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石印画报为十九世纪末,清朝光绪年间石版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后兴起的一种特殊出版形式。在此类型中出现了如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天津的醒俗画报等著名出版物,向中国的大众以版画的形式介绍当时东西方的奇闻新知。
在石版印刷术引进中国,画报出现之前,中国早已出现过许多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在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便有提到
然而,随着许多作品没能流传至今,像是山海图,图像也仍为补充说明文字的角色,并没有独立叙事的功能。就技术层面来说,在石版印刷术之前,有许多包含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是运用雕版印刷术来制作,最早可追溯至唐咸通9年的《金刚经》,而后元明的雕版插图书籍也是如此。到了元明后图像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在印刷术引进后,制作书籍插画的过程不再如此繁复,画师也更能独立作画。画报的出现使图像的地位大大提升,之后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为目标的点石斋画报出现后,大家所关注的已并非文字,而是图像本身,以图像来传递新知时事,文字只是辅助的工具。:90-98
石版画技术最早由捷克裔德国人阿罗斯·塞尼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于1798年发明, 当时由于铜版印刷过于昂贵,便改用巴伐利亚所出产的石灰石做为刻写版画的材料,而石版本来是他调至油墨的工具,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的母亲要求他写下洗衣清单,但身边的纸墨用罄,只好使用他调制的修正液(由黄腊、肥皂、黑色颜料与水组成)写在石版上,后来好奇之下倒了一些硝酸在上面;由于修正液有抗腐蚀成分,字迹便凸起,此便为以石板用于印刷的开端。
而中国于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开始在上海开设印刷圣经相关书籍的墨海书馆,并于1877年于沪开设点石斋印书局,该书局使用的是手摇石印机。制版方面,赛尼菲尔德认为最好用的是德国产的石印石,因此于清末民初间曾大量进口德国石材用于印刷,在挑选好石材并磨制完成后,便以油性铅笔绘制;绘制完成并刷上一层阿拉伯胶(中国通常以桃胶替代后,再涂上滑石粉与松香;并以pH值3.5的硝酸倒在石板上,以海棉擦拭干净后便能滚墨印刷。
石版画报融合中国传奇小说中雕版插图的手法还有西方透视法,另外也运用了外国画报喜欢现实社会生活的描绘,例如: 点石斋画报创办者吴友如因为曾担任宫廷画师,画风可能会受清初宫廷画师的郎世宁影响,融合西方透视法,画中构图整齐严谨,线条干净俐落,人物的表情也细腻的呈现,展现了中西画风融合的样貌。
整体而言,晚清石印画报的出版时期介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之间。根据画报的创办过程、画报的多样性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在石印画报之萌芽时期,许多画报都是由传教士引进技术并创办编辑。例如:寰瀛画报、小孩月报、花图新报。
此时期以中国人自编为大宗,此时期出现了著名报刊如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在京广沪等地各式画报林立。
在此期间,铜锌版技术的兴起,使得印刷书籍更为方便有效率,印刷品质的提升也使图像更为清楚,因此逐渐取代了石版印刷,石版画报渐渐衰落,铜锌板画报随之崛起。
在此列举著名晚清石印画报于下,按照画报之出版地点分类。其中上海申报馆出版之点石斋画报,为此一类别中最有影响之出版品,提供了当时中国人民了解东西方新知奇闻的一个新途径,因此另列于类别之前。
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Ernest Major)于1884年5月8日创办,1898年停刊,共出版44部528册。画师以吴友如为首,尚有金蟾香、张志瀛、田子琳等人。:90-98
清末民初,新闻媒体仍处于刚萌芽阶段,且无论是京、沪或广,各地的语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尚未有全国性的媒体存在,地域性的区隔便很明显,如北京是朝廷之所在,政府对于京师及华北各省便容易控制,常常可以看到报馆被查封的消息;上海地区发行的画报,其特色在于对于西洋传来之事物有相当详尽的描述;而广州由于天高皇帝远,报界的反政府倾向强烈,在辛亥革命尚未爆发前,对于南方的革命事件有时甚至持支持态度。以下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例介绍各个画报之特点:
《飞影阁画报》
《时事报图画旬报》
《图画日报》
《民呼日报图画》
《启蒙画报》
《星期画报》
《菊侪画报》
《赏奇画报》
《时报》附刊之画报中的制袜机广告
1. 画报创办者的转变: 最早是由传教士创办,到后期有许多中国人自编的画报出现,例如: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及飞影阁画册/报
2. 展现图画一定的功用,图文并茂的影响力:不论是文字为主图为辅,或者是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画报,都在传达思想给民众上,比起纯文字更具力量,而且能更生动地描绘实物。
3. 印刷技术的增进:石印画报→铜锌板画报→影写凹版画报
4.传递新知和时事更为快速方便:有别于雕版印刷,石印技术的出现省力也省时了许多,能更快速的将新知传递给民众。
5. 讽刺漫画的先驱:繁荣期时,由于政治上动荡不安,出现许多画报批评满清政府,这样以图像暗讽的方式替近代讽刺漫画开启了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