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鞋

✍ dations ◷ 2025-11-14 16:05:17 #鞋

穆勒鞋(拉丁语:mulleus calceus;英语:Mule,英语发音:/mjuːl/)是一种鞋子,最大特点是露出脚后跟的设计。

穆勒鞋历史上主要为高跟设计,穿戴者主要是女性。当代又出现了平底,以及男性款式。

穆勒鞋的名字可能来自苏美尔语的“Mulu”,意思是室内鞋。同时,拉丁语的“Mulleus”也专指古罗马时期元老院的三巨头才有权穿着的紫红色高低礼仪鞋。

从16世纪到18世纪,穆勒鞋相较于使用于社交场合的高跟鞋,一直是女人们在家中最常穿着的流行款式。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最爱穿的也是穆勒鞋。

正是因为“闺房专用”的特性,穆勒鞋逐渐拥有了慵懒、私密的性暗示意味。例如,在洛可可风格代表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名作《秋千》里,那只轻佻飞出的粉红色穆勒鞋,将穆勒鞋的性暗示意味表达得淋漓尽致。1793年,玛丽王后被送上断头台,流行了几百年的高跟穆勒鞋渐渐淡出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变成妓女的专宠。穆勒鞋蕴含的情色意味被进一步加深了,这可以在马奈的名作《奥林匹亚》中窥见端倪。

在20世纪,直到二战后,人们才完全接受了“露出部分脚背、脚趾和脚跟”的穆勒鞋穿着。其中,著名模特梦露功不可没。她在电影1955年电影《七年之痒》中就穿着这种鞋子。它弱化了性暗示意味,以简洁的黑白配色,略呈方形的鞋头、强调力量感的粗跟形成了一种去性别化的朴质感。

从2012年到2015年,穆勒鞋从尖头细跟慢慢演变成鱼嘴粗高跟。

17世纪早期

1750年制

18世纪

平跟

高跟

相关

  • 丁福保丁福保(1874年6月22日-1952年11月28日),字仲祐,号畴隐居士,籍贯江苏常州,生于无锡。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居士,翻译家,古钱币、古籍收藏家,医生。幼通经史,长而中西兼贯,长于算
  • 对流层对流层(英文:Troposphere)是地球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也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75%的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开
  • 麦克达菲县麦克达菲县(McDuffi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北部的一个县。面积690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1,231人。县治汤姆森 (Thomson)。成立于1870年10月18
  • 研究所研究生院(英国英语:Postgraduate Schools、美国英语:Graduate Schools、日语:大学院),是本科之后的进阶教育研究机构,一般设于大学中,以“某大学某研究生院”的形式存在,也有独立设立
  • 计算机逻辑计算机逻辑描述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逻辑。它包括:基本数理逻辑比如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通常联合上集合论)的研究被认为是对任何大学计算机科学课程都非常重要的理论基
  • 巨口鱼科巨口鱼科(学名:Stomiidae),是辐鳍鱼纲巨口鱼目的其中一科。巨口鱼科下分27个属,如下:
  • 中山公园 (温哥华)中山公园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华埠一个主要景点。公园分为免费和收费两个部分:免费公园(Dr. Sun Yat-Sen Park)采中式设计,但用料主要来自北美,并由温哥华公园局直接管
  • 高秀敏高秀敏(1959年1月28日-2005年8月18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小品演员。1982年进入扶余县民间艺术团做演员。1992年辞职做个体演员。她与赵本山、范伟合作演出了
  • 七等生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本名刘武雄,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为台北师范学院(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科校友(48级),同学席慕蓉、学长雷骧(47级)亦为作家。
  • 毕倚虹毕倚虹(1892年-1926年),名振达,字倚虹,别署几庵、清波、春明逐客、婆婆生等,男,江苏仪征人,中国近现代小说家。父亲毕畏三,儿子毕季龙、毕朔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