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

✍ dations ◷ 2024-12-23 00:50:42 #菩萨

菩萨具名菩提萨埵(梵语:बोधिसत्त्व,bodhisattva;巴利语:बोधिसत्त,bodhisatta),意译为道心众生、觉有情、开士等。菩提是佛道,萨埵是众生,众生发心求入佛道名菩萨。又,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故为菩萨。已断烦恼结,于生死轮回自在、具救度众生能力者,称为大菩萨,即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梵语:bodhisattva mahāsattva),简称菩萨摩诃萨或摩诃萨。

受到佛教传入的影响,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称非佛教神明为菩萨。

在初期佛教,菩萨一词用来指释迦牟尼的前生及其今世朝向解脱修行但尚未成道的时期。本生故事中,记载名为善慧(英语:Sumedha)(释迦牟尼前世)的婆罗门仙人遇见燃灯佛。善慧对佛陀供养莲花并发愿菩提,得授记未来成佛,是为最古老的菩萨故事。

菩萨最后会投生到人间,在菩提树下以人身自悟道果,通达四谛、缘起而涅槃成佛。

巴利三藏小部及注释中记载有关菩萨的修行内容,称为“大菩提乘”Mahābodhiyāna)。菩萨首先在佛陀面前发至上愿(abhinīhāra),生大善心(mahākusala-citta),并得佛陀授记确信未来得成佛,从这一刻起获得菩萨的称号。

得佛陀授记后,菩萨生起的大善心,会促使他圆满波罗蜜,最终成佛。按南传上座部的说法,菩萨得授记后至少会以“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修习,以圆满“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耐、真实、决意、慈、舍”这十种波罗蜜。

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为利根者的修习时间。中根者,为八阿僧祗又十万大劫。钝根者,要十六阿僧祗又十万大劫方能成佛。

至最后一世在菩提树下成佛前,菩萨尚未完全断除烦恼,因此仍是未证果的异生凡夫。按南传上座部的说法,菩萨修习的智慧波罗蜜只会到达十六观智的行舍智前段。这是为了避免在成佛前证悟道果,因为一旦成为圣者就无法轮回圆满波罗蜜。

说一切有部论藏《发智论》说,得“相异熟业”名为菩萨。据《大毘婆沙论》的解释,要“修习妙相业”(三十二相、得五胜舍五劣),人、天人都能识别出来是菩萨,才名菩萨。

说一切有部认为菩萨发心以来,经“三阿僧祇劫”修行四波罗蜜:“布施、持戒、精进、智慧”,又百大劫修相好(以精进故,释迦超弥勒九劫为九十一劫),如《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说:

“有佛名释迦牟尼,出现于世。……时有陶师,名曰广炽,……愿我未来当得作佛。……发是愿后,乃至逢事宝髻如来,是名初劫阿僧企耶满。从此以后,乃至逢事然灯如来,是名第二劫阿僧企耶满。复从此后,乃至逢事胜观(即毘婆尸)如来,是名第三劫阿僧企耶满。此后复经九十一劫,修妙相业,至逢事迦叶波佛时,方得圆满”。

说一切有部认为到菩提树下坐的菩萨,仍是异生。因菩萨过去生或是树神、鸟兽,但圣者不生恶趣中。又,释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出家后,从外道修学。在菩提树下,曾起贪、恚、痴——三不善寻。因此菩萨尚未断尽烦恼,不是圣者是异生,直到顿证无上菩提,才成为圣者佛陀。

大众部的案达罗派(Andhra)认为释迦牟尼过去听迦叶佛(Kāśyapa)的教说时,入“决定”(nyāma)成为圣者。案达罗派认为菩萨入恶趣,入母胎,从外道修行,非烦恼或恶业所驱使,而是圣者为饶益众生、乘愿力而行。

说出世部所诵《大事(英语:Mahāvastu)·多佛品》说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立四弘誓愿(大誓庄严,sannāha-sannaddha)、发菩提心(bodhi-citta),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即是“菩萨摩诃萨乘”,亦即大乘佛教。因此,菩萨道是大乘佛典的主要内容。

按《十住毘婆沙论》,若人发心必能成就无上道,才叫菩萨。也有仅发心即称菩萨,这是因为“离初发心则不成无上道”。但初发心仅是“假名菩萨”,往后渐渐修习转为“真实菩萨”。据《大智度论》“受记为佛,上升虚空,见十方佛”是为“大相”,此时名为菩萨。

照《大乘起信论》,一切菩萨经“三阿僧祇”时间修习成佛,不过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性别异,因此示现所行亦有差别。若按《十住毘婆沙论》等,菩萨成佛时间是依菩萨的根性利钝和宿世因缘而定,或一、二、三、四,或十、百、千、万、亿,或超过亿个阿僧祇大劫,方具足修行成就佛道。依华严宗见解,则顿教中一切时分皆不可说,一念妄心不生即是佛。圆教中一切时分悉皆不定,相即相入,不可定执。如毗目瞿沙仙人执善财手,时经多劫,处历无边,念劫圆融。

欲证佛菩提道必须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加“方便、愿、力、智”为十波罗蜜)直至圆满,方有资粮成就佛果。《成唯识论》中称十胜行,即菩萨十地所行道法,“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方能证得究竟转依。

初地(欢喜地)以上菩萨都是圣者。圣者中的大菩萨以慈悲、本愿及习气感得法性生身,为度众生和满本愿,还来世间。

大乘佛教认为佛有两位等觉菩萨作为胁侍:

大乘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如观世音菩萨过去佛号正法明如来,他们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现菩萨形象,倒驾慈航重入世间教化救度。一些早已成佛,而示现菩萨身的“倒驾慈航”圣者,也称之为摩诃萨。菩萨摩诃萨发心将所有众生从苦难、轮回之中解脱。

菩萨有三:

一果地菩萨。已经证得佛果,为了引度众生,应化为菩萨身者;如观世音、地藏、弥勒。

二因地菩萨。因地菩萨者,依修行而得菩萨果位者。

三愿地菩萨。愿地菩萨者,谓发愿愿行菩萨道者。

菩萨经五道“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及十地,而圆满十波罗蜜,在此过程中积聚福德(puṇya)与智慧(jñāna)二种资粮,逐步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最后断尽最极微细之烦恼习气而成佛。

简要来说,可分为《小品般若经》中所用的四阶段:

按照《瑜伽师地论》,一切菩萨的菩萨住、菩萨行,共有十二种,加上如来的无上住,合计十三住。

中国佛教认为(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仁王护国经》、《大乘梵网经》),从初发心(初信位的菩萨)直到圆满成佛,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总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菩萨五十二位:

相关

  • 热量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而转移的能量,公制为焦耳。 在温度不用来之间,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二在等温过程中,物体之间的温度也不断出现微小差别,通过热量传递不断达到新
  • 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英语: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缩写BPH),俗称前列腺肥大症或前列腺肥大,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实质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属于男性常见的
  • 微演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解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Space Shuttle Columbia disaster)发生于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当时执行STS-107任务在得克萨斯与路易斯安纳上空再入大气层。该事故造成机上所有7名
  • 多样化多元或多元主义(英语:pluralism)在社会科学和政治哲学中,指不同种族、民族、宗教或社会群体在一个共同文明体或共同社会的框架下,持续并自主地参与及发展自有传统文化或利益并且
  • 魔酸魔酸,又名氟锑磺酸,是较早发现的超强酸之一,称它有魔法是因为它能够分解蜡烛中的蜡。魔酸是一种路易斯酸五氟化锑和一种质子酸氟磺酸的混合物。氟磺酸和五氟化锑按1:0.3(摩尔比)
  • 伦敦城伦敦城(英语:City of London),音译作西堤区,又称为伦敦市和伦敦金融城(市法团使用的官方简体中文名称),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市和郡。自从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在此殖民起到中世纪,伦敦城
  • 奎卡特克语奎卡特克语(英语:Cuicatec Language)为墨西哥瓦哈卡州西部民族奎卡特克族(英语:Cuicatec people)广泛使用的语言,属欧托-曼格语系。奎卡特克族与米斯特克族联系较为紧密。据2000年
  • 国际计量局国际计量局(法语: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缩写:BIPM)是依1875年订定的米制公约,为维护国际单位制(SI制)所设立的3个组织中的1个。其宗旨为“确保国际度量衡标准
  • 不应期 (性)不应期(英语:refractory period、日语:贤者タイム)时常被俗称为“圣人模式”、“贤者模式”,是人类性行为中的一个概念,指男性射精过后因阴茎感觉阈限(penile sensory threshold,P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