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恺芯

✍ dations ◷ 2025-09-08 02:07:14 #1964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男跨女跨性别者,台湾女同性恋者,台湾LGBT权利运动者,台湾高级中学教师,台中市立台中第一高级中等学校

曾恺芯(1964年5月20日-),台中市立台中第一高级中等学校(台中一中)生物教师,也是该校自1915年创校以来第一位跨性别教师,已于2018年6月30日退休。曾恺芯在2015年7月进行性别重置手术,并因为其跨性别身份而受到媒体关注。

曾恺芯原名曾国昌,出生于新竹。父亲为罐头工厂的主管,母亲是家庭主妇,曾国昌是家中长子,下有三位弟妹。他表示自己在就读国小时就希望能成为女性,并厌恶自己的男性性器官,以及因青春期到来而日益显著的男性性征。由于他身为家中长子,且认为当时对跨性别的报导都是负面的,便不敢让人知道这项秘密,并因此都以男性打扮示人。彼时的他也排斥拍照,并对如厕有所顾虑。之后他进入国立新竹高级中学、国立台湾大学动物学系就读,毕业后因天生患有严重的散光而免服兵役。

曾国昌在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级中学任教期间,曾尝试涂指甲油到校,没过多久便被耳闻此事的副校长约谈;没有办法再擦指甲油的他改为吃女性荷尔蒙约半年,在认识了女友后便停止服药。后来曾国昌与该女分手并透过网络交友结识了新对象,一名陈姓的音乐教师,两人在2007年结婚。在曾国昌的妻子罹患乳癌后,他原本打算在妻子的病情好转后向她坦白,以免冲击病情,不料其妻在2013年12月逝世。由于两人并无子嗣,这也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从2014年年中开始,他到户政事务所更改了姓名,并逐渐以女性化的穿着到学校授课,从服装、发型、妆容开始逐步改变;这样的变化立刻就被其它女教师发现,还一度被认为是因为难忍丧偶之痛而穿起亡妻的衣服。在向其它同事出柜后,他开始思考如何面对其它教师和学生,并做好了申请退休的最坏打算。在向更多教师和学生说明自己的情况后,她获得了诸多支持与关怀,也有些学生主动向其它班级的学生解释。时任台中一中校长陈木柱表示会尊重她的决定,众人应该为曾恺芯的勇敢送上鼓励,而她也是生命教育及性别平等教育的活教材。曾恺芯的同事蓝秀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台中一中是一个友善、多元的环境,尽管不太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但多数人都给予曾老师很大的支持;另一名同事龚雍任认为,曾恺芯的行为对学生是很好的示范,而学校友善地对待她,正宣示了学校对多元性别的立场。另外,学校也为此在曾恺芯所属的办公室的楼层设置一间性别友善厕所。

2015年8月14日下午,曾恺芯进入手术房进行性别重置手术,在术后复原的期间,她将自己在Facebook个人资料上的出生日期改为1964年8月14日,象征自己获得新生。同年9月18日,曾恺芯换得了新身份证,其中性别字段已改为女性,而性别码也做了相应的变更。她透过Facebook公开这项消息后,获得广泛的支持,而她也成为台中一中创校百年来首位公开的跨性别教师。不过曾恺芯也表示自己的母亲自始都无法谅解,而她的表妹和外甥女则认为,曾恺芯在获得女性身份后更为自在且开朗,不像以前一样压抑。在她进行手术的事情登上新闻后,台中一中的所有辅导老师做好了接到大量来电的准备,结果当日只有两通电话与该事有关。同年,她推出自传《让心中的女孩走出来——我是曾恺芯》,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之后,曾恺芯在受访时表示过去的自己有太多顾虑,应该早十年进行手术。2018年7月,曾恺芯卸下教职,并与友人筹划创业事宜。

在向社会大众公开自己的跨性别倾向、进行手术的事迹见报后,曾恺芯也开始积极参与LGBT相关活动或社会运动,包括:

相关

  • 红河雷德河(英语:Red River),也译作“红河”,是密西西比河下游西岸的主要支流之一。雷德河发源于得克萨斯州西北部地区,有两支主要源头,合流后向东流去,成为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州的边
  • 代谢疾病代谢疾病(代谢病)是一种影响人类(或动物)细胞生产能量的障碍,又称为新陈代谢失调症。大部分代谢疾病都是遗传性疾病,而有部分是从饮食、毒素、感染等而有。遗传性的代谢疾病一般
  • t̠ʃ清颚龈塞擦音或清拱龈后塞擦音(voiceless palato-alveolar affricate 或 voiceless domed postalveolar affricate)是一个清塞擦音,也称舌叶清塞擦音。属于比较常见的辅音。 英
  • 巴鲍德安娜·拉埃蒂茨娅·巴鲍德(Anna Laetitia Barbauld,/bɑːrˈboʊld/,婚前姓艾金Aikin;1743年6月20日-1825年3月9日)是一位英国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编辑和儿童文学作家。巴鲍德是
  • 莱奇斯蒂芬·迈克尔·莱奇(英语:Stephen Michael Reich(/raɪʃ/),1936年10月3日-),常用的名字是斯蒂夫·莱奇(英语:Steve Reich),犹太裔美国简约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要留意的是他的姓氏读
  • 大碰撞大碰撞说(英语:Giant impact hypothesis),是一种解释月球形成原因及过程的假说,也可用于探讨金星及火星等类地行星的卫星生成。该假说认为在大约45亿年前(或太阳系形成后约2,000万
  • 汉斯-埃里希·沃斯汉斯-埃里希·沃斯(德语:Hans-Erich Voß,1897年10月30日-1969年11月18日),是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名海军上将,因作战伤残。他是最后看护纳粹德国两位领导希特勒与约瑟夫·戈
  • 亚历山大·塔马尼扬亚历山大·奥加涅索维奇·塔马尼扬(亚美尼亚语:Ալեքսանդր Հովհաննեսի Թամանյան,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Оганесович Таманян,1878
  • 伊娃·门德斯伊娃·门德斯(英文名:,1974年3月5日-)出生于美国,是美国著名的女演员和模特儿。她的表演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次要的角色和表演微不足道的电影,最终她闯进了主流,成
  • 自由日自由日(英语:Freedom Day)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