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史前时期

✍ dations ◷ 2025-02-23 16:25:34 #马来西亚史前时期
马来西亚史前时期是指马来西亚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时期,区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此时期一般划定为距今约260万年或250万年至1.2万年前,并区分为三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原始族群的形式聚居在一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人类为了顺应周遭环境,开始游牧并迁徙到其它地区以获取生活资源,他们通常居住在湖边、河边、山麓、洞穴等。当时科学尚未发达,古人皆相信万物有灵论,还无政治、宗教和金钱方面的观念(现称之为原住民)。2004年,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考古学系在玲珑的哥拉瓦洞穴发现8千年历史的“霹雳女”遗骸,后于2008年在武吉武农(马来语:Bukit Bunuh)发现183万年历史的手斧,估计当时的马来半岛已出现人类踪迹,推前了亚洲人类史。据推断,玲珑谷地的历史序列可从183万年前延伸至1000年前,遗址的历史跨越约200万年,是目前跨越时段最长的古人类记录之一,也是非洲大陆以外最古老的人类遗址。此时期被划定为距今约4万年至3.5万年前。1958年,砂拉越州的尼亚洞发掘出四万年前的东南亚最古老的人类颅骨,临近的黑布洞(马来语:Gua Kain Hitam)发现200英尺长的赤红色洞穴壁画及紫檀木制成的船葬,推估是史前一千至两千年的遗迹。2.5万年前,尼格利陀人迁入马来西亚生活。由于大批原马来人在一时间从云南移民而至,尼格利陀人和当地的原住民被迫搬到山坡上。在这个时候,人类开始学习如何穿着、做饭和利用更先进的石制工具打猎。通信技术也在该时期逐渐发达。1991年,霹雳州玲珑谷地的考古遗址发掘距今1.1万年的“霹雳人”的古人类遗骸,是马来西亚最早的晚期智人骨骼;另有发现石制工具作坊、洞穴遗址、露天遗址和早期技术的证据。考古学家亦在玲珑一带至少发现20多处石灰岩洞,其中两处为存有史前人类踪迹的石灰岩洞。

相关

  • 库兴氏症候群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
  • 里奥纳德·科恩里奥纳德·诺曼·科恩(英语:Leonard Norman Cohen,也译作莱昂纳德·诺曼·科恩,1934年9月21日-2016年11月7日),生于魁北克蒙特利尔西峰(Westmount),加拿大创作歌手、音乐人、诗人以及
  • 白里安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克雷白氏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学名:Klebsiell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属,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其中包括了人类感染症常见的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克雷伯氏菌属的命名,是纪念德
  • 兴达燃煤发电厂兴达发电厂位于台湾高雄市永安区与茄萣区交界处,隶属于台湾电力公司,厂区面积135公顷,储煤场面积23公顷,以燃煤为燃料,装机容量432.595万千瓦,北临兴达渔港,南邻永安湿地,位于兴达港
  • 浪人浪人一词,在古代是指离开登录的户籍地去他国流浪的人,也称“浮浪”。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浪人。江户时代中期开始把牢人称为浪人,但正确来说牢人和浪人并非完全同义
  • 巴德利工作记忆模型巴德利工作记忆模型(英文:Baddley's model of working memory)是艾伦·巴德利(Alan Baddeley)(英语:Alan Baddeley)和格雷厄姆·希奇(Graham Hitch)(英语:Graham_Hitch)在1974年提出
  • 鸠鸽类鸠鸽科(学名:Columbidae)在2014年的鸟类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鸽形目中的一个科,一般称为鸠或者鸽。有许多种类,其中有47属,其下共有大约320个物种。常常被称呼为白鸽或鸽
  • 那空叻差是玛府那空叻差是玛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ครราชสีมา,皇家转写:Changwat Nakhon Ratchasima,泰语发音:),习惯称呵叻府(泰语:โคราช,皇家转写:Khorat,泰语发音:),位于泰国东北部的一
  • 庙妓庙妓,又称圣妓,是指在庙宇里生活,为朝拜者提供性服务的人。圣妓的历史由来已久,不论是古代的印度、迦南或小亚细亚都有过。直到21世纪,世界上绝大多数已发展的地区都不再有圣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