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奥斯尼尔龙
✍ dations ◷ 2025-07-18 04:26:57 #奥斯尼尔龙
奥斯尼尔龙(属名:Othnielia)意为“奥塞内尔的”,是一种鸟臀目恐龙,是以最初的命名者-19世纪的美国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为名。马什原本在1877年命名它们为雷克斯侏儒龙(Nanosaurus rex),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在1977年将它们重新命名为雷克斯奥斯尼尔龙(Othnielia rex),而状态为疑名。奥斯尼尔龙的化石已在怀俄明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的莫里逊组发现,年代为晚侏罗纪的牛津阶到提通阶,但根据加尔东在2006年对于莫里逊组鸟臀目恐龙的重新研究,奥斯尼尔龙的唯一可确定化石是正模标本的股骨(编号YPM 1875),可能还有其他相关的颅后身体部位。但加尔东认为该股骨是无法用来鉴定的,并利用其中两个部分骨骸建立一个新属,奥斯尼尔洛龙(Othnielosaurus)。这个新属仍等待者被广泛地接受,但这种分类状况已经有先例(例如马拉鳄龙与兔鳄)。奥斯尼尔龙的化石被划分到奥斯尼尔洛龙(Othnielosaurus)后,奥斯尼尔龙成为疑名,只有在概要性叙述中出现。自从部分化石被独立成新属后,奥斯尼尔龙成为疑名,从剩下的化石,可看出奥斯尼尔龙是种小型、敏捷、二足草食性动物,可能拥有比例较小的手臂与长后肢,身长为1.5到2米,体重接近10公斤。奥斯尼尔龙出现在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中,并被描绘成在树上攀爬的小型恐龙,但没有证据可支持这个说法。在加尔东的2006年研究中,奥斯尼尔龙只有正模标本与两个部分骨骸是可供鉴定的,而其他的标本则无法归类。在这些无法归类的标本中,包含一个存放在瑞士Aathal恐龙博物馆的接近完整化石,昵称为“芭芭拉”,一个幼年的部分骨骸(编号DMNH 21716)、一个齿骨(编号MWC 5822),后两者曾被归类于奥斯尼尔龙。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馆也有被归类于奥斯尼尔龙的化石。在2001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宣称,在科罗拉多州花园公园的莫里逊组地层,发现一个幼年鸟脚类化石(编号DMNH 21716),可能属于奥斯尼尔龙。这个化石位于五个砂岩块中。根据骨头大小与长度、未愈合的神经弓、以及骨头组织等特征,这个化石被推测是个未成年体。如果这个标本属于奥斯尼尔龙,体型相当于成年个体的1/3大小。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奥斯尼尔龙的刚孵化幼体、蛋化石,因此无法推测这个标本的实际年龄。
相关
- 脉搏脉搏(英语:Pulse)是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
- T4噬菌体T4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属于T-系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具有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尾部的蛋白质外壳为一
-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英语:Molecular genetics)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领域,专门在分子层次下研究遗传学,这一学门使用许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物体染色体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可以
- 卡西奥多罗斯卡西奥多罗斯(英语:Cassiodorus,约485年-约585年),中世纪初期罗马城的政治家与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即博学多才,后参加政务。不久转攻基督教事务,曾因为被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所俘获
- 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
- 退役退伍军人(英语:Veteran),指服完常备役或预备役之后,退伍离开军队,恢复一般公民身份,至社会工作的人。在台湾又称为荣民。在韩语中,参加过特定战事的退伍军人(如各国的韩战、越战老兵)
- 头昏目眩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也称为头昏目眩,是头晕时常见,令人不悦的感觉,常伴随着可能会昏倒的感觉。头重脚轻的感觉可能是短期或长期的,偶尔也可能是慢性病。当时也可能会出现所
- 倍足纲马陆(英文:Millipede),又称千足虫、千脚虫、马䗃、马蚿、马
- 几何几何学(英语:Geometry,古希腊语:γεωμετρία)简称几何。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状、大小、图形的相对位置等空间区域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许多文化中都
- 脑垂腺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