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玉

✍ dations ◷ 2025-11-19 20:43:21 #1914年出生,2010年逝世,台湾新教徒,语言最后使用者,埔里人,巴宰族人,潘姓

潘金玉(1914年7月21日-2010年10月24日),居住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是台湾最后一位全然精通巴宰语的巴宰族耆老,也是全球最后一位全然精通巴宰语者。 族人尊称她为 tata(达达、巴宰语:阿姨)、或称 apu(阿嬷/ama)。

潘金玉出生于日治时期的乌牛栏部落(爱兰),父母亲均使用巴宰语。之后送至蜈蚣仑部落给噶哈巫族人作养女,养父母均讲噶哈巫语。另因时代背景与平埔族汉化,本人也精通台湾闽南语与日语以及普通汉语。

据噶哈巫族人 Bauke Dai'i 的田野调查结果,由于潘金玉在噶哈巫族部落长大,因此其巴宰语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受到噶哈巫语的影响。

由于少有人能用流利的巴宰语与之对话,故数十年来日常生活都使用闽南语。 潘金玉耆老用闽南语说:“…跟我的伴(已往生)讲(巴宰语)!如果我老伴有来(在梦中)。跟我一样(同辈)四个(人)都没有了(已往生)。剩我一个(人)、剩我一个(人)!这样子而已,要跟谁讲(巴宰语)!…”。

潘金玉耆老生前全力投入巴宰语的语言复兴运动。她亦参予编纂过《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语文学习领域 原住民语》、其中主编《巴宰语学习手册第(1-9)阶》。于2001年潘金玉耆老已协助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学者土田滋编纂成《巴宰语词典》。

这几年来在潘金玉耆老与巴宰族人、及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至2010年,小孩加大人至少有10多人会说巴宰语。

潘金玉耆老于2010年10月24日在埔里基督教医院逝世,享寿96岁,她的逝世直接导致巴宰语宣告灭亡

相关

  • 咽喉痛咽喉痛(sore throat、throat pain,又称喉咙痛或喉痛),是指咽喉出现痛楚的症状,最主要的成因是咽喉炎(喉咙发炎),但可由其他原因引致,例如白喉和伤风感冒威胁。 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
  • 内过渡元素f区元素亦可称为是内过渡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以及原子序139到153的超锕系元素。大多数元素具有最高能量的电子是排布在f轨道上的。这一区中同周期的
  • 苏菜苏菜即江苏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一般认为苏菜内部分为四大派系:
  • 深低温保存深低温保存或超低温保存(英语: cryopreservation),指将生物、生命组织、或细胞等有机物质和其他物质在摄氏零下196度或以下的低温保存的一种科技。一般来说,深低温保存是泛指
  • 高纬天统:565年四月-569年 武平:570年-576年高纬(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字仁纲,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史称“后主”,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嫡长子,亦是中国唯一一位无上皇。
  • 灰指甲甲癣(onychomycosis),俗称臭甲、灰指甲,泛指受到真菌感染的指甲,通常影响脚趾,但手指甲也有可能出现。两成指甲病是由甲癣所引起。甲癣的成因是真菌感染,主要细为分酵母菌感染、霉
  • 江华岛事件江华岛事件(日语:江華島事件 韩语:운요호 사건韩语:雲揚號事件)是一起发生于1875年9月朝鲜王朝江华岛的武装冲突事件,日本海军以云扬号(英语:Japanese gunboat Un'yō)为首的三艘舰艇
  • 发动兵变本能寺之变(日语:本能寺の変)发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织田信长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变,讨伐位于本能寺的织田信长及其后继者织田信忠,逼使两人先后
  • 沃基亚坎沃凯亚库姆县(Wahkiakum County, Washington)是美国华盛顿州西南部的一个县,西南以哥伦比亚河与俄勒冈州相望。面积743平方公里,是该州面积最小的县。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
  • 落叶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是一种在动物身上出现的皮肤病,与人类的红斑狼疮近似,亦是一种自体免疫力的问题引起的皮肤病。落叶型天疱疮一般在猫、狗身上出现,以猫只较为常见。由于一般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