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余迹通信

✍ dations ◷ 2025-08-03 09:24:03 #无线电频率传播,流星体

流星余迹通信(Meteor trail communication)、流星散射通信(meteor scatter communications),是一种无线电传播模式,它利用流星再入大气层时的电离轨迹,有实验表明,可以在相距2300公里的无线电台之间借助流星余迹建立通信路径。这种通信方式由于依赖流星余迹,通信过程是间断的、突发的,所以也被称为流星突发通信(Meteor burst communications)。流星余迹通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有应用。

第一个可用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加拿大的JANET开发于1954年。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该系统很粗糙,但其激发了人们对流星余迹通信的兴趣。JANET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约为每分钟30字,错误率在1%~4%之间。

当地球沿着轨道运行时,每天有数百万颗流星颗粒进入地球大气层,其中一小部分流星颗粒具有对点对点通信有用的特性。流星颗粒在大气层80到120公里的高度与空气摩擦而开始燃烧,在大气层的E层(英语:Kennelly–Heaviside layer)中产生一条电离粒子的轨迹,这种轨迹可以持续几秒钟,长度十几至几十千米,这就是流星余迹。流星余迹的电子密度比周围电离层大,其能反射的频率是由流星产生的电离强度所决定,通常在30兆赫到50兆赫之间,可以用来反射或者散射超短波。

典型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主站和一个或多个接收站。主站向大气发送一个连续的探测信号,接收站等待并监听。在某一时刻,流星出现,产生余迹将主站发送的信号反射至接收站,接收站在这个时间窗口中借助此流星轨迹向主站发出信号,主站应答并“握手”建立通信链路。现在两个观测站均有一个窗口——通常只有几分之一秒长——在流星轨迹扩散和通道关闭之前发送和接收数据。窗口结束后主站继续发送探测信号直到找到下一条路径。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一份解密报告,0.1秒长的通信窗口平均每17秒出现一次,0.2秒长的通信窗口平均每35秒出现一次,0.4秒长的通信窗口平均每143秒出现一次,更长的时间窗口(如1.6秒)每两天出现一次。

流星余迹通信不依赖电离层,受太阳黑子、极光、核爆炸等影响小,在地球的任意纬度,在电离层受到干扰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有效通信;不依赖通信卫星,在爆发太空战争时卫星被摧毁的情况下,或者卫星因宇宙射线故障的情况下,作为备份通信手段。不过由于其速率较低,通常在16kbit/s以下,因此多用于最低限度的应急通信手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于1965年开发了第一个采用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该系统被称为COMET(COmmunication by MEteor Trails),已成功用于荷兰和法国之间的点对点电信,其通信站位于荷兰、法国、意大利、西德、英国和挪威。随着自动重传请求的出现,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错误率急剧下降。

美国农业部(USDA)于1970年代建设SNOTEL(英语:SNOTEL)的系统中广泛使用流星余迹通信技术。美国西部有800多个雪水含量测量站配备了无线电发射机,这些发射机依靠流星余迹通信将测量结果发送到数据中心。可以在Internet上查看此系统收集的降雪深度数据。

相关

  • 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五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黾部归于十三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八划。黾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
  • 巴尔顿威廉·基宁蒙德·伯顿(英语: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1856年5月11日-1899年8月5日),又译为爸尔登,英国苏格兰爱丁堡人,应台湾总督府之邀担任卫生工程顾问技师,进行台湾各地卫生工程
  • 奥托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二世(Otto II,955年—983年12月7日),东法兰克国王(961年—983年在位),罗马帝国皇帝(967年起与父亲共治)。皇帝奥托一世与伦巴第的阿德莱德之子。奥托二世在961年父皇尚在世时即已
  • 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英语:Scientific notation,英国则称为 Standard form),又称为科学记数法或科学记法,是一种数字的表示法。科学记数法最早由阿基米德提出。在科学记数法中,一个数被写成
  • 1-壬炔1-壬炔(英语:1-nonyne)是壬炔的一种,有正壬烷的骨架结构,1号与2号碳原子之间为碳碳三键,是重要的化学合成原料。
  • 猫逻猫逻,本名徐婉茹。为嘉义县人,女性。 为台湾的轻小说作家,其作品主要在铭显文化(后改名为飞燕文创)、天使出版、东立出版、三日月书版等发行。 代表作有“混乱学园”、“零度领域
  • 朱莉娅·法尔内塞茱莉娅·法尔內塞(意大利语:Giulia Farnese,1474年-1524年3月23日),意大利卡尼诺人,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情妇。她为人所知的名称就是“Giulia la bella”。Bella在意大利语就是美
  • 奥列格·戈洛瓦诺夫奥列格·谢尔盖耶维奇·戈洛瓦诺夫(俄语:Олег Серге́евич Голованов,1934年12月17日-2019年5月24日),出生在列宁格勒,俄罗斯赛艇运动员,曾代表苏联参加1960
  • 飞燕外传《飞燕外传》又名《赵飞燕外传》(以下简称《外传》),中国古代艳情小说,被明朝思想家胡应麟称为“传奇之首”,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 蔡仁茂蔡仁茂,(?—1934,生年待考),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家,民国“玻璃大王”,是中国玻璃工业先驱。蔡家祖籍宁波府镇海县,到蔡这一代已为鄞县人。蔡仁茂生于上海,祖父蔡振茂已是上海建筑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