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制度

✍ dations ◷ 2025-04-02 18:04:26 #现代教育制度
中华民国现行学制为国民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国民中学三年义务教育,合称“九年一贯课程”,与高级中等学校三年高等教育,大学四年制教育的架构,除国民义务教育外,高级中等以上学校教育(含五专)包含“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双轨。中华民国国府迁台后于1968年开始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后。直至今日,接受六年学制的国民小学和三年学制的国民中学教育,对于中华民国的所有及龄国民是一项应尽的义务。而大约95%以上的国中毕业生会选择进入三年学制的高级中等学校继续升学,也可进入五年制专科学校。而高中、大学、研究所等等的各级学校遴选,现今大都依旧有名称不同的考试遴选方式。除此,亦有以高等教育为主的回流教育;比方在职专班。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进西学,推广新式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01年,刘坤一与张之洞联衔上奏提出“兴学育才”、改学制、变科举、立学堂,仿日本学制。1902年8月15日,清廷颁布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寅学制。由于该学制制定仓促,公布后遭到诸多批评,因而未能实施。1904年1月13日,清廷颁布颁布张百熙等人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法定近代学制系统,标志着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诏宣布自次年起,科举制度废止。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亦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此后,新式教育在中国各地得到迅速发展。师范院校的设置,是起于一八九七年盛宣怀创立的南洋公学,设有师范院,分上院、下院,培养中小学师资,但有体系的实施师范教育制度,则是始于一九0二年颁布之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及一九0三年修改壬寅学制而颁布之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使得师范教育取得了独立之地位,学制中规定设置初级师范学堂,以养成小学堂教席之人才,优级师范学堂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并有实业教员讲习所,以培养职业科目师资。师范教育虽渐发达,但在当时,一般观念仍停留在有知识便可为人师的阶段。民国建立以后,国民政府把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培育中学师资,初级师范学堂改为省立师范学校,培育小学师资。师范学校系统包括全公费、半公费以及自费生,毕业生依据享有公费待遇的多寡服务一定的年限。其中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选科”,以及省立师范学校的“第二部”,均属为补充教师不足开设的师资培育组织。而实业教员讲习所也改为实业教员养成所。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改采美国制度,建立起完备的现代教育制度。将师范学校与中学并列,高等师范与大学并列,主要的培育组织包括培育中学师资的师范大学及一般大学教育科,以及培育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高级中学师范科,师范讲习科等,并逐年停止公费。北伐全国统一后,学者开始倡议恢复公办师范教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颁布了师范学校法,将师范学校与普通高中分开,恢复独立的师范学校教育体系,但师大与一般大学及其他教育院系仍并存。此时期的师资培育组织,包括高级师范教育及初级师范教育系统,前者培育中学师资,后者培育小学师资。高级师范教育系统包括师范大学、一般大学教育院系,另配合师资需求,亦设置师范大学专修科、乡村师范学院及专修科师资训练班。初级师范教育系统包括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简易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微小学师资的主要培育单位,设有附属小学,乡村师范学校以培育乡村小学师资为目的,简易师范学校以培育师资不足地区之小学师资为主。本期师范生尚未恢复公费制度,但学费与膳食费已全部或部分免费,并有服务年限的规定。师资培育组织以正规的师范大学及学校为主,而辅以变通性的专修科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师资培育一元独占的局面,于焉产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起,进入抗战时期,师资培育组织仍维持高级及初级师范教育系统,但两级师资培育系统均改为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其中高级师范教育系统改由独立师范学院或大学师范学院,培育中学师资,初级师范教育系统仍维持前期的师范学校体系,培育小学师资。本时期的师范生又恢复公费待遇,由政府全额补助,也有服务年限的规定,也奠下了政府迁台后的师范教育体系。

相关

  • 桥本氏桥本氏甲状腺炎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桥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是一种由甲状腺被一系列细胞或抗体介导免疫过程攻击所导致的自体
  • 尼古丁口香糖尼古丁口香糖或尼古丁咀嚼锭,是一种对人体释放尼古丁的特殊口香糖,其中的尼古丁透过口腔黏膜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于尼古丁取代疗法中用作辅助药物,作为戒烟或停止沾烟的一环
  • 上瘾成瘾(英语:addiction)是指一种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形下,仍然被持续重复。这种行为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重复这些行为也可以反过来
  •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
  • 调味品调味料或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
  • 白脱牛奶酪浆(英语:Buttermilk),又称酪乳、白脱牛奶,是牛奶制成牛油之后剩余的液体,有酸味。现代出现的制作工艺就在牛奶加入乳酸菌。过去常直接饮用,目前多用作糕点的配料。酪乳的基础是奶
  • 锆石锆石(英语:Zircon),是一种天然矿物,化学成分为硅酸锆(Zirconium Silicate, ZrSiO4)。可含微量的铁、锰、钙、铀、钍等成分。由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可使锆石的结晶程度有不同
  • 亅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个(一划的则为第六个)。就繁体中文中,亅部归于一划部首,而在简体字部首中,“亅部”并入“丨部”,视为“丨部”的附形部首。
  •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化学物理通讯》(Chemical Physics Letters)是一个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主要内容是化学物理。该期刊创建于1967年,出版商为爱思唯尔。现任主编是David Clary(英语:David Clary)、M.
  • 希腊地震列表希腊地震列表包含希腊历史上有记录的主要地震。爱琴文明 · 迈锡尼时期 · 黑暗时期 · 古风时期 · 古典时期 · 希腊化时代 · 罗马领 · 拜占庭领 · 十字军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