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肠气
✍ dations ◷ 2025-04-26 23:03:39 #胃肠气
消化系统(消化道)气体或胃肠气、胃肠气胀,俗称屁(flatulence),亦称矢气,指动物消化道肛门排出的气体。有研究指出,牛羊等反刍动物放屁所产生的甲烷可能导致全球暖化。屁的主要气体来源有二:屁的气味和产量与食物有重大的关系。当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如肉类),屁中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升高,此时屁有明显的臭味;当食物淀粉含量较高(如薯类),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时屁量明显增多。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而且气压增大时,放屁的气流速度也增大,放屁的声音也就更响,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气味,所以有“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和“响屁不臭闷屁臭”的说法。某些食物因其内含有的特殊物质,可以使屁的产量提高或者气味改变,比如:正常人每天都会放屁10至20次,约排出1000毫升左右的气体。屁的气味、多少都能指示消化道的健康状况。若屁多但不臭,可能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等。若屁多且臭,可能有消化不良。若屁奇臭难闻,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等炎症。此外,恶性肿瘤晚期,因癌肿组织糜烂,蛋白质腐败,由于细菌的作用,放出的屁也会很臭。若无屁或少屁,并有如腹痛、腹胀、便秘、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气过水声等症状,则可能是肠梗阻。此外,腹部手术者,其肠蠕动会出现反射性抑制,胃肠内气体和液体滞积,也会出现无屁的情况中文中放屁可以指:闻屁是指嗅闻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屁的行为。中国媒体曾报道有闻屁师这一职业。
相关
- 中世纪饮食中世纪饮食文化泛指欧洲中世纪(从5世纪到16世纪)的饮食习惯、烹调方法和餐桌礼仪,这套饮食文化跨越近千年,涵盖严寒的北欧和酷热的地中海,屡经转变和更替,成为今日欧洲菜系的基础
- 气候学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迁 (分类)气候学是研究是地球上气候的科学。气候和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
- 歹歹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八个(四划的则为第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歹部归于四划部首。歹部通常是从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惠特尼山惠特尼峰(英语:Mount Whitney)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一座山峰。惠特尼峰海拔高度为4,421米,是美国本土最高的山峰。惠特尼峰位于美洲杉国家公园内。名称来自于当
- 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简称CRPD),是联合国于2006年12月13日通过的有关保护残疾人人权的国际公约。公约的草案于200
- 藓类植物藓纲(学名:Bryopsida)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苔藓植物门(Bryophyta)中的一个纲。它是苔藓植物门中最大的一纲,包含95%的全部的藓纲物种。它约有15,000种。中国约有500余种。本纲可分为三
- 莱茵邦联莱茵邦联又称莱茵联盟(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 是1806年至1813年间于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实体,法国所领导的藩属国,拿破仑并自命为护国主。最初成员有16个前神
- 中性白血球中性粒细胞(英语:Neutrophil 或 Neutrocyte,或全称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白细胞。中性
- 杰尼亚杰尼亚 (Ermenegildo Zegna,常缩写为Zegna) 是意大利的一家家族式公司,主要经营高档男士服饰和配饰服装.杰尼亚由Ermenegildo Zegna于1910年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大区比耶拉省
- ROC (消歧义)R.O.C.主要被中文用户用以指代 Republic of China ,即 中华民国。 ROC也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