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本浓

✍ dations ◷ 2025-08-19 12:13:15 #1942年电影,佚失影片,印尼语电影,印尼电影作品,印尼背景电影,黑白电影

《美加本浓》(印尼语:,IPA读音:/məˈga mənˈdʊŋ/,精确拼音(英语:Enhanced Indonesian Spelling System):)是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友联影业于1942年初推出的一部黑白剧情片,由文金南(Boen Kin Nam)执导,翁福林监制,由拉登·苏卡诺(英语:Rendra Karno)、乌江(Oedjang)、本·索菲亚蒂(Boen Sofiati)和苏哈娜(Soehaena)主演,故事讲述一对情侣被谎言拆散,之后在茂物(今属西爪哇省)附近的美加本浓村重逢。这是友联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作品,与《恶毒的声音》同时拍摄,制作过程前后历时3个月。本片于1942年初上映,至少上映到同年7月,但如今很可能已经佚失。

拉登·库苏马(Raden Koesoema)告诉儿子威南塔(Winanta),他应该和妻子蕾特娜宁西(Retnaningsih)离婚,改与堂妹法蒂玛(Fatimah)结婚,还威胁他说,要不然就和他断绝关系。为了避免丈夫遭到这种厄运,蕾特娜宁西决定离弃丈夫,从万隆(今属西爪哇省)搬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从此过着贫困的生活。她不知道的是,她公公这样做是为了证明她并不可信。威南塔很是沮丧,不过还是跟法蒂玛结了婚。

18年后,威南塔和法蒂玛的女儿古斯蒂妮(Koestini,本·索菲亚蒂饰)已经长大,在巴达维亚读书。她有教养,优雅美丽,很受年轻男性欢迎,不过只有彬彬有礼的年轻药士苏佐诺(Soedjono,拉登·苏卡诺(英语:Rendra Karno)饰)能够赢得她的芳心。苏卡玛(Soekatma)也追过古斯蒂妮,但被拒绝,于是决定把古斯蒂妮和苏佐诺拆散。他告诉威南塔,古斯蒂妮一天到晚只顾着追男生,荒废学业。威南塔信以为真,便要求古斯蒂妮返回万隆。

后来,古斯蒂妮生病了,外面也开始流传她的死讯。苏佐诺一听到死讯就发了疯,开始漫无目的地游荡。之后他就像受到一股不可见的力量牵引一般,来到了茂物(今属西爪哇省)附近的美加本浓村。他在村子里一发现古斯蒂妮仍然活着,便恢复了意识,他们两个人也就能够幸福快乐地一起生活下去。

《美加本浓》由文金南执导,由翁福林监制。制片商友联影业是一家位于巴达维亚的电影公司,翁福林负责提供资金,蔡马俊(Tjoa Ma Tjoen)负责日常运作。文金南的专业是录音师,是友联第六部作品《恶毒的声音》的助理导演,《美加本浓》是唯一一部由他担任主导演的作品。友联在1941年9月宣布开拍本片,至同年12月完成拍摄,晚于同时拍摄的《恶毒的声音》完成。

这部黑白电影由拉登·苏卡诺、乌江、本·索菲亚蒂和苏哈娜主演,其他演员还包括拉特纳·朱维达(Ratna Djoewita)、拉特娜西(Ratnasih)、加马里·法查尔(Gamari Fadjar)和穆萨(Moesa)。乌江在1940年参演友联第一部作品《微笑的面具》,之后一直为友联效力,拉登·苏加诺和苏哈娜则凭《恶毒的声音》出道。索菲亚蒂是电影界新丁,她本来是一名舞台剧演员,经营自己的歌舞团。除了舞台剧演员,本片的参演人员还包括贵族子弟(英语:Priyayi);总括而言,在社会和经济层面上,本片演员的出身背景各不相同。虽然友联标榜本片采用了现实主义风格,对象是受过教育的观众,但是印尼电影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舞台剧演员娱乐的观众通常来自低下阶层。

《美加本浓》在1942年初上映,是友联影业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杂志《世界舞台与电影》()于1942年2月号的报导中指出,在日军侵略前夕,当地部分制片商计划迁离殖民地首府巴达维亚,另一些则计划停产。当时友联已经开始拍摄一部题为《达玛尔·乌兰》(),以满者伯夷时期为背景的电影,最后却被迫停产,之后也没有复业。苏卡诺在1950年代重返电影业,一直活跃到1970年代;在这段时期,他主要以伦德拉·卡诺的名义参与电影制作。

《美加本浓》至少放映到了1942年7月,但如今很可能已经散佚。荷属东印度的电影胶卷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纤维制成,1952年印尼国家电影制片厂(英语:Produksi Film Negara)的仓库失火,大部分物品毁于一旦,后来为了消除火灾隐患,所有存放老电影的硝化纤维胶片都被销毁。因此,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推论,所有在1950年前制作的印尼电影均已散失。不过,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把好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保存下来。米斯巴赫还指出荷兰政府新闻处(英语:Netherlan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收藏了几部日本宣传电影,使之留存至今。

相关

  • 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可由异丁醇和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来制备。结构式为C6H4(COOCH2CH(CH3)2)2。折射率为1.488-1.492(20 ℃,D)。DIBP是无味增塑剂,
  • 现代综合理论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进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双壳类双壳纲(学名:Bivalvia),又名斧足纲或瓣鳃纲,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生于海洋及淡水地区因有两片贝壳而得名。现存有9200种左右,体长达135厘米。本纲动物的头部已经退化,足部呈斧状,体
  • 谢心澄谢心澄(1959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常州,凝聚态物理学家。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8年取得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讲席
  • 蛙形目无尾目(学名:Anura)是两生纲的一个目,其下生物即蛙或蟾。该目的生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无尾
  • 德山德山(1795年 - ),字琴南,舒舒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二年壬午科三甲同进士出身,后任刑部主事员外郎,湖北黄州府知府,直隶候补知州等职。兄长德玉是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
  • 莎莉·巴亚特莎莉·巴亚特(波斯语:ساره بیات‎,英语:Sareh Bayat,1979年10月6日-)是一名伊朗电影女演员。她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2011年伊朗电影《伊朗式分居》(A Separation)并因此荣获第6
  • 詹姆斯·赫克曼詹姆斯·约瑟夫·赫克曼(英语:James Joseph Heckman,1944年4月19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成员。由于他在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与丹尼尔·迈克尔法登一
  • 玛理诺一世教宗玛理诺一世(拉丁语:Marinus PP. I;?-884年5月15日)本名不详,于882年12月至884年5月15日岀任教宗,884年5月15日卒于罗马。
  • 藤原 (插画家)藤原(日语:藤ちょこ(ふじちょこ),1990年9月30日-),日本女性插画家、漫画家。日本美术专门学校(日语:日本美術専門学校)的特别讲义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