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化石

✍ dations ◷ 2025-05-15 16:39:47 #亚化石
亚化石,亦作半化石或准化石,泛指所有因时间不足或其他未能满足化石化的条件而形成的生物残骸,例如:骨块、巢穴或排泄物。常见于数千年前的生物出土物,存在于岩洞或其他遮蔽物。来自中生代的亚化石十分罕见,通常都已高度腐化,所以争议比较大。 保持不变的,绝大部分来自于第四纪的沉积物,计有:摇蚊科幼虫的头颅、介形虫的甲壳、硅藻和有孔虫。亚化石相对于化石的重要性在于:亚化石未完全钙化,仍然保存有原来生物的有机物质,使之可以透过放射性碳定年法来检测其年代,又或可从中抽取出DNA、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化合物来测序。

相关

  • 胎便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美地霉素美地霉素又称为“麦加霉素”“美欧卡霉素”“米卡霉素”“乙酰麦迪霉素”或“醋酸麦迪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美地霉素是麦迪霉素的二乙酸酯,其血药浓度大、生物学半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
  • 磷脂酶磷脂酶(英语:Phospholipase)是一种将磷脂质水解为脂肪酸及亲脂性物质的酵素。磷脂酶主要依据其催化反应的对象分为四类,即磷脂酶A、B、C、D四种。磷脂酶A1-切SN-1酰基 磷脂酶A2-切
  •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英语:lipid bilayer 或phospholipid bilayer)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薄膜。 几乎所有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和许多病毒的包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此外,核被膜和
  • 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简称RBBB)是一类心脏电传导系统阻滞疾病(英语:heart block)。乃肇因于心脏的右束支传导阻断,进而造成电讯号无法经由此途径传入右心室,而
  • 阻转异构阻转异构现象是某些分子单键自由旋转受阻时,产生光活性异构体的现象,也可看作是构象异构的一类。其英文名为Atropisomer,来源于希腊文,其中a意为“不”,tropos意为“旋转”。该名
  • 约瑟夫·沃尔普约瑟夫·沃尔普(英语:Joseph Wolpe,1915年4月20日-1997年12月4日),是南非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和行为治疗家,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沃尔普在南非长大,就读于帕克敦男子高中并从威特沃
  • 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
  • 亲本亲本,指的是生成新个体的生物。而父母、家长、双亲、子女的定义则较广泛,只要是养育孩子成长的人,都可以用此称呼。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