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钱硬币

✍ dations ◷ 2025-07-10 00:35:32 #日本一钱硬币

一钱硬币(日语:一銭硬貨)是日本历史上曾发行的一种辅助货币,面额为“一钱”,每一百枚价值一日元。该币为依1871年《新货条例(日语:新貨条例)》发行的辅助货币,最早发行于明治六年(1873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停铸,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位日本天皇。硬币材质方面,发行流通的一钱硬币曾先后以纯铜、青铜、黄铜、铝和锡等金属或合金制造;1945年曾制造陶质一钱硬币,但并未发行。1953年,日本政府颁布《小额通货整理法》,面额低于1日元的货币被废止,一钱硬币与其他小额货币皆退出流通。

一钱硬币正式始铸于明治六年(1873年),明治年间所铸均为铜币。日本造币局在正式发行一钱硬币前曾于明治二年和明治三年进行试铸(日语:試鋳貨幣)。明治二年试铸币材质为铜,正面以珠点圆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龙的图案,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钱币中心,顺时针为“大日本·明治二年·一钱”,背面中央为旭日图案,下方为“以百枚换一圆”钱文。明治三年试铸币材质为铜,正面与明治二年试铸币相似,龙图细节稍有不同,纪年为“明治三年”,背面也以珠点圆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旭日图案,正上方为菊花纹章,菊花两侧各3字,合为“以百枚换一圆”,下方为蔓草图案。

明治六年(1873年)开始正式发行第一版一钱硬币,材质为纯铜(含铜98%),直径为27.87mm,重量为7.13g,图案钱文与半钱铜币相似,正面以珠点圆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龙的图案,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钱币中心,上半圈顺时针为“大日本·明治○○年”(○○为纪年汉字),下半圈逆时针为“1 SEN”;背面中央为面额“一钱”,正上方为菊花纹章,菊花两侧各3字,合为“以百枚换一圆”,面额下方为蔓草图案。明治十三年(1880年)之前,正面的龙图为角鳞,之后为波鳞。与其他带有龙图的硬币一样,曾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带有“明治二十五年”钱文的试铸币。

明治三十年(1897年)三月,日本颁布《货币法(日语:貨幣法)》,开始施行金本位,且由于甲午中日战争影响,不再发行带有龙图案的货币。明治三十一年开始发行第二版,材质为青铜(含铜95%、锡4%、铝1%),直径为27.87mm,重量为4.66g,是日本最早的青铜机制币,正面以珠点圆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旭日图案,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钱币中心,包括顺时针的“大日本·明治○○年”(○○为纪年汉字)和逆时针的“1 SEN”字样;背面为稻穗图案,中央为面额“一钱”。

一钱硬币在大正二年(1913年)至大正十三年(1924年)间每年均有发行,前三年版式与明治第二版相似,仅纪年改为“大正”年号。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金属价格上涨,日本政府通过减轻一钱硬币的重量来降低成本。大正五年(1916年)开始发行新版硬币,直径为23.03mm,重量为3.75g,正面中央为桐叶图案,左右各有一朵樱花,上方为“大日本”字样,下方为年号纪年,分别有“大正二年”至“大正十三年”十二种;背面分内外两层,内为面额“一钱”,外为蔓草图案。

昭和初年发行的一钱硬币与“大正”末年的版式相同,仅纪年发生变化。昭和十二年(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次年6月颁布《临时通货法(日语:臨時通貨法)》,包括纸在内的需要廉价材料被用于小额货币制作,通过设计公开征集,以八咫乌为主题的新版一钱硬币开始发行。新币正面中央为底衬祥云的八咫乌,左右各一朵樱花,上方为“大日本”,下方为“昭和○○年”(○○为纪年汉字);背面中央为面额“一钱”,周边以海波纹充满,正上方有菊花纹章,下方为桐纹。由于铜为紧俏的军需品,乌鸦铜币发行当年就停铸,以相同的图案改为铝质硬币,铝币的直径为17.5mm,重量为0.9g。后因铝是飞机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1941年改版为重量更轻的富士山铝币,直径为16.0mm,重量为0.65g,正面中央为汉字面额“一”,上方为国号“大日本”,下方为年号纪年。1943年,富士山铝币进一步减薄,重量变为0.55g。太平洋战争后期,铝的需求日益增长,铝币被回收熔铸,一钱硬币改用锡锌合金,新版的锡币直径为15.0mm,重量为1.3g,正面仅有“大日本”和“昭和○○年”(○○为纪年汉字,仅有“十九”和“二十”两种);背面中央为菊花纹章,左右为蔓草纹,上下各一字,合为面额“一钱”。

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已经丧失对海洋的控制,很难从南方获取锡料,造币局从1944年开始研究替代方案,并于10月成立陶币制造筹备委员会(陶貨製造準備委員会),1945年4月开始在京都、濑户、有田三地制造陶质一钱硬币,因为币材为陶质,陶币的设计较为简单,正面中央为樱花,“大日本”三个字朝外均布在樱花的外侧;背面主题为富士山,山的左上为面额“壹”。但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陶币并未发行,已经制成的陶币则被压碎销毁。

相关

  • 路易十六出逃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逃(1791年6月20-21日),或译为瓦雷讷出逃,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具戏剧化的事件之一,对大革命的发展和法国王室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
  • ATF1466100040260ENSG00000123268n/aP18846n/aXM_011538388、NM_005171、XM_011538386、XM_011538387、XM_017019331、XM_017019332、XM_017019333、XM_017019334、XM_017019335
  • 中国公路交通 国务院 中央军委测绘机构中国公路交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统一按照行政管理划分权限,其设施建设和维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属交通部公路局路政管理;民
  • KOA corporationKOA公司(コーア株式会社, KOA株式会社)是一家成立于1940年在东京一家日本电子被动元件供应商,总部设在长野县伊那。KOA是世界上最大的贴片电阻制造商之一。产品范围涵盖了低温共
  • 高慧君高慧君(邹语:Paicʉ Yata'uyungana(邹语中Paicʉ指天上的星星,Yatauyungana指祖先来自Uyungana地方),于2020年,由族里巫师提点,更名为Tanivu. 族名全名现为Tanivu Yatauyungana.1972
  • 童辉 (主教)童辉,(1933年-2016年10月27日),原名童敏忠,圣名方济各,陕西临潼人,天主教延安教区第四任正权主教。获教廷和北京政府承认。八岁进西安东关德兰修院,廿三岁晋铎,于1958年担任临潼渭河以
  • 黄俊郎黄俊郎(Alang Huang,1973年8月5日-),台湾艺术工作者,高雄县林园乡(今高雄市林园区)人,国立台北大学地政系学士,作家、作词人、画家。
  • 李杰明李杰明(W.M.L,1999年6月23日-)是一位出生于台湾台北市的男歌手、说唱歌手及词曲作家,肄业于中国文化大学英文系,受阿姆影响进入说唱圈,2018年8月12日签入陶山音乐,2021年11月3日推出个人首张同名专辑。
  • 明日香村历史的风土保存及生活环境整备等相关特别措置法《明日香村历史的风土保存及生活环境整备等相关特别措置法》(日语:明日香村における歴史的風土の保存及び生活環境の整備等に関する特別措置法/あすかむらにおけるれきしてきふうどのほぞんおよびせいかつかんきょうのせいびとうにかんするとくべつそちほう ;昭和55年5月26日法律第60号),简称明日香法,是1980年公布的日本法律,旨在保存明日香村史迹。明日香法要点有二,其一为保存村内全域历史的风土,除车站前一部分外几乎全为风致地区(日语:風致地区),对建筑有严格限制;其二为保证住民生活安定。受松下幸之助优待的大阪针
  • 林布文 (Unicode区段)林布文是一个位于基本多文种平面的Unicode区块,包含了用以书写林布语的林布文字符。以下Unicode文档记录了定义本区块中特定字符的目的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