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哈德·海因里希(Gotthard Heinrich,1886年12月25日-1971年12月1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名德国大将。他是德国陆军元帅格特·冯·伦德施泰特的表亲。他在二战末期担任新建的维斯瓦河集团军(由残余的中央集团军组成)统帅,对抗苏军对柏林的进攻。
海因里希于1886年生于东普鲁士,是一名新教分支(福音主义, 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的主教的儿子。1905年中学毕业后,他于5月加入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作为军校学员直至1906年。海因里希有两名子女, Hartmut Heinrici及Gisela Heinrici,及其妻Gertude Heinrici。由于其妻有犹太裔血统,他们的子女被纳粹种族法列为Mischlinge(与犹太人混血)。然而,海因里希获希特勒接纳为德意志血统,并确认他们的雅利安血统及保护他们一家免受歧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海因里希参与德军与比利时之间的作战,并于1914年9月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其后他随所部转至东线与俄军作战,并参与第一次马祖尔湖战役及罗兹战役,于1915年7月获颁一级铁十字勋章。于1916年5月,海因里希参与凡尔登战役,并自9月起他在第二十四后备军及第115步兵师的统帅参谋部服务。1917年3月,他在陆军统帅部就职,加入由统帅部提供的训练课程,并于稍后于德意志第7军团及德意志第8军团担任指挥员。1918年2月,海因里希被调任一支步兵师,负责指挥部队行动并再次于同年8月受勋。
海因里希隶属于威廉·冯·李布元帅的C集团军,指挥第一军团辖下的第12军。他的军队成功于6月14日突破马奇诺防线。
海因里希隶属君特·冯·克鲁格的第四军团,并指挥第23军作战。他于1941年获颁铁十字骑士十字勋章。1942年1月,他亲自指挥第四军团,并于1943年11月获颁橡叶骑士十字勋章。于1944年夏天,海因里希在被迫退休八个月之后,被派至匈牙利指挥第一装甲军及邻近的匈牙利第一军团。他在撤退至斯洛伐克的同时亦大致保留第一装甲军的实力,并于1945年3月获颁宝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1945年3月20日,海因里希接替希姆莱指挥东线的维斯杜拉集团军,辖下有第三装甲军团及第九军团。他的当前要务是阻止苏军渡过奥德河。到了4月19日,苏军已经取得了突破,直趋柏林。
到4月下旬,海因里希知道维斯杜拉集团军无法阻止苏军前进,经过多日激战后,他命令部队撤出沃林,退到奥德河以西。
4月28日,威廉·凯特尔元帅在柏林北方的路上惊讶地发现隶属第三装甲军团的第七装甲师及第二十五装甲掷弹兵师的部队正在向北离开柏林,他本来以为这些部队正前往柏林。
凯特尔在新勃兰登堡附近的一条路找到海因里希,指责他软弱,喊叫说如果他效法洛塔尔·伦杜利克那样对付逃兵,他的部队就不会在败退中。海因里希的举动是想把其部队及尽量多的平民带到西方,打算带他们到波罗的海与易北河北段之间地区。海因里希对凯特尔说:“凯特尔元帅,若是你想枪决这些人,请你动手吧!”
凯特尔随即解除海因里希的司令职务。克特·司徒登获任命为维斯杜拉集团军的新司令,但尚未到任就被英军俘获。海因里希回到普隆退休,5月28日在那里向英军投降。
海因里希被带到英国南部一个战俘营,除了在1947年短暂地被带到美国外,他一直被拘留在那里,直至1948年5月19日获释为止。
海因里希在战争中一直反对希特勒的焦土政策命令,即是在敌军来临前毁灭一切可供敌人使用的东西,不使敌人得到它们。他没有遵从戈林的命令去破坏斯摩棱斯克,在战争末期又支持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尽量保存柏林。在他短暂地负责柏林防务时,他对部队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可刻意毁坏任何东西”。
战后,海因里希的日记和信件被编集成书,名为《Morals and behaviour here are like those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The First Year of the German-Soviet War as Shown in the Papers of Gnl. Gotthard Hein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