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n/font
✍ dations ◷ 2025-10-20 22:36:57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n</font>
反中子(antineutron)是中子的反粒子,1956年,反质子被发现一年后,美国物理学家布鲁斯·考克(英语:Bruce Cork)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了反中子,这种粒子的质量与中子相同,也不带电荷,但反中子是由三个反夸克所构成,分别是两个反下夸克和一个反上夸克,有别于中子的夸克。反中子的磁矩也与中子相反,一般中子的数值为-1.91 µN,而反中子则为+1.91 µN,当中 µN 是磁矩中的常数。由于反中子与中子一样不带电荷,因此要直接观测反中子并不容易,但可看到它与中子湮灭成能量。现时有人认为,中子与反中子互相振动是存在的,并在一种未知的物理定律下发生,并违反重子数量守恒的定律。
相关
- 普朗克长度普朗克长度,是长度的自然单位,以 ℓ P {\displaystyle \ell _{P}} 作为
- 磷光磷光是一种缓慢发光的光致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通常具有和基态不同的自旋多重度),然后缓慢地退激发并发
- 济慈约翰·济慈(英语: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的父母在其青少年时期相续去世,虽然两个兄
- 费米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语: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 他对量子力学、核物理、粒子物理以及统计力学都做出了杰出
- 法国悖论法国悖论是一个流行语,此一词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是在描述一种似乎矛盾的流行病学观察:法国人饮食中的饱和脂肪相对偏高,可是其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的发病率却相对偏低,这和普
- 罗刹罗刹(梵语:राक्षस,转写:Rākṣasa,巴利语:Rakkhasa),又作罗刹姿、罗叉娑、罗刹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等,意译为可畏、速疾鬼、护者。罗刹女称罗叉私、罗刹斯(梵语:Rākṣasī)。
- 周又元周又元(1938年7月3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编号120730号小行
- 组团式城市群组团式城市群是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出版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中提出的关于描述中国大陆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宏观概念。组团式城市群的概念在学界使用并
- 罗塞塔罗塞塔(英语:Rosetta),亦称拉希德(阿拉伯语:رشيد,Rashid),为埃及的港口都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距罗塞塔河口约13公里,人口约4万人。建于九世纪,是地中海地区与印度贸易的重
- 鲁米花剌子模王国鲁姆苏丹国梅夫拉那·贾拉尔-阿德-丁·穆罕默德·鲁米(波斯语:مولانا جلال الدین محمد رومی,土耳其语:Mevlânâ Celâleddin Mehmed 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