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浓硝酸
✍ dations ◷ 2025-04-03 12:27:13 #浓硝酸
硝酸(分子式:HNO3)是一种强酸,是三酸两碱其一,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味苦,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别,市售浓硝酸为共沸物,溶质质量分数为69.2%,一大气压下沸点为121.6℃,密度为1.42g·cm-3,约16mol·L-1,溶质重量百分比足够大(市售浓度最高为98%以上)的,称为发烟硝酸,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硝酸和硫酸一样由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Jabir ibn Hayyan)在干馏绿矾和硝石混合物时发现,也是一种化学肥料。
因为硝酸是在硝石中发现的,
所以含氧氮酸不叫氮酸,叫硝酸
]雷雨时能产生少量的硝酸。打雷时放出的能量让空气中的N2和O2发生反应,产生NO:NO2和水反应产生硝酸和一氧化氮:有些海鞘(Ciona intestinalis)也能分泌硝酸御敌。硝酸是平面分子,其中心原子N原子为sp2杂化。由于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另外一个氧原子形成了氢键,分子才呈平面结构,而且N的三根键长都不相同。N原子垂直于分子平面的一个p轨道是满的,它与未连接H的两个氧原子上的p轨道共轭,形成
Π
3
4
{displaystyle Pi _{3}^{4}}
大Π键。分子内氢键也是硝酸沸点较低的原因。硝酸去掉一个氢原子的结构是硝酸根,一般带一个负电荷(硝酸根离子)。硝酸根具有对称的平面等边三角形结构,4个原子形成大
Π
4
6
{displaystyle Pi _{4}^{6}}
键,多出来的1个电子在离域Π键里。硝酸去掉一个羟基的结构是硝基-NO2。硝基的正离子叫硝酰正离子。纯硝酸为无色、容易挥发的液体,沸点约为83℃,凝固点约为-42℃,密度为1.51g/ml。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溶。硝酸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的,但由于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不会完全水解成硝酸,会有少量的二氧化氮分子存在,因此硝酸水溶液呈淡黄色,也会挥发出棕红色的NO2。一般的浓硝酸指的是16mol/L的HNO3水溶液,密度为1.42g/ml。发烟硝酸70%硝酸纯硝酸可以发生自偶电离:2HNO3⇌H2O+NO2++NO3-硝酸作为氮的最高价(+5)水化物,具有很强的酸性,一般情况下认为硝酸的水溶液是完全电离的。硝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如硝化甘油的制备。(实际上我们会使用浓硫酸,产生大量NO2+),成本较低而且较容易处理,与其他更强的脱水剂,例如P4O10,也可以产生大量的硝酰阳离子,这是硝化反应能进行的本质。硝酸的水溶液无论浓稀均具强氧化性及腐蚀性,溶液越浓其氧化性越强。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成水、NO2和O2,方程式如下:因此硝酸一定要盛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阴凉处保存。硝酸能溶解许多种金属(例如银),生成盐、水、氮氧化物。随着溶液浓度的减小,其还原产物逐渐由高价向低价过渡,从最浓到最稀可生成NO2、NO、N2O、N2、NH4NO3。还原产物一般是混合物,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多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下生成如NO等较低价化合物。铁、铝、铬等金属遇冷的浓硝酸可以发生钝化现象,只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会完全反应掉。浓硝酸和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按1:3混合,即为王水,能溶解金、铂等稳定金属。硝酸盐大多易遇热分解,生成氧气、氮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也可能生成亚硝酸盐等)。硝酸铵中的硝酸根与铵根,平均能量大于有其平均价数之一氧化二氮,在固态时发生均化反应(因为动力学原因,在溶液内不发生)(NH4NO3)即加热或撞击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一般使用现代合成炸药引爆,威力与TNT相去不远,但成本极低。因此被用于国防工业及工程上而被誉为国防工业之母(主要制造硝基含能化合物(现代合成炸药)。硝酸钾就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由于硝酸也属于强酸,所以可以和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HNO3+NaOH→NaNO3+H2O上为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工业上用二氧化氮与水混合制备硝酸:奥士华法4NH3(g)+5O2(g)→4NO(g)+6H2O(g)(铂铑催化)(ΔH=−905.2kJ)2NO(g)+O2(g)→2NO2(g) (ΔH=−114kJ/mol)3NO2(g)+H2O(l)→2HNO3(aq)+NO(g) (ΔH=−117kJ/mol)总式:NH3(g)+2O2(g)→H2O(l)+HNO3(aq)(铂铑催化)反复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即可得到较纯的硝酸。其原料二氧化氮是由氨氧化而得,因此硝酸工业与制氨工业密不可分。制造纯硝酸则是把浓硫酸与硝酸盐混合加热,反应式为:NaNO3+H2SO4→NaHSO4+HNO3硝酸是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都很常用的一种酸。作为硝酸盐和硝酸酯的必需原料,硝酸被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硝酸酯类或含硝基的炸药,如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甘油。由于它同时具有氧化性和酸性,硝酸也被用来精炼金属:即先把不纯的金属氧化成硝酸盐,排除杂质后再还原。硝酸不论浓稀溶液都有氧化性和腐蚀性,因此对人很危险,仅溅到皮肤上也会引起严重烧伤。皮肤接触硝酸后会慢慢变黄,最后变黄的表皮会起皮脱落(硝酸和蛋白质接触后,会导致黄蛋白反应而变性)。此外,浓硝酸需以深色玻璃瓶盛装,避免受到光照反应释出有毒的NO2。一般的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这是因为硝酸根(NO3-)的氧化性比氢离子(H+)强。浓硝酸(约16mol/L)与金属反应,主要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稀硝酸(约6mol/L)与金属反应,主要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更稀的硝酸(约2mol/L以下)与金属反应,产物从一氧化二氮到氮气到铵根离子不等。普遍认为,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各还原产物(NO2、NO、N2O、N2、NH3)都可以生成。
但由于硝酸、水、氮氧化物、亚硝酸、连二次硝酸等物质间的多个平衡,不同浓度硝酸的还原产物有很大差异。极稀硝酸和活泼金属生成氢气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相关
- 自养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压力反应应激(英文:Stress)或心理压力,是一种反应模式,指动物机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后,在没有发生特异的病理性损害前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
- 玫瑰战争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
- 电子邮箱电子邮件(英语:electronic mail),简称电邮(email、e-mail),是指一种由一寄件人将数字信息发送给一个人或多个人的信息交换方式,一般会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脑网络进行书写、发送和接收
- 彼得·海恩彼得·杰拉尔德·海恩(Peter Gerald Hain,1950年2月16日-),又译韓培德,英国工党政治家,曾在布莱尔以及布朗政府任下议院领袖、就业及退休保障大臣及威尔士大臣等职。他在2008年承认
- 味觉系统味觉系统是指感受味觉的感受器。对于哺乳类动物,其味觉系统是由口腔内的舌头以及连接舌头及大脑之间的神经系统组成。味觉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一个防卫机制,减少进食有问题的
- 矛矛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个(五划的则为第十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矛部归于五划部首。矛部通常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提香蒂齐亚诺·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或Tiziano Vecellio,1488年(一说为1490年)– 1576年8月27日),英语系国家常称呼为提香(Titian),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提
- 亨利·卡文迪什亨利·卡文迪什(英语:Henry Cavendish,又译亨利·卡文迪许、亨利·卡文狄西、亨利·卡文迪西,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首次对氢气的性质进行了细致
- 经典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