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史前时期

✍ dations ◷ 2025-10-21 19:05:23 #马来西亚史前时期
马来西亚史前时期是指马来西亚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时期,区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此时期一般划定为距今约260万年或250万年至1.2万年前,并区分为三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原始族群的形式聚居在一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人类为了顺应周遭环境,开始游牧并迁徙到其它地区以获取生活资源,他们通常居住在湖边、河边、山麓、洞穴等。当时科学尚未发达,古人皆相信万物有灵论,还无政治、宗教和金钱方面的观念(现称之为原住民)。2004年,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考古学系在玲珑的哥拉瓦洞穴发现8千年历史的“霹雳女”遗骸,后于2008年在武吉武农(马来语:Bukit Bunuh)发现183万年历史的手斧,估计当时的马来半岛已出现人类踪迹,推前了亚洲人类史。据推断,玲珑谷地的历史序列可从183万年前延伸至1000年前,遗址的历史跨越约200万年,是目前跨越时段最长的古人类记录之一,也是非洲大陆以外最古老的人类遗址。此时期被划定为距今约4万年至3.5万年前。1958年,砂拉越州的尼亚洞发掘出四万年前的东南亚最古老的人类颅骨,临近的黑布洞(马来语:Gua Kain Hitam)发现200英尺长的赤红色洞穴壁画及紫檀木制成的船葬,推估是史前一千至两千年的遗迹。2.5万年前,尼格利陀人迁入马来西亚生活。由于大批原马来人在一时间从云南移民而至,尼格利陀人和当地的原住民被迫搬到山坡上。在这个时候,人类开始学习如何穿着、做饭和利用更先进的石制工具打猎。通信技术也在该时期逐渐发达。1991年,霹雳州玲珑谷地的考古遗址发掘距今1.1万年的“霹雳人”的古人类遗骸,是马来西亚最早的晚期智人骨骼;另有发现石制工具作坊、洞穴遗址、露天遗址和早期技术的证据。考古学家亦在玲珑一带至少发现20多处石灰岩洞,其中两处为存有史前人类踪迹的石灰岩洞。

相关

  • 吉特曼氏综合症吉特曼氏综合症(英语:Gitelman syndrome),又称吉特曼症候群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肾脏疾病,其特点是低钙(hypocalciuria)、及低镁(hypomagnesemia)之低钾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
  • 普鲁士蓝普鲁士蓝(英语:Prussian blue;德语:Preußisch Blau 或 Berliner Blau;化学名称:亚铁氰化铁;分子式:Fe7(CN)18⋅14H2O,或书写成Fe43 · xH2O简称:PB)是一种深蓝色的颜料,在画图和青花瓷
  • 汉斯·艾森克汉斯·艾森克(Hans Jürgen Eysenck,1916年3月4日-1997年9月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殁于英国伦敦。是一位心理学家,虽然研究范围颇广,不过最广为人知的是智力和人格的研究。当艾森克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位于中国上海市市中心的重庆南路,是中国最为著名、最顶尖的国立医科院校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医科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圣约翰大
  •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而且能以不同的方式打破。它和地理学与地球生态学密不可分。2004年全球的产量在中国(9.1%), 俄罗斯(6.7%)和印度(6.2%)的带领下上升了4.9%。原华
  • 柯利弗德·皮寇弗柯利弗德·皮寇弗(英语:Clifford A. Pickover、1957年8月15日-)是科普、数学和科幻作家。他写了超过50本书,主题遍及电脑、创意、艺术、数学、黑洞、人类行为、智慧、时间旅行、
  • 孙叔敖孙叔敖(约前630年-约前593年),又称
  •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早期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以看作是一类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一般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技术来模拟通常由领域专家才能解决
  • π介子π±:2.6×10-8s π在粒子物理学中,π介子是以下三种亚原子粒子之一:π+、π0和π−。π介子是最重要的介子之一,在揭示强核力的低能量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π介子拥有0自旋,
  •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也称阿斯洛克反潜火箭(ASROC,是英语“反潜火箭”Anti-Submarine ROCket的缩写)是一种全天候,全海况反潜导弹系统。编号RUR-5。由美国海军在1950年代开发,并在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