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少女

✍ dations ◷ 2025-02-25 02:42:25 #雾中少女

雾中少女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一个乘船游览项目,其起点和终点都位于美国一侧,但在行程中会短暂跨越到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侧。(实际使用的船只也被称为“雾中少女”,每艘船以不同的罗马数字来区分。)

最初的雾中少女号是在尼亚加拉瀑布附近边界的美国一侧岸边建造的。该船在1846年建成,被作为过境轮渡,处女航是在1846年9月18日。设计这艘双层的驳船式蒸汽船,主要是为了提供一项拟议的轮渡服务,以连接纽约市和多伦多。该船长72英尺(22米),以侧轮驱动。侧轮的直径达18英尺(5.5米),由燃烧木头和煤炭的锅炉产生的蒸汽来推动。它最多可搭载100名乘客。

轮渡一直运营良好。但1848年,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悬索桥开通了,使得轮渡的流量骤减。于是,船主决定将经营方向改为观光游,使航程更靠近瀑布。

今天的雾中少女公司是由R·F·卡特船长(Captain R. F. Carter)和弗兰克·拉勃朗德(Frank LaBlond)于1884年成立的。他们投资了新船,并计划于1885年推出。卡特船长和拉勃朗德先生从安大略省罗宾逊港(英语:Port Robinson, Ontario)聘请了阿尔弗雷德·H·怀特(Alfred H. White)来建造新船。在布法罗历史学会(英语:Buffalo History Museum)的档案中,有一封信是拉勃朗德先生寄给阿尔弗雷德·怀特的,信中说,他们对船很满意,并请求阿尔弗雷德给船加一个条痕(add a wale)。该服务由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城的雾中少女公司经营。自1971年以来,雾中少女就一直归格林(Glynn)家族所有。

詹姆斯·V·格林(James V. Glynn)是雾中少女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是1950年作为票务销售加入雾中少女的,他在1971年买下了该公司。在任职期间,雾中少女扩展了业务,实现了十倍的增长。

从1894年到1990年,在加拿大一侧建有雾中少女缆车(Maid of the Mist Incline Railway),这条缆索铁路用来将乘客从街道高度送到河边的船坞。由于1990年代乘客不断增长,这种服务便日益显得不足,因此在1991年以四台高速电梯取代了铁路。在美国一侧,观光塔内有四部电梯可以直达码头。

安大略省欧文桑德的拉塞尔兄弟(英语:Russel Brothers),在1955年和1956年为尼亚加拉瀑布峡谷制造了两艘全钢的雾中少女。第一艘现在位于安大略省的帕里桑德,用于晚餐航行和一日游。第二艘于1983年被出售给安大略省的五旬节联合教会,固定用于在亚马逊地区进行传教。雾中少女二号参加了1960年7月9日对罗杰·伍德沃德的营救。他是一个七岁的男孩,是第一位仅穿救生衣从马蹄瀑布跌落而幸存的人。雾中少女二号一直为雾中少女服务到1983年。之后,她被转往亚马逊河,担任了几年传教船。

IMAX电影《尼亚加拉:奇迹、神话与魔法(英语:Niagara: Miracles, Myths and Magic)》中介绍了雾中少女的部分历史。

2012年,吹号角者(英语:Hornblower Cruises)加拿大公司宣布,取代雾中少女的游船业务,签署了一份价值3亿加元的租赁合同。2013年10月24日,是雾中少女在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城的最后一次航行。

雾中少女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莱洛瓦拉(英语:Lelawala)的易洛魁神话。

威尔士亲王阿尔伯特·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国王)在1860年加拿大之旅中,曾乘坐雾中少女。

1952年6月,玛丽莲·梦露在尼亚加拉瀑布拍摄电影《飞瀑怒潮》时曾乘坐雾中少女。

戈尔巴乔夫曾于1983年乘坐。

1991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以及他们的两个小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曾乘坐雾中少女。

雾中少女一号(1859年)

雾中少女一号(1901年出版)

雾中少女二号的立体照片(1896-1906年)

雾中少女的登船码头(1976年)

从雾中少女上看尼亚加拉瀑布

雾中少女的游客穿着蓝色雨衣,以避免自己被淋湿。(加拿大方面吹号角者的游客则穿红色雨衣。)

雾中少女四号和雾中少女七号

从雾中少女号上看到的美国瀑布

相关

  • 麦角胺麦角胺是麦角肽碱,是麦角类生物碱的一种,它在结构与生物化学上和Ergoline密切相关。它的结构和几种神经递质的结构相似,并且具有作为血管收缩剂的生物活性。它用于医学上用于治
  • 双门对开双门对开(Quad Coupé)属于一种车体风格,由一对较宽的前门与一对较窄的后门相互结合,中间却没有B柱隔阂开来。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明明有四个门的汽车,外表看起来却只有双门。通常前
  • 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1856年7月23日-1920年8月1日),印度国大党早期领袖之一。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但回避农民土地要求,强调印度教传统,维护种姓制
  • 钱象坤钱象坤(1569年-1640年),字弘载,号麟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进士。天启年间,任礼部右侍郎兼太子宾客,后又为南京礼部尚书,后因被魏忠
  • 真壁氏干真壁氏干(1550年9月12日-1622年4月17日)是日本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武将。佐竹氏家臣。常陆国真壁城城主。本姓平氏。官职是安艺守。弟弟为义干。自称暗夜轩。在天文19年(1550年)出
  • 黄春棉黄春棉(1936年-)是台湾田径运动员,高雄市人,主攻三铁项目,女子铁饼前全国纪录保持者。她曾代表国家参加1954年亚洲运动会女子铅球比赛,获得第五名,并于四年后的1958年亚洲运动会,以33
  • 瓦列里·勃留索夫瓦列里·雅科夫列维奇·勃留索夫(俄语:Вале́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Брю́сов,转写:Valeriy Yakovlevich Bryusov,IPA:.mw-parser-output .audiolink a{backgroun
  • 甘精华甘精华(1969年-),广西田东人,壮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西地区代表。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 黄晨达黄晨达(1975年-),北京人。二胡演奏家。他是黄安源之子,4岁开始学钢琴,5岁开始随父学二胡。著名曲目为《古道随想曲》。其演出经常是与其父共同进行。
  • 灵济宫碑坐标:25°53′39″N 119°23′15″E / 25.89417°N 119.38750°E / 25.89417; 119.38750灵济宫碑位于中国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灵济宫内,全称“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