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效液相色谱
✍ dations ◷ 2025-04-25 13:43:41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英语: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缩写 HPLC),又译高效液相层析法,以前曾指高压液相层析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色谱分析技术,用来分离混合物,以确认并量化各个成分的比例。它依赖泵加压样品以令其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的压力柱,导致样品的各个成分因而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1960年代,由于气相色谱对高沸点有机物分析的局限性,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气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20世纪60年代末,科克兰(Kirkland)、哈伯、荷瓦斯(Horvath)、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前,使用的填充粒大于100μm,提高柱效面临着困境,后来的研究人员便采用微粒固定相来突破这一瓶颈。科克兰、荷瓦斯制备成功薄壳型固定相,这种在固定相在玻璃微球表面具有多孔薄壳,实现了高速传质,为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随着填料粒径的降低,更高的柱效也得以实现。60年代研制出气动放大泵、注射泵及低流量往复式柱塞泵,但后者的脉冲信号很大,难以满足高效液相色谱的要求。1970年代,往复式双柱塞恒流泵,解决了这一问题。1970年代后,科克兰制备出全多孔球形硅胶,平均粒径只有7μm,具有极好的柱效,并逐渐取代了无定形微粒硅胶。之后又制造出的键合固定相使柱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多次使用成为可能。1970年后,适合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填料又成为研究的热点。1980年后,改善分离的选择性成为色谱工作者的主要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是提高选择性的关键。高效液相色谱法仪根据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力来分离混合物。这种相互作用力通常是分析物及分析管柱之间的一种非共价性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在不同的时间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中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每个峰顶都代表一个另外化合物的种类,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测物所含有的物质。以液体为流动相而设计的色谱分析仪器称为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压灵敏检测器等装置的液相色谱仪成为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种类繁多,但不论何种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上都分为4个部分:高压输液装置,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常用于医药品、化学、环保、生命科学、与食品工业的研究上。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可将液体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可检测分析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含量。
相关
- 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碳酸钙碳酸钙,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3,呈碱性,几乎不溶于水(Ksp = 4.8×10-9),可与酸反应。碳酸钙在地球上存量丰富,并以许多形式存在于岩石、矿物与生物体,如:
- 巨藻见内文巨藻科(学名:Lessoniaceae)是属于褐藻纲海带目下的一个科。
- 第三纪第三纪(英语:Tertiary Period),是古近纪及新近纪的旧称。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已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并拆分为古近纪与新近
- 女女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八个(在三划的部首中则为第九个)。在中文里,女部归于三划部首。女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纳胡姆·索嫩贝尔格纳胡姆·索嫩贝尔格(英语:Nahum Sonenberg,1946年12月29日-),以色列微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现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索嫩贝尔格确定了eIF4E-蛋白质,它是的mRNA的5'端帽结构的一
- 皇家宣言《1763年公告》(又名《1763年皇家宣言》;英语:Royal Proclamation of 1763)发布于1763年10月7日,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赢得七年战争,从法国手上获得新法兰西后发布。该公告的目的是
- 上吊自缢,又称自经,俗称上吊,指的是故意将自己用系在高处(如房梁)的绳子套住脖子自杀的方式,它是一种普遍且高效的自杀方式。Gunnell et al认为实践了这种行为的人的死亡率是七成。 其
- 自溶自溶可以指:
- 麦耶米歇尔·居斯塔夫·爱德华·马约尔(法语:Michel Gustave Édouard Mayor,1942年1月12日-),瑞士天文学家,任教于日内瓦大学天文学系,已于2007年退休,但仍以荣誉退休教授身份持续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