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号站,车站编号101,又称高井站、福寿岭站、西苑站或北京军区站,是北京地铁1号线早期规划中地下部分最西端的车站,出口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甲32号院内。
53号站已完全建好并通车,曾经有通勤列车运行,但至今未有商业运营。曾有人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规划中建议利用本站及现有线路将北京地铁1号线西延。
这个地铁站共有2个出口:
其中西北侧出口被锁住。
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为1面2线岛式站台,而停车时使用北侧线,南侧线现已基本不使用。其中南侧线与国铁线路相连接并通达黑石头站,惟现时该线路经已荒废,但保留军事用途。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该站位于原北京军区高井联勤大院内部),因此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在西北侧出口通道靠近站台一端设有售票处,标示2007年之票价,但张贴之线路图为普通1,2号线线路图,并无本站。此外站内有数个残旧的禁止吸烟标志。
本站西端线路连结到地面,以单线前往黑石头站方向,继而与国铁丰沙线三家店站连结,惟该段连络线及黑石头站经已荒废,线路出口大门亦长年关闭,不过保留了军事用途。
紧接本站东侧,设有一条灯泡线,用以供列车掉头。该灯泡线亦符合国铁规范,可供由地面驶入本站的普通国铁列车掉头折返。
该站从建立至今未有正式商业运营,故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地铁管理当局及当地乘客至今惯称其建设时的地段编号53号站。而地铁爱好者等人士根据其所在位置(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及附近公交站名(石景山高井站)为其取名高井站,北京晨报2006年的报道使用“高井站”。高井站是地铁爱好者社群等描述本站时最经常使用的名称,北京市发改委之建言文章中亦提及此名。由于出入必经北京军区联勤部高井大院且传说有战备色彩,故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
有网志亦称在该站下行站台西侧墙壁挂有一个“西苑 XIYUAN 尽头站”,设计与1号线其它站牌相似的中英文残旧站牌。故本站正式名称应为西苑站,惟管理当局及乘客等并不惯用此名。2009年开通的4号线中,有一座于北京市海淀区西苑的一个车站称作西苑,而该4号线西苑站与本站并无关系。据地理信息记载,北京市有数个地区或屋邨有“西苑”之名,但并不包括本站所在地。铁道爱好者间存在有两种说法:“西苑”为中南海之古称;根据“西”字推断与所在地“西山”之名有关。
福寿岭站现已作为52号站的正式名称。但在北京地下铁道近期工程规划示意图中,本站做为第一期工程终点站,标记为“福寿岭”站;在1982年版北京市区地下铁道规划方案 中,本站作为1号线尽头站,同样标记为“福寿岭”站。本图向公众公开发售,故此名应为当时的正式名称。
1978年,北京地铁利用53号站站台中间的过道和地面上的房屋与空地开办地铁技校直至1983年技校搬入五棵松综合楼,为了解决师生的上课问题,地铁每天开行一对通勤车,通勤车早上7:30由苹果园开出,下午放学后通勤车再载着学生回到苹果园,技校学生须凭校牌乘坐。
根据地铁管理当局张贴之停运公告,2007年5月28日前,每日有2班通勤列车在到达苹果园站后继续载客行驶,中途停福寿岭站,以本站为尽头站并即时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