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玉

✍ dations ◷ 2025-09-07 03:17:17 #1914年出生,2010年逝世,台湾新教徒,语言最后使用者,埔里人,巴宰族人,潘姓

潘金玉(1914年7月21日-2010年10月24日),居住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是台湾最后一位全然精通巴宰语的巴宰族耆老,也是全球最后一位全然精通巴宰语者。 族人尊称她为 tata(达达、巴宰语:阿姨)、或称 apu(阿嬷/ama)。

潘金玉出生于日治时期的乌牛栏部落(爱兰),父母亲均使用巴宰语。之后送至蜈蚣仑部落给噶哈巫族人作养女,养父母均讲噶哈巫语。另因时代背景与平埔族汉化,本人也精通台湾闽南语与日语以及普通汉语。

据噶哈巫族人 Bauke Dai'i 的田野调查结果,由于潘金玉在噶哈巫族部落长大,因此其巴宰语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受到噶哈巫语的影响。

由于少有人能用流利的巴宰语与之对话,故数十年来日常生活都使用闽南语。 潘金玉耆老用闽南语说:“…跟我的伴(已往生)讲(巴宰语)!如果我老伴有来(在梦中)。跟我一样(同辈)四个(人)都没有了(已往生)。剩我一个(人)、剩我一个(人)!这样子而已,要跟谁讲(巴宰语)!…”。

潘金玉耆老生前全力投入巴宰语的语言复兴运动。她亦参予编纂过《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语文学习领域 原住民语》、其中主编《巴宰语学习手册第(1-9)阶》。于2001年潘金玉耆老已协助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学者土田滋编纂成《巴宰语词典》。

这几年来在潘金玉耆老与巴宰族人、及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至2010年,小孩加大人至少有10多人会说巴宰语。

潘金玉耆老于2010年10月24日在埔里基督教医院逝世,享寿96岁,她的逝世直接导致巴宰语宣告灭亡

相关

  •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或称生态观光(ecotourism)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学者赫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再省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旅游,发展至今生态旅游已成国际保育和永续发展之基础
  • 语态语态(genus verbi,英语:voice)是在语法学中描述句子中动词和参与此动作之主语之间关系的一个术语。当主语是动作的发起者(或之一)时,称为主动语态;如果主语为动作之承受者,称为被动语
  • 太空电梯空间电梯(英语:Space elevator),又称轨道电梯,由于顶部直达外空间,所以又名天梯,是一种低成本将有效载荷从地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运输到空间的解决方案。空间电梯的概念最初出现在18
  • 拉瓦锡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
  • 糖苷键糖苷键(英语:Glycosidic bond,旧称配糖键)是指特定类型的化学键,连接糖苷分子中的非糖部分(即苷元)与糖基,或者糖基与糖基。含有配糖键的物质称为糖苷(或配糖体)。根据与糖基异头碳原
  •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英语: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简称CMMI或“希迈”)是一种改进过程的方法,其目的是协助提升组织的绩效。“希迈”可用来引导一整个项目、一整
  • 儒略年儒略年(符号:a)是天文学中测量时间的测量单位,定义的数值为365.25天,每天为国际单位的86400秒,总数为31,557,600秒。这个数值是西方社会早期使用儒略历中年的平均长度,并且是这个单
  • 陆丰陆丰市是中国广东省汕尾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碣石湾畔,北接陆河县、普宁市,东接惠来县,西接海丰县和汕尾市城区。陆丰市北面和陆河县、普宁市交界;东与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及惠来县接
  • 蒙面客《幪面客》,是台湾1968年的电影,为台语科幻电影片长40分钟。
  • 宝马 F32BMW F32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为其所生产的一款中型车所指定的企业内部标识。作为宝马 4系列的第一代车型,它的前身是3系列的E92(德语:BMW E90)。轿跑款的F32于2012年12月在慕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