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葡萄

✍ dations ◷ 2025-11-17 15:14:42 #酿酒葡萄
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又名酿酒葡萄,属于葡萄科植物。野生葡萄一般称为野生亚种(V. v. sylvestris),而培植种则是指亚种(V. v. vinifera)。驯化的是两性花,而野生亚种的是雌雄异花的,需要授粉来结果。酿酒葡萄是爬藤植物,可以高达35米,有片状的树皮;卵圆形叶子互生,3-5裂,长及阔5-20厘米,叶背光滑或微有毛茸;圆锥花序;果实是椭圆形或圆形浆果;果皮和果肉不易分离。野生葡萄直径长6毫米,呈深紫色至黑色;培植种的葡萄一般都较大,可长达3厘米,呈绿色、红色或紫色。它们一般生长在潮湿森林及河边。植株叶花序花序花ChardonnayRieslingCabernet Sauvignon酿酒葡萄原产于地中海地区、中欧及亚洲西南部(由摩洛哥及西班牙北部至德国南部及东至伊朗)特有的葡萄。现在世界大部分大洲(除了南极洲)上都有种植,包括中欧及南欧、西亚的安那托利亚、高加索及中东和中国、北非地中海岸及南非、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英属哥伦比亚、墨西哥及加拿大、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巴西、大洋洲的澳洲及新西兰。酿酒葡萄约于1亿3000万年前出现,而与人类的关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野生葡萄是由觅食者及早期农夫采摘。几千年来,葡萄都因其医药疗效及营养价值而被采集。其历史与酒的历史紧密缠绕在一起。酿酒葡萄的葡萄籽形状及分布的驯化始于公元前3500-3000年的西南亚洲、南高加索、或黑海西岸地区。于史前或早期历史时期,其种植被扩展至旧世界的其他地方。首份记载葡萄及酒的文献是公元前3000年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及苏美尔古卷。在古埃及也有大量的象形文字记载酒是留给祭师、国务要员及法老。古希腊于米诺斯文明时期将酿酒及种植葡萄的技术引进到欧洲。赫西俄德在其《工作与时日》中清楚记载葡萄收成的情境及酿酒技术,荷马亦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希腊透过殖民将这些技术带到其他地方,如意大利。伊特拉斯坎人改进了酿酒的技术,并发展出口贸易往远离地中海盆地的地区。古罗马进一步改善伊特拉斯坎人的技术,多份文献(包括老加图的《农业志》(De Agri Cultura)、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的《论农庄》(De re rustica)及维吉尔的《农事诗》(Georgics))所记载的资料到现今仍然有效。于3世纪及4世纪,罗马帝国长期的危机制造了边境地区的不稳,引致葡萄种植产量的减少,差不多只在近沿海的城市及市镇保留了种植业。于5世纪至10世纪,葡萄差不多只有在修道院种植。本笃会等将葡萄种植业向北方扩展,并在较高海拔地区也拓展葡萄园。除了宗教性的种植外,他们也为贵族种植葡萄。葡萄种植业在7世纪前的中东都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但伊斯兰的扩展则令其衰落(因伊斯兰教禁酒)。到了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葡萄种植业再次起飞。城市及市镇的人口聚集,令艺术家及商人的购买力增加,使得葡萄种植业投资亦相应增加。于文艺复兴时有很多文献都记载着以科学方式种植葡萄及酿酒,是为现今葡萄品种学的起源。葡萄随着欧洲殖民而走遍全世界,约于1600年代到达北美洲,并到达非洲、南美洲及澳洲。从北美洲原产的葡萄属出现混种,目的是对抗葡萄虫根瘤蚜。后来北美洲的砧木被广泛用在酿酒葡萄的接枝上,以抵抗葡萄虫。到了20世纪下半叶,基于微生物学、化学及葡萄品种学,种植葡萄由传统技术转移至科学方法。这种改变亦是因经济及文化的需求所致。《自然》期刊曾刊登酿酒葡萄的基因组序列。酿酒葡萄是第四种被完全序列出基因组的有花植物。这项研究有助了解植物的演化及与酒香味有关的基因。于2007年3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指她们发现了红色葡萄两种极度稀有及独立的基因突变,生产出白色的葡萄藤。若当中只有一个基因产生突变,大部分的葡萄都仍会是红色的。葡萄的使用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伊朗北部就曾于1996年发现了7000年前的酒罍。进一步的证据显示美索不达米亚人及古埃及人都会种植葡萄及酿酒。希腊哲学家推崇葡萄的治疗效用及酿酒。中国种植酿酒葡萄及酿酒始于2世纪的汉朝,相信是从大宛入口了酿酒葡萄开始。不过在此之前,中国是使用野生的山区葡萄(如细本葡萄)来酿酒。欧洲民间医师会用葡萄藤的树汁来医治皮肤及眼睛疾病。其叶子传统上也用来帮助痔的止血、镇痛及抗炎。生葡萄也有用来治疗喉咙痛,而葡萄干则用来治疗结核及便秘和解渴。熟葡萄则用来治疗癌症、霍乱、天花、恶心、皮肤及眼睛感染,与及肾脏及肝脏疾病。现已发展出没有核的葡萄,但学者发现大部分葡萄的有益特性都是来自其种子的植物化学物质含量。将葡萄藤叶子放入肉碎、饭及洋葱中,是巴尔干半岛传统食物,称为多尔玛(dolma)。

相关

  •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地质学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英语: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探讨压力与时间、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
  • 北亚/西伯利亚北亚是亚洲次区域,由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组成,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以及阿尔泰山脉以北。该区域因全属俄罗斯领土,有时也被称为亚洲俄罗斯(相对于西部较小但人口密度较高的欧洲
  • 夜遗尿夜遗尿(英语:Nocturnal enuresis),俗称尿床,部分地区也叫做攋尿(讹写作“濑尿”,“攋”是撒、遗、弃的意思),是指五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现象。这是一个在儿童期很常见
  • 胶原纤维胶原蛋白(collagen) 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 ,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有很强的伸张能力,是韧带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
  • 桥港布里奇波特(英语:Bridgeport),或译桥港,是美国康乃狄克州最大的城市 (2010年人口144,229人) 、新英格兰第五大的城市。位于长岛湾岸、佩阔诺克河河口。桥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
  • 钾-40钾-40(40K)是钾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衰变成氩-40,半衰期1.248×109年。该反应是地质学上钾-氩年代测定法的依据,具有广泛的用途。地球上的氩气也有很多来
  • 英属印度陆军First World War: ~1,750,000英属印度陆军或称英属印度军,简称英印军(英文:British Indian Army),正式名称是印度军(英文:Indian Army)是英属印度时期(1858年-1947年)的英属印度武装部
  • 长安西安历史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
  • 时间终结时间终结(英语:End Time)是三大宗教——犹太教 、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中的末世论和印度教及佛教中的“末日景象”中所提及的一段时期或一个转捩点。于犹太教中,“时间终结”是指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