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嗜好

✍ dations ◷ 2025-09-17 20:31:44 #性嗜好
性嗜好,或称性偏好、性癖好,是指个人对性对象、性行为的偏好。它是个体化的,以各人的内心喜好为标准 ,其因人而异且千差万别。特定的对象对个体产生强烈的性吸引,个体对特定的性​​行为方式产生依恋。人类的性偏好在形式上表现为对对方身材(包括身高、体型、长相、腰臀比例等)和性格的特殊偏好还有衣着与配饰方面,这种性偏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皆不同,且非常多样。个体会对具有某类外表、体型、风度、气质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接近和追求,对其他类型的对象则缺乏兴趣和性的吸引。人类在进行性活动时,性偏好在性对象、性行为方式选择起著关健性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性偏好的差异不会对他们的性爱生活带来什么不利影响,性偏好也是能激发性欲并维持性激情的心理动力之一。性偏好对恋爱择偶也有导向作用。这类性偏好的形成,可能与童年时期一些无意的性经验,及重要他人的形象、大众传媒的文化价值观 、现实生活中的模范和崇拜对象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性偏好一旦定型则很难改变,但也并非不可能。 在性行为中,个体可能对满足性欲的某种特殊方式,如自慰、口交等,有强烈兴趣,而对阴茎插入阴道的性交方式反应冷淡,这是性偏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形成与这类性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随之而来的性满足的强化有关。性偏离则是指那些少数必须透过某些异于一般性爱的作为才能满足其性欲的人士。不同的性偏离患者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性欲对象指向无生命物体、尸体,行为活动方式表现为受虐癖、施虐癖、窥阴癖、露体癖等。

相关

  • 院内感染医疗照顾相关感染(英语: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or HCAI)),旧称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在医
  •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英文:prokaryote)是通常由单一原核细胞形成的生物。相对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内膜、没有核膜包裹的成型细胞核,细胞内无染色体,DNA链未螺旋化,并以游离的形成
  • 灭绝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转化医学转译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又称转化医学)是指将基础医学的研究,能够直接和临床治疗上连结的一个新的思维。最早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
  • 头孢匹胺头孢匹胺也称为“头孢吡胺”“头孢吡四唑”或“甲吡唑头孢菌素”,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此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消化球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绿脓
  • J. Org. Chem.《有机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常缩写为 J. Org. Chem. 或JOC)是由美国化学会发行的有关有机化学的学术期刊。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4.721(2014年)。
  • 氢氧化铝氢氧化铝(aluminium hydroxide),化学式Al(OH)3,是铝的氢氧化物。是一种碱,由于又显一定的酸性,所以又被俗称为“铝酸”(H3AlO3 或 HAlO2·H2O),但实际与碱反应时生成的是四羟基合铝酸
  • 让·布里丹让·布里丹(Jean Buridan,拉丁文写法为Joannes Buridanus;1292年-1363年),法国哲学家,经院哲学博士,欧洲宗教怀疑主义倡导者。在西方1340年,再造了冲力说理论。思想实验布里丹之驴就
  • 宗教理论神学(古希腊语:Θεολογια,拉丁语:theologia,英语:Theology)一词,广泛指称所有对神(上帝)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神学一词的希腊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
  • 手工业手工业,是指通过手工劳动,并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工业性生产活动的产业。在近代的工业革命之前,大多数的工业生产都属于手工业。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机械化和工厂制度,使得传统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