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方根误差

✍ dations ◷ 2025-11-19 07:22:02 #统计学

均方根误差(或称方均根偏移、均方根差、方均根差等,英文:root-mean-square deviation、root-mean-square error、RMSD、RMSE)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数值之间差异的量度,其数值常为模型预测的量或是被观察到的估计量。方均根偏移代表预测的值和观察到的值之差的样本标准差(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当这些差值是以资料样本来估计时,他们通常被称为残差;当这些差值不以样本来计算时,通常被称为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s)。方均根偏移主要用来聚集预测里头误差的大小,通常是在不同的时间下,以一个量值来表现其预测的能力。方均根偏移是一个好的准度的量度,但因其与数值范围有关,因此被限制只能用来比较不同模型间某个特定变量的预知误差。

均方根误差的定义是估计量 θ ^ {\displaystyle {\hat {\theta }}} θ {\displaystyle \theta } 之差期望值的平方根:

对一个无偏估计量(unbiased estimator)来说,均方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标准差。

均方根差的预测值 y ^ t {\displaystyle {\hat {y}}_{t}} 对时间t的回归应变项(dependent variable) y t {\displaystyle y_{t}} 是以n个不同的预测来做为其均方差的平方根:

在某些情况下,均方根差被用来比较两个物品之间的不同(可能没有任一个物品被视为“标准”)。例如,当我们在量测两个时间序列 x 1 , t {\displaystyle x_{1,t}} x 2 , t {\displaystyle x_{2,t}} 时,方均根的式子会变成

正规化的均方根误差可以使得不同数值范围的资料集更易于比较。虽然目前并没有一个一致性的方法来正规化均方根差,但较常用平均值或是资料的范围来正规化被量测的资料。

这个值常被用来指正规化的方均根偏移或误差,同时也常常被表示成比例。当比例的值较低时,代表较少的残差变异。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取较小的样本的时候,样本的范围容易被样本的大小影响,其准确度可能就受到影响。

当以平均值来正规化量测值时,均方根差的变异系数可能被用来避免混淆。这和均方根差在标准差上的变异系数是相同的。

相关

  • 世界观世界观意思是“着眼世界之上”。这是德国知识论中所使用的词汇,指的是一个“广泛世界的观念”。世界观指涉的是一种人类知觉的基础架构,透过它,个体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与它互
  • 五马分尸车裂,又称轘、轘裂、轘脔、轘磔。俗称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相传此刑乃将犯人的头及四肢分别缚到五辆车,由马引车前进以撕裂其身体。秦国的商鞅及嫪毐皆受此刑,但行刑时间颇
  • 稀硫酸硫酸(化学分子式为H2SO4)也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一般为透明至微黄色,在任何浓度下都能与水混溶并且放热。有时,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
  • CHsub2/sub亚甲基(H2C:)是一个有机二价官能团,可分为:亚甲基常是碳链的组成单元,会增加化合物的亲脂性。
  • 荆湖南路荆湖南路是中国宋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雍熙年间荆湖路,地处今湖南省全部,湖北省荆山、大洪山以南,鄂城、崇阳以西,巴东、五峰以东,广西越城岭以东的湘江、灌江流域。至道以汨罗江
  • 专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ATC代码 (C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C01(心脏病治疗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
  • 参议院 (法国)参议院(法语:Sénat,.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
  • 童秀春童秀春(1813年-1868年),字伯雍,号圭农,清朝官员,湖南宁乡县人。同进士出身。童秀春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覆试考列四等罚停殿试一科,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补殿试,位列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属下机构,是在1954年当时以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科学研究院成立,1970年由当时总部北京搬迁到桂林,主要业务电工材料及其元器件、成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