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圆唇
✍ dations ◷ 2025-10-20 09:50:55 #圆唇
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元音圆唇度(英语:Roundedness)指的是在发出一个元音时,嘴唇圆化的程度,可以视为是元音的圆唇化(英语:labialization)。圆唇度可以分为两种:撮唇(protrusion )或敛唇(compression)。当一个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会形成一个圆形的开口,使嘴巴内侧的表面露出,而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巴四周向后聚集,嘴唇亦向后压缩,仅露出嘴唇的外部表面。在大多数语言中,前元音通常不圆唇,而后元音往往是圆唇的。然而,一些语言,如法语和德语,区分同一高度的圆唇与不圆唇的前元音,越南语区分相同高度圆唇与不圆唇的后元音。 阿列卡诺语(英语:Alekano language)则只有不圆唇的元音。在IPA中,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变音符号,但IPA的上标字母⟨◌ᵝ⟩可用来表示不圆唇, 而⟨◌ʷ⟩、⟨◌ᶣ⟩或⟨◌̫⟩表示圆唇。事实上,不圆唇音可能将嘴巴四周向后收缩,而定义上是圆唇音;或是嘴四周伸展而定义上是不圆唇。这样的情况可以用⟨ɨᵝ ɯᵝ⟩和⟨ʉᵝ uᵝ⟩区别。另外,变音符号.mw-parser-output .monospaced{font-family:"Menlo","Consolas","Liberation Mono","Courier New",monospace}
U+0339 ̹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al;text-transform:none}(COMBINING RIGHT HALF RING BELOW)和
U+031C ̜ (COMBINING LEFT HALF RING BELOW)则分别用来表示较大和较小程度的圆唇化。在国际音标元音图中,圆形元音是每对元音中右侧出现的元音。
相关
-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英语:sulphur dioxide , sulfur dioxide)化学式是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
- 体液学说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平衡平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状态,当受到多种对立的各方面,若每一部分都互相抵消,使整体无变化则称为平衡。在经济学上,若支出和收入相等,则达到一个平衡;在化学上,若一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与逆
- 谷氨酸谷氨酸(英语:Glutamic acid)是α-氨基戊二酸是组成生物体内各种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
- 本我、自我与超我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
- 间断平衡间断平衡(英语:Punctuated equilibrium)是一个演化生物学理论。此理论认为行有性生殖的物种可在某一段时间中,经历相对传统观念而言较为快速的物种形成过程,之后又经历一段长时间
- 波旁复辟波旁复辟(法语:Restauration)是法国历史上从1814年4月6日拿破仑·波拿巴退位到1830年7月29日七月革命的时期。波旁复辟时期,法国又回到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法国再次成为君主制
- 戴森霍费尔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了测定内在膜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即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辅因子的膜结合复
- 前室间动脉左前降支动脉(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简称LAD),又称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 of theleft coronary artery)或前降支(anterior descending b
- 刺毛黧豆刺毛黧豆(学名:Mucuna pruriens)为豆科黎豆属下的一个种。直接接触表面的微细毛对人体的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