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石印画报

✍ dations ◷ 2025-10-23 06:22:14 #清朝报纸,版画,画报

晚清石印画报为十九世纪末,清朝光绪年间石版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后兴起的一种特殊出版形式。在此类型中出现了如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天津的醒俗画报等著名出版物,向中国的大众以版画的形式介绍当时东西方的奇闻新知。

在石版印刷术引进中国,画报出现之前,中国早已出现过许多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在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便有提到

然而,随着许多作品没能流传至今,像是山海图,图像也仍为补充说明文字的角色,并没有独立叙事的功能。就技术层面来说,在石版印刷术之前,有许多包含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是运用雕版印刷术来制作,最早可追溯至唐咸通9年的《金刚经》,而后元明的雕版插图书籍也是如此。到了元明后图像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在印刷术引进后,制作书籍插画的过程不再如此繁复,画师也更能独立作画。画报的出现使图像的地位大大提升,之后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为目标的点石斋画报出现后,大家所关注的已并非文字,而是图像本身,以图像来传递新知时事,文字只是辅助的工具。:90-98

石版画技术最早由捷克裔德国人阿罗斯·塞尼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于1798年发明, 当时由于铜版印刷过于昂贵,便改用巴伐利亚所出产的石灰石做为刻写版画的材料,而石版本来是他调至油墨的工具,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的母亲要求他写下洗衣清单,但身边的纸墨用罄,只好使用他调制的修正液(由黄腊、肥皂、黑色颜料与水组成)写在石版上,后来好奇之下倒了一些硝酸在上面;由于修正液有抗腐蚀成分,字迹便凸起,此便为以石板用于印刷的开端。

而中国于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开始在上海开设印刷圣经相关书籍的墨海书馆,并于1877年于沪开设点石斋印书局,该书局使用的是手摇石印机。制版方面,赛尼菲尔德认为最好用的是德国产的石印石,因此于清末民初间曾大量进口德国石材用于印刷,在挑选好石材并磨制完成后,便以油性铅笔绘制;绘制完成并刷上一层阿拉伯胶(中国通常以桃胶替代后,再涂上滑石粉与松香;并以pH值3.5的硝酸倒在石板上,以海棉擦拭干净后便能滚墨印刷。

石版画报融合中国传奇小说中雕版插图的手法还有西方透视法,另外也运用了外国画报喜欢现实社会生活的描绘,例如: 点石斋画报创办者吴友如因为曾担任宫廷画师,画风可能会受清初宫廷画师的郎世宁影响,融合西方透视法,画中构图整齐严谨,线条干净俐落,人物的表情也细腻的呈现,展现了中西画风融合的样貌。

整体而言,晚清石印画报的出版时期介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之间。根据画报的创办过程、画报的多样性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在石印画报之萌芽时期,许多画报都是由传教士引进技术并创办编辑。例如:寰瀛画报、小孩月报、花图新报。

此时期以中国人自编为大宗,此时期出现了著名报刊如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在京广沪等地各式画报林立。

在此期间,铜锌版技术的兴起,使得印刷书籍更为方便有效率,印刷品质的提升也使图像更为清楚,因此逐渐取代了石版印刷,石版画报渐渐衰落,铜锌板画报随之崛起。

在此列举著名晚清石印画报于下,按照画报之出版地点分类。其中上海申报馆出版之点石斋画报,为此一类别中最有影响之出版品,提供了当时中国人民了解东西方新知奇闻的一个新途径,因此另列于类别之前。

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Ernest Major)于1884年5月8日创办,1898年停刊,共出版44部528册。画师以吴友如为首,尚有金蟾香、张志瀛、田子琳等人。:90-98

清末民初,新闻媒体仍处于刚萌芽阶段,且无论是京、沪或广,各地的语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尚未有全国性的媒体存在,地域性的区隔便很明显,如北京是朝廷之所在,政府对于京师及华北各省便容易控制,常常可以看到报馆被查封的消息;上海地区发行的画报,其特色在于对于西洋传来之事物有相当详尽的描述;而广州由于天高皇帝远,报界的反政府倾向强烈,在辛亥革命尚未爆发前,对于南方的革命事件有时甚至持支持态度。以下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例介绍各个画报之特点:

《飞影阁画报》

《时事报图画旬报》

《图画日报》

《民呼日报图画》

《启蒙画报》

《星期画报》

《菊侪画报》

《赏奇画报》

《时报》附刊之画报中的制袜机广告

1. 画报创办者的转变: 最早是由传教士创办,到后期有许多中国人自编的画报出现,例如: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及飞影阁画册/报

2. 展现图画一定的功用,图文并茂的影响力:不论是文字为主图为辅,或者是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画报,都在传达思想给民众上,比起纯文字更具力量,而且能更生动地描绘实物。

3. 印刷技术的增进:石印画报→铜锌板画报→影写凹版画报

4.传递新知和时事更为快速方便:有别于雕版印刷,石印技术的出现省力也省时了许多,能更快速的将新知传递给民众。

5. 讽刺漫画的先驱:繁荣期时,由于政治上动荡不安,出现许多画报批评满清政府,这样以图像暗讽的方式替近代讽刺漫画开启了一条道路。

相关

  • 台湾国际扣件展览会台湾国际扣件展(简称扣件展,英语:Taiwan International Fastener Show)是一项由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主办,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及台湾螺丝工业同业公会共同执行的螺丝国际专业展
  • 胚芽米胚芽米是包含有胚芽部分的大米。一般大米经过多次碾磨后已经不包含胚芽。水稻的结构分为谷壳、果皮、种皮、湖粉层、胚乳、胚芽组成,胚芽占大米3%的重量,但胚芽比平常的大米高
  • 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罗隆(西班牙语:Agustín Pedro Justo Rolón,1876年-1943年),阿根廷军官、外交官和政治家,阿根廷总统(1932—1938年)。胡斯托出生于恩特雷里奥斯省乌拉圭
  •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在 统计学中, 以查尔斯·斯皮尔曼命名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经常用希腊字母 ρ {\displaystyle \rho } 的样本, 个 原始数据
  • 柯蒂斯·卡伦小柯蒂斯·戈夫·卡伦(英语:Curtis Gove Callan Jr.,1942年10月11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规范场论,弦理论,瞬子,黑洞,强相互作用,以及许多其他课题。
  • 洪淑子洪淑子(韩语:홍숙자/洪淑子,1933年6月25日-)是一位韩国活动家,政治家和作家。她被任命为韩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后来参加1987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成为韩国第一位女性总统候选人。洪淑子
  • 吴本厦吴本厦(1927年-2010年3月25日)祖籍福建省连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制度的建立者之一。吴本厦是福建省连江县清朝进士吴文华的后裔。早年加入中国共
  • 乔良 (体操运动员)乔良(1968年1月1日-),北京人,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曾担任中国国家体操队副队长,在国际赛事中获得多个奖项。1991年退役后移居美国,在衣阿华州得梅因市的衣阿华州立大学勤工俭学。19
  • 宋鸿兵宋鸿兵(1968年8月22日-),国籍美国,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河北,金融畅销书作者。著有《货币战争》系列丛书。1968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河北。1986年高中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附中;19
  • 蒋云宽蒋云宽(1765年-1822年),原名云官,字撷五,号牧叔,湖南永明县人。清朝官员,书法家。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累迁山西道监察御史,弹劾权贵,有直声。官至户科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