尔·G·苏里文(英语:Daniel G. Sullivan)和弗雷德里克·勒博(英语:Fredric LeBow)编剧。主演是桑德拉·布洛克
  • 陈忱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注意如果条目名称是繁体字要使用繁体的“消歧義”,简体字
  • 黄宝罗黄宝罗(韩语:황보라,1983年10月2日-),韩国女演员。黄宝罗与车贤宇于2014年7月公开承认已交往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