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时间轴

✍ dations ◷ 2025-04-03 10:49:00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时间轴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的活跃程度低于平均水平,东经160°以东、赤道以南的太平洋范围内一共只形成两个热带气旋[注 1]。气旋季于1990年11月1日正式开始,次年4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南太平洋形成的时间段[1]。全季第一个热带扰动于1990年11月23日形成,最后一个则在1991年5月19日消散[注 2]。整个南太平洋范围内没有任何人因热带扰动丧生,但气旋乔伊登陆澳大利亚期间夺走了6人的生命。气旋西纳对斐济和汤加造成价值至少1850万美元(1991年美元)的破坏,是全季唯一一场在南太平洋盆地造成破坏的热带气旋[2]。由于气旋乔伊和西纳产生的影响,两个名称予以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1]。

位于楠迪的斐济气象局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和惠灵顿的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负责监控行经或在南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澳大利亚气象局会对进入东经160°以西(澳大利亚海域)的热带气旋进行监控。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都会针对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但两机构的警报不具备正式地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针东经160°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则会对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南和北美洲以西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为热带气旋编号时都会在数字后面加上字母“P”为后缀,数字从1开始,按整个南半球范围内热带气旋的形成时间先后排序。斐济气象局和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都采用澳大利亚热带气旋强度分级,以10分钟持续风速衡量热带气旋强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则采用1分钟持续风速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3][4]

以下时间轴中记录了全年大西洋所有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斐济气象局驻楠迪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和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驻惠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在风暴过后进行的回顾。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二舍三入换算成整数。由于不同机构间的信息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以下会针对这类情况列出所有信息。

与往年相比,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期间南太平洋辐合区的强度较弱,而且位置也更加偏北;同时马登-朱利安振荡也偏弱,并且不及之前的气旋季时规则[2]。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使东经160°到西经120°之间的南太平洋盆地在本气旋季一共只形成3个热带气旋,是有纪录以来活跃程度最低的南太平洋气旋季之一[2][5]。气象机构于11月20日发现本季第一个热带天气系统,当时系统还是弱低气压,增强成热带气旋后获名“西纳”(Sina)[6]。风暴达到的最高强度在澳大利亚热带气旋强度分级中属三级强烈热带气旋,先后对斐济、汤加、纽埃和库克群岛构成影响,共计造成价格超过1850万美元的损失,最终于12月4日被南纬50°附近的低压槽吸收而失去踪影[2][7]。12月15日,所罗门群岛附近洋面发展出热带低气压[7]。系统接下来两天向西移动,于12月17日进入澳大利亚海域[2]。12月19日,系统获名“乔伊”(Joy),之后于12月26日登陆昆士兰州[2]。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南太平洋盆地风平浪静,直到1991年3月才有3个新的热带低气压形成,其中第十五P和第十六P号热带低气压在珊瑚海和澳大利亚海域形成,虽然没能发展到热带气旋强度,但澳大利亚气象局还是发布了烈风警告[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3月3日首次发现所罗门群岛以东约900公里洋面存在热带低气压,因此以十五P来为其编号,接下来几天里,系统向西南方向移动,之后离开南太平洋盆地[9]。3月1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东南方向约300公里海域发现一股热带低气压[10][注 3]。接下来几天里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于3月18月进入南太平洋盆地后经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为十六P并开始发布公告[11]。系统之后几天向东南偏南移动,之后转向西南,于3月20日从新喀里多尼亚上空经过,再在次日离开南太平洋盆地后失去踪影[10]。丽莎是本季最后一个热带气旋,于5月11日以风力时速110公里的最高强度进入南太平洋[2][7]。风暴之后几天向副热带高速气流前进,快速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后从阿图岛上空经过,在此期间没有造成严重破坏[2]。12月14至17日,汤加受到烈风强度热带气旋影响,但系统强度很弱。气旋季结束后,“西纳”和“乔伊”两个名称予以退役,今后都不会再在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5][1][12]

相关

  • 莱切莱切(Lecce)是位于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的一座古城,也是莱切省的首府。它是意大利半岛东南端撒伦丁半岛的主要城市,拥有2,000余年的历史。莱切因拥有很多重要的巴洛克古迹而被称
  • 转移RNA氨酰化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
  • 大沽大沽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滨海新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大沽位于天津的海河河口,以古称“大沽口”得名。2013年12月19日,天津市民政局批复同意以大沽街道、渤海石油街
  • 南方豹蛙南方豹蛙(学名:Rana sphenocephala)是一种大部分时间水生的青蛙。它们分布在美国东南部的地方,其下共有两个亚种。南方豹蛙一般呈绿色或浅褐色,有深褐色或黑色的疙瘩。它们长达9
  • 台语谚文台语谚文(대끼 깐뿐),全称台语谚文拼音方案(대끼 깐뿐 평임 홍안;标记声调:대시끼ㄹ깐기뿐ㅅ평이임ㅇ홍이안ㄴ),是一套利用谚文来表记台语语音的拼音文字系统。狭义的台语谚文是透过
  • 小浪底水库坐标:34°55′32″N 112°22′18″E / 34.92563°N 112.37168°E / 34.92563; 112.37168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与济源市蓼坞村之间的黄河主
  • 约阿希姆·拉夫约瑟夫·约阿希姆·拉夫(德语:Joseph Joachim Raff,1822年5月27日-1882年6月24日),瑞士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早年自学音乐,后受到门德尔松和舒曼的推荐,并出任李斯特的助手。187
  • 陶力站陶力站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陶力村,是青藏铁路的一座车站,距离西宁站481公里,于1979年启用,现由青藏铁路公司营运。车站现为四等站,承担货运业务。
  • 伊尼戈·琼斯伊尼戈·琼斯(Inigo Jones 1573年7月15日-1652年6月21日)英国近代建筑师,曾前往意大利留学,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引进英国。他参与设计的知名建筑包括王后宫、国宴厅和科文
  • 乌法铁路事故乌法铁路事故是苏联的一起铁路事故。1989年6月4日1时15分(当地时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巴什基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乌法市以东约50公里,阿沙以西11公里的铁路线上发生了爆炸。这是苏联历史上最严重的铁路事故。这次车祸并非火车自身的问题,而是离铁路线900米的天然气输气管道泄露丙烷和丁烷后爆炸。新西伯利亚与黑海渡假地阿德列尔的一对对开列车恰好途径爆炸地点交汇。 爆炸的规模估计为250-300吨TNT当量 到10,000吨TNT当量。 根据官方的数字,共造成575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