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玉

✍ dations ◷ 2025-07-22 17:22:44 #1914年出生,2010年逝世,台湾新教徒,语言最后使用者,埔里人,巴宰族人,潘姓

潘金玉(1914年7月21日-2010年10月24日),居住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是台湾最后一位全然精通巴宰语的巴宰族耆老,也是全球最后一位全然精通巴宰语者。 族人尊称她为 tata(达达、巴宰语:阿姨)、或称 apu(阿嬷/ama)。

潘金玉出生于日治时期的乌牛栏部落(爱兰),父母亲均使用巴宰语。之后送至蜈蚣仑部落给噶哈巫族人作养女,养父母均讲噶哈巫语。另因时代背景与平埔族汉化,本人也精通台湾闽南语与日语以及普通汉语。

据噶哈巫族人 Bauke Dai'i 的田野调查结果,由于潘金玉在噶哈巫族部落长大,因此其巴宰语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受到噶哈巫语的影响。

由于少有人能用流利的巴宰语与之对话,故数十年来日常生活都使用闽南语。 潘金玉耆老用闽南语说:“…跟我的伴(已往生)讲(巴宰语)!如果我老伴有来(在梦中)。跟我一样(同辈)四个(人)都没有了(已往生)。剩我一个(人)、剩我一个(人)!这样子而已,要跟谁讲(巴宰语)!…”。

潘金玉耆老生前全力投入巴宰语的语言复兴运动。她亦参予编纂过《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语文学习领域 原住民语》、其中主编《巴宰语学习手册第(1-9)阶》。于2001年潘金玉耆老已协助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学者土田滋编纂成《巴宰语词典》。

这几年来在潘金玉耆老与巴宰族人、及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至2010年,小孩加大人至少有10多人会说巴宰语。

潘金玉耆老于2010年10月24日在埔里基督教医院逝世,享寿96岁,她的逝世直接导致巴宰语宣告灭亡

相关

  • 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及其附近区域。若依照联合国地理分区里的地理亚区来判定,加勒比地区的范围为加勒比海上的诸岛—西印度群岛,国家与地区包含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巴哈马、
  • 黄埔黄埔可以指:
  • 细胞毒素细胞毒性(英语:Cytotoxicity)是指细胞受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一旦进入体内,能区分哪些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达到了杀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
  • 世界悬索桥列表本列表按照悬索桥的主跨长度(即桥塔间距)排列。主跨长度是最常用的比较悬索桥大小的参数,通常涉及到桥梁的设计和建造,与桥塔高度和工程复杂性相关联。悬索桥的结构型式能够实现
  •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德语:Freistaat Mecklenburg-Strelitz)是魏玛共和国的自由邦之一,创建于1918年,前身是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1933年纳粹党上台之后,该邦和梅克伦
  • 2004年台北世界五人制足球锦标赛2004年国际足联室内五人足球世界锦标赛决赛周为国际足联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五人制足球锦标赛,于2004年11月21日至12月5日在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办赛)举行。本届比赛在台湾台北市
  • 自溶自溶可以指:
  • 伟大的印度尼西亚《伟大的印度尼西亚》(印尼语:Indonesia Raya),是印度尼西亚的国歌,创作于1928年,由威吉·鲁多尔夫·苏普拉特曼作词、作曲。Indonesia, tanah airku Tanah tumpah darahku Di san
  • GRIA1n/an/an/an/an/an/an/an/an/an/aGRIA1(英语:glutamate receptor, ionotropic, AMPA 1)是由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GRIA1与以下蛋白质有交互作用: GRIA1引用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 小行星13059小行星13059(13059 Ducuroir)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为主小行星带小行星。该小行星于1991年1月18日发现。小行星13059的轨道半长轴为2.5885567 UA,离心率为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