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竹䇲鱼

✍ dations ◷ 2025-05-17 14:21:18 #IUCN近危物种,食用鱼,竹䇲鱼属,1844年描述的鱼类

日本竹䇲鱼,又称真鲹或池鱼,台湾俗名为巴拢、瓜仔鱼、竹荚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的其中一个种,被IUCN列为近危保育类动物。

本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东海、黄海、韩国、日本、台湾等海域。

水深10至50米。

本鱼沿侧线均有棱鳞,约69至72枚;头长大于体高。弯曲部最高的棱鳞,并不较直走部之最高为高。体色有两类,沿岸出产者,体黄色,体高稍大;外洋出产者体清灰色,体高较小。鳃盖后缘有一黑斑。眼径较吻长为长,头长大于或等于体高。第一背鳍有硬棘8枚;第二背鳍有硬棘1枚、软条30至35枚;臀鳍有硬棘1枚、软条26至30枚。体侧扁,口大而脆弱。体长可达50公分,体重可达660公克。

本鱼栖息于海底礁石上方处,或有涌昇流处,行动敏捷捕食小型虾蟹类,朝夕常出现在海水表面。

在日本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可用拖网、围网及焚寄网等方法捕获,美味,油炸或煮汤均可。

日本大分市佐贺关町所特产的竹䇲鱼又被称为关竹䇲鱼(日语:関あじ)而知名,常做成高级刺身

相关

  • 活动体活动体(trophozoite)是原虫类寄生虫(Protozoan parasites)生活史上的一个活跃、有运动性和繁殖的阶段。活动体之后会发展成裂殖体(schizont)阶段,即成为一个母细胞。寄生虫在活动体
  •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是借由辐射方式传到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符号为D,定义为D=dE/dM,其SI单位是戈雷(gray,缩写为Gy),一焦耳的辐射能量被一千克的质量吸收为一戈雷,1Gy=1J/kg。当
  • 农学农学,狭义上专指农艺学(英语:Agronomy)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消耗量这是一个各国淡水消耗量列表,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概况。
  • 克拉维酸钾克拉维酸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本身并不是强效的抗生素,但克拉维酸盐,即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合成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抗细菌药。此外它也可与替卡
  • 彰化医院卫生福利部彰化医院,简称彰化医院,为一间直属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的医院。位于彰化县埔心乡。彰化医院成立于1968年,当时院址在彰化县彰化市中山路二段160号(今彰化市成功停车场),
  • 旧金山湾旧金山湾(英语:San Francisco Ba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一个河口湾,位于萨克拉门托河下游出海口。海湾呈南北链型,周围分布独立的城市,以半岛的旧金山,东湾(英语:East Bay (San F
  • 颖果颖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禾本科特有的果实类型,许多颖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每枚颖果中有且仅有一枚种子,果实发育成熟后,颖果的果皮不开裂
  • 大园区坐标:25°3′45.52″N 121°11′52.32″E / 25.0626444°N 121.1978667°E / 25.0626444; 121.1978667大园区(台湾客家语饶平腔:taiˊ vien kiˇ;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