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再恐同日

✍ dations ◷ 2025-02-23 16:55:23 #国际不再恐同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简称IDAHOTB)为每年5月17日。该纪念日是目前公认的国际LGBTI权利纪念日。2013年,第九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有120个国家举行了纪念活动。该活动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由于全球不少国家的同志(同性恋者、跨性别者与双性恋者)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及歧视,“国际不再恐同日”的目的是使其他人可以知道同志可以健康和快乐生活,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构成影响,从而令人不再恐惧同志。5月17日被选为纪念日源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0年5月17日将同性恋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中删除。国际不再恐同日的创始人成立了IDAHO委员会,在不同国家进行活动,旨在游说各国政府正式承认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2015年,大会正式纳入反制双性恋恐惧,并将官网改名为:国际不再恐惧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日。中译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相关

  • 毛霉见段落。毛霉属(学名:Mucor)是一个包含大约有十多个品种的霉菌属,普遍可在泥土、植物的表面、腐烂的蔬果或消化系统中找到它,它可以制作豆腐乳。霉菌是一种真菌,它的菌落的颜色一
  •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英语:Agricultural economics),简称农经学,是一门关注农业生产及粮食分配的应用经济学。农经学关注土地利用(英语:land use),着重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英语:crop yield
  • FMA解剖学基础模型,又称解剖学基础模型本体(Foundational Model of Anatomy Ontology, FMA),是解剖学领域的一部参考本体。它是对生物体典型的表现型结构的符号表达形式;FMA是一部由
  • 诺齐克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 1938年11月16日-2002年1月23日)是美国的哲学家,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1938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父亲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企业家。他毕业于哥伦
  • 单链DNADNA分子以两条反向平行的单链DNA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存在。单链DNA可以由DNA分子经过热处理或碱处理而产生的。单链DNA在分子流体力学性质、吸收光谱
  • N末端N端(亦作N-端,英语:N-terminus),又称氮端、氨基端,指多肽链具有游离的α氨基的末端。在转译过程中,多肽链是从N端往C端合成的,因而在书写表示多肽序列时,从N端开始书写,从左到右写到C
  • 夫人夫人是一个称谓,可以指:
  • 历史记载《日耳曼尼亚志》(拉丁语:De Origine et situ Germanorum,意为“关于日耳曼人的起源和分布”),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著,于公元98年完成。记述了公元1世纪左右的日耳曼部族的分布情况
  • 国家音乐厅国家音乐厅,位于台湾台北市,与国家戏剧院合称为“国家两厅院”,为中华民国重要的音乐表演场地。原隶属教育部国立中正文化中心,2014年4月2日改为文化部监督之行政法人国家表演艺
  • 等效原理等效原理(德语:Äquivalenzprinzip,英语:equivalence principle),尤其是强等效原理,在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中居于一个极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首先是爱因斯坦分别在1911年的《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