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

✍ dations ◷ 2025-09-07 22:52:09 #基隆市历史,台湾荷西殖民时期事件,台湾战争,荷兰战争,西班牙战争,1641年冲突,1641年台湾

第一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First Battle of San Salvador),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南台湾荷兰人驻军与台湾西班牙统治时期北台湾西班牙人驻军之间的一次战役,发生于于1641年8月,主要战场在今北台湾基隆市(圣萨尔瓦多城)的和平岛(社寮岛)一带。这场战役被视为是荷西班牙人结束台湾西班牙统治时期的前奏之一战役。。

1637年,菲律宾都督科奎拉(英语:Sebastián Hurtado de Corcuera)下令拆除淡水的圣多明哥城,以及圣萨尔瓦多城上的看守堡(la mira)、撤守堡(la retirada)、桶方堡(el cubo),只保留主城圣萨尔瓦多;不过拆除计划受到当地道明会的反对,桶方堡未被拆除。圣萨尔瓦多城(鸡笼)驻军也缩减至百余人,且科奎拉每年都会把部分士兵调回菲律宾。

西班牙人裁军的消息传到大员后,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南台湾的荷兰人认为征服北台湾西班牙人据点圣萨尔瓦多城的时机已经到来。1641年8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第6任台湾长官保罗·杜拉弟纽司派遣205位荷军士兵,及约500位淡水原住民组成的联军,试图进攻社寮岛。只是荷军侦查过社寮岛上的据点后,判断火炮数量不足以攻破城堡,劝降对方失败后、即返回大员。稍后荷军在归途上烧毁了大鸡笼社,以夸耀军威,并把淡水纳入治下。。

经过此战役,波提罗长官为强化社寮岛的防御,违背科奎拉的指示,重建可以俯瞰圣萨尔瓦多城的撤守堡,以免尔后荷军从此地居高临下炮击主城。 1642年,巴达维亚荷兰当局再以拉莫提(英语:Isaac Johannes Lamotius)(Johannes Lamotius)为统帅,增援大员当局进攻圣萨尔瓦多城。不过杜拉弟纽司担心夏季季风结束前,援军无法抵达台湾,遂派哈鲁斯(Hendrik Harouse)率396位士兵先行进攻;遂此展开第二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

相关

  • 头孢羟氨苄头孢羟氨苄是一种杀菌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有效。它由头孢氨苄羟基段衍生而来。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易受感染,如因细菌化脓性链球菌引
  • 共祖共同起源(英语:Common descent)是指一群生物体拥有最近共同祖先的情况。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都源于最后共同祖先或最后共同祖先基因池。在演化生物学中,一群生物的某个共有的性状如
  • 新生代新生代(Cenozoic) 是地球历史上目前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6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发生,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在新生代中,哺乳动物已经是
  • 行为神经科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特命全权公使特命全权公使,通常简称公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次高外交代表,外交官衔上仅次于特命全权大使,但实质地位、职务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权与豁免同大使相同。特命全权公使原
  • 普莱西诉弗格森案普莱西诉弗格森案(英语:Plessy v. Ferguson),有时简称“普莱西案”,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案件,这个判决维护了种族隔离的合法性,使得美国南部各州在公共场合实施的“隔离但平等”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又称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
  • 氧杂蒽氧杂蒽(英语:xanthene)也称为“呫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3H10O,分子量Mr为182.22。呫吨(xanthene)。
  • 张荫麟张荫麟(1905年11月-1942年10月24日),号素痴(投稿时也多用作笔名),广东东莞石龙人,历史学家。1905年11月出生于东莞石龙镇,幼时其母过世,父亲严格教授国学。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
  • 1946年-1947年苏联饥荒1946年-1947年苏联饥荒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饥荒。此次饥荒开始于1946年7月,于1947年2月至8月达到顶峰,原因是因为碰上了过度开发导致的干旱,同时苏联因为支援战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