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偶像主义(英语:iconoclasm)指一种对宗教偶像或其它象征或纪念物的刻意摧毁的行为,通常带有宗教或政治动机。此行为经常发生在重大政治或宗教变动之后。该术语也包括更为具体的行为:统治者死后或被推翻后,对其形象的摧毁,如古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死后接连发生的活动。
首页 >
破坏偶像主义
✍ dations ◷ 2025-11-11 20:25:08 #东正教,宗教改革,宗教迫害,基督教术语
相关
- 鲍氏南方古猿鲍氏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boisei)为人科傍人属的一种,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
- 亲金作用在化学中,亲金作用(也称金键)是指金配合物通过金-金键形成多聚体的倾向。
- Oxford Dictionaries《牛津英语词典》(英语: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卷词典,截至2005年11月30日,该词典收录了301,100主词汇,字母数目达3亿5千万个。词典亦收录了157
- 马偕纪念医院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马偕医疗财团法人马偕纪念医院,一般简称马偕纪念医院、马偕医院,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属下的医院。1872年3月9日马偕来到淡水。1879年12月26日马偕首次返国述职
- 英力士英力士(Ineos)是英国的一家大型化工公司。它由安宏资本(英语:Advent International)的主管吉米·拉特克利夫(英语:Jim Ratcliffe)创立于1992年,当时叫做Inspec。1995年,它以8500万英镑
- 安洁莉娜·裘莉安吉丽娜·朱莉(又译作安杰利娜·朱莉)(英语:Angelina Jolie,1975年6月4日-),本名安吉丽娜·朱莉·沃特(Angelina Jolie Voight),美国影坛超级巨星、著名女演员、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美
- 马来前锋报《马来前锋报》(Utusan Melayu,简称《前锋报》),一份创刊于1939年5月29日的爪夷文报章,为《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前身,创刊人是尤索夫·依萨。报刊总社原设于新加坡,195
- 1973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七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73年8月15日至8月25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共有72个国家,4,0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共设10个大项。最终主办国苏联排名奖牌榜榜首,成为赛事大赢家。
- 林燿德林燿德(1962年2月27日-1996年1月8日),台湾文学作家,本名林耀德,另有笔名康旻思等。其先后毕业于师大附中及辅仁大学法律学系财经法学组,作品跨足诗、散文、小说、评论、剧本、漫画
- 华顶宫博厚亲王华顶宫博厚亲王(日语:かちょうのみや ひろあつしんのう/華頂宮博厚親王;1875年1月18日-1883年2月15日),是日本皇族。华顶宫博厚亲王是(日语:華頂宮博経親王/華頂宮博經親王)的第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