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日语:和服/わふく */?)是日本自幕府时代起对其本土衣装的称呼。现代日本和服可分为皇室服制和国民服制。国民服制是1941年文部省制定《国民礼法要项》中的国民礼服,德川家康时期正式称为和服,又被称为武家着物,包括平民男子礼服纹付羽织袴、帷子和女子长着等。而皇室服制源自奈良时代中期以来日本本土弥生服饰受汉唐汉服、吴服影响的公家服制的考证,又被称为公家着物。“着物”起初泛指衣服,随着洋服(ようふく)进入日本,日本国学运动兴起,本土传统着物逐渐改称“和服”。和服衣料多采用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染织绣工艺品。
另一种常用来称呼和服的名称是吴服(呉服/ごふく ?),原本指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丝绸织品所制作的服装,现今则指用于制作和服的织品,与服装剪裁样式是没有关系的。现代日本和服,除了皇室传统服饰和国民服制外,宗教传统服饰(如神道教巫女、神官的穿着)也是和服的一种。
现代和服主要为日本国民于冠婚葬祭、传统节日、飨宴,以及进行传统艺能时所穿着的。根据近代习惯,未婚女性于成人式、婚礼场合可以穿着一种拥有“及地袂”的“振袖”和服。现时部分年纪较大的女性以及极少部分的年长男性会以和服作为日常衣装。至于职业相扑选手,由于规例所限,他们必须时常穿着和服,但他们所穿着的那种和服比较偏向浴衣,材质以棉为主。
和服于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称呼,部分称呼更加偏离原意,甚至连日本本身也对这种衣饰有着不同的统称。这些称呼的偏差与其历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和服”、“吴服”跟“着物”(Kimono)是三个最主要的称呼,基本上这三词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来源及解释。
和服,从字面上解释为“和”的服装(“和”一字源于日本人为大和民族)。这种称呼源于明治时期,因西方衣服(即“洋服”)的流入,人们用以将其与日本本地的衣服作分别之故。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福泽谕吉以来,日本国族运动兴起,产生了大和民族的概念。后来为了将西方的衣物(即着物)作分别,和服逐渐演变成单指日本民族服饰
吴服(ごふく)一字的产生,是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传入日本,甚至将日本本土弥生服饰也称为吴服的缘故。百济给应神天皇的贡品里有两个从吴国来的缝织女。后来应神天皇复遣阿知使主前往吴国求缝工女。雄略天皇在位期间,阿知使主带回汉织女、吴织女。吴织女死后被当作吴服大神在吴服神社里被祭祀。京都大酒神社石标上书“太秦明神 吴织神汉织神蚕养机织管弦乐舞之祖神”。17世纪谣曲《吴服》咏唱吴国绫织女为天皇制作御衣,织锦时的思念故国之情。因此吴服一词是专指以绫锦为面料的礼服。而用江户时代发明的木棉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和服裁缝古称吴服师。大政时代日本和裁士会成立后改称和裁士。
着物(きもの),于日文字面上意为“着る物”,以语体中文来解释的是“穿着的东西”。初此词是单指“衣服”这种东西,亦因为日本文化本位的缘故,因此日本人会将其民族所穿的衣服以着物著称。这种称呼一直维持到明治时代,因明治维新活动将洋服带进日本之前。后来因为洋服的流入,穿着洋服的人增多,为了区别日本人就将其民族的衣服改称为“和服”,由外地(普遍是指西方)传入的衣服则为“洋服”。现今着物有着两个解释,其一就是直指“和服”,其二就是指一切所穿着的衣服。1871年明治政府制定户籍法为废除封建等级制着手简化阶层成分,宫廷贵族和大名被指定为华族,武士被指定为士族,其余者划为平民。华族的着物称为公家着物。士族的着物称为武家着物。
室町江户时代的武家服装称为武家着物。应永三年,足利义满订立武家礼法。此后,方袖羽织、大口袴成为武士朝服,中衣白无垢,夏天用白练,后来称作裃。长裃是江户时代高级武家的礼装,又被称为肩衣袴。打挂,又称掻取,是武家妇人特有的仪式礼装,少壮服红色,老者服杂色。礼仪发式为环髻。侯国夫人婚服白无垢。宽永十二年,武家法度规定年轻武士不得服用纱绫、缩缅、平缟、羽二重、绢绸、木棉以外的衣料。德川幕府规定诸大夫(武家从五位上)服大纹风折乌帽子,侍从以上直垂。文久时代《诸家扈从著服达》规定士族礼服羽织小袴,婚礼仪式服纱小袖、服纱袷帷子。江户时代的大名每年要向德川幕府进献的服饰包括袷、帷子、羽织、单物、小袖、道服、袴。直垂的直领表衣后来演变为羽织。幕府禁止平民穿武士式服纹付羽织袴。明治维新以后,平民才有了取姓氏、乘马以及穿纹付羽织袴的权利。
明治四年颁布散发脱刀及制服着用令,规定大臣、参议、诸省长、次官除了朝仪以外,以羽织袴为便服。明治十年太政官宣布羽织袴为官吏通常礼服。而武家侯国夫人的大礼服打挂成为花嫁衣裳,略礼服染帷子成为平民礼服。
公家着物是指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天皇直至五位以上大臣的服制,即华族的礼装。包括衮衣、束带、直衣、狩衣、十二单、袿袴、水干等等。根据《养老律令·衣服令》,天皇即位、元正朝贺服衮冕十二章。上朝以及大小诸会,服黄栌染衣。日本皇太子服黄丹衣,亲王紫衣。诸臣一位至八位依据唐宋公服制度,分别衣紫、绯、绿、缥。
幕府时代,公方以束带为礼服,四位以上黑袍,五位绛袍。
明治天皇即位以后,崇尚胡服骑射,大力引进西方服饰,废除了衮冕、裲裆等礼服,只保留了束带、狩衣等平服,且多用于神道仪式。明治十七年(1884)十一月颁布宫中席次第三阶以上华族女子礼服制度,包括一褂、一单、一服、一袴、一发、一扇、一履。五衣唐衣裳冬天的面料为唐织,夏天的面料为二重织的纱。后来规定华族女眷增加单衣的层数,又称为十二单。
明治二十七年颁布《神官神职服制》敕令,此后修正3次,分为正装、礼装、常装。正服黑罗冠、略服乌帽子(有位立乌帽子、无位折乌帽子)。正服衣冠,四位以上缝腋位袍黑唐草纹、五位赤唐草纹、六位以下绿无纹、无位黄平绢无纹。礼装斋服服制与位袍同,用白绢。中单短帷子,有位者为红绫,无位者红绢。下着指贯,三位以上紫底藤丸纹,四位五位紫平绢,六位以下浅黄平绢。此外有衣冠代用布衣,即无襕狩衣。常装包括狩衣和净衣。别官以下仆从服白张。巫女服(みこふく)常服穿小袖白无垢上衣和红袴,脚裹足袋,礼服外披千早。
明治时代以来,日本服装主要分为现代服装“洋服”和“和服”。和服最早期因中日文化交流而深受古代中国的汉服影响,尤其是日本历史上的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晋朝及南北朝时期)。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天皇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奖》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于即位礼、冠礼、婚礼等仪式,直到明治维新才被部分废止。江户时代中期至后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学,开展了复礼复古的天宝“装束御再兴”运动,复兴公事主义。为正如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所言
“厩户皇子始定冠位十二阶大宝以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往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如宋景濂误曰:“千来犹效,汉衣冠元是”。本邦之古传也岂效汉唐之制而已乎。故夫圣世始为衣冠而美风俗,以正上下礼仪,人无礼仪则何为人?岂非当务之急乎?”
严格来说,绳文时代的日本的民族服饰尚未成形。考古学家于当时遗迹中所发现的古物中推测,当时的人是以一些以苧麻及麻织成的布制作衣服的。可惜的是,因发掘出来的文物资讯不足,故当时衣服的模样至今仍未明。
根据中国史书魏书东夷传的“魏志倭人传”所记载,弥生时代日本人的衣着是以几块大布所剪裁而成。男的叫横幅,女的叫贯头衣。因为没针剪,所以不成样式,类似东南亚与百越民族的服饰。
古坟时代及飞鸟时代为中国的东晋、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未有统一国家,故当时中日尚未有正式的外交往来,但是在部分地域,却有着海路商贸的往来。由于前东吴地区临海,故商贸往来较多。当时东吴风格的服饰就是经此商路传至日本,造就了和服的雏形,“吴服”一词亦因此而来。
另外,由于日本出现了第一批正式的史书,包括古事记、日本书纪及古风土记,衣服的样式逐渐变得可考。据上书所述,当时的衣服不论男女,都是由上衣及下裳两部分所组成。但至于实际的样式模样是如何就因为以上史书并没有图画解释而不可考。最早可考的吴服是阿知使主在晋朝江南求得的织匠制作。
白江口一役战败后,日本朝廷大力引进唐朝的制度及文化,使日本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直接。因此于奈良时代,日本对中国文化有着大规模的模仿,下至平民,上至统治者。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养老三年,又开始制定妇女衣服式样。甚至严禁衣冠不整、僭越服制。圣武天皇即位以后,要求妇女改穿脱旧俗改穿新制。称德天皇规定袍衣的剪裁每件以半匹为限。元明天皇规定衣领要宽,“衣褾口阔,八寸已上,一尺已下”。规定衽之相过不能太浅。圆领袍襕广一尺二寸以下。光仁天皇规定袖口尺寸,五位以上一尺为限。六位以下八寸。文德天皇规定袖口阔和裤口阔相同。
承和九年(公元842),仁明天皇又诏书:“天下仪式,男女衣服,皆依唐法,五位以上位记,改从汉样,诸宫殿院堂门阁,皆着新额。”正仓院所传东大寺写经生记录的男子服制包括袍、袄子、袴、汗衫、裈、水裈、前裳、布肩衣;女子则服袍、裳、前裳。法隆寺存有蜀江锦,传说是圣德大子妃的带裂、褥裂。平安时期和服为唐朝汉服翻版。此时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当时期中国服饰的模式,而日后贵族阶级所穿着的“唐服”样式亦于此时期留存下来。
现今对当时和服的了解主要来自令义解、令集义解、续日本纪及日本纪略等古籍,以及正仓院等遗留下来的史料。以上大多都没有图画表述,因此研究者对确实的衣服模样依然了解甚少。
701年制订的大宝律令,以及由大宝律令所衍生出来,718年制订的养老律令,都包含了对衣服制式的规定。这两条律令将朝廷的制服定义为“礼服”(らいふく)及“朝服”(ちょうふく)两种。而不同官位、场合、身份等的衣服各自有不同的部件、颜色及剪裁。
另外,于这个时代的719年,和服右衽的传统亦由此时经政令所制定,这亦是经唐文化所影响下的结果。
于平安时代初期,中日交往仍然相当紧密,故中国文化对和服的影响仍深。但由于894年日本撤回遣唐使,北宋熙宁年间以来,只有佛教民间交流了。使和服发展逐渐倾回去日本自身的文化,开始建立起别于中国服饰的独特风格。尤其是这个时期纹章及染色技术大幅发展,令当时和服的花款变得更加多样化。
源氏物语画卷、年中行事画卷及伴大纳言画词等古代画卷为当时期的衣服样貌提供了确实及有用的证据。另外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三代实录、日本纪略及多个当时的故事、日记等古籍亦为当时衣服发展提供了不少研究资料。
据述,当时衣服的原材料多为丝绸、麻等纤维,另有以金属或木材所制成的配件。不过基于布料容易腐烂,能够完整保留下来和服并不多。
基本上这个时期出现的和服成为了日后朝廷及幕府的礼仪服式;当时对和服的穿着法及穿着礼仪亦有部分留传到现代。
到了镰仓时代,原本中国服饰中的裤跟裳被省去,袖口亦开始缩小,形成现今和服雏型的“小袖”;另外女子和服亦开始趋向上下连裳的袍服类。室町时代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割据战乱不断,人民生活不振,造成和服的演变逐渐减慢。
此时期亦产生了大纹(だいもん)及素袄(すおう)两种款式的和服。另外以平安时期平民所穿着的水干(すいかん)为本所演化出来的直垂(ひたたれ)于镰仓时期成为了武家的礼服,到了室町时代更成为了武家的第一正装。
室町时代日本大量进口明朝金襕、缎子,被当作最高级的织物,制作幕府将军的胴服(羽织)。
安土桃山时代及以后的服装主流都是以小袖为主,而于这个时代和服被加上衽(おくみえり,即领缘)、袖、袴(はかま)等部件。虽然细部的变化于以后的时代仍然持续著,但和服的形态至此已基本定型,直到现代。
公元1603年,万历皇帝下诏封关白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赐给郡王级别大红素纱皮弁服、素白纱红领黻文中单、�色素前后裳、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麒麟服、狮子服、斗牛服、飞鱼服、绿贴里、便服和圣旨诏书,现藏于妙法院。
明末朱舜水流亡日本,应德川光圀的请求绘图教制朝服、角带、野服、道服、明道巾、纱帽、幞头。德川光圀自称朱舜水门人。德川光圀作《礼仪类典图绘》和《大日本史·礼乐志》详细考证了奈良朝衣冠制度以及天子、亲王、命妇、武宦礼服。如天子即位用赤色大袖衮冕十二章、听政黄栌染大袖袍、平服麦尘缝腋袍表袴;内命妇一位深紫衣、三位以上浅紫衣绿缬裙、四位深绯衣;武官礼服皂罗冠、位袄加绣裲裆。1667年,幕府儒臣人见竹洞将3年前依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所记载野服样式,参酌当时日本儒者深衣道服之制,绘成的《野服图说》,送请朱舜水修改。
京都西阵织工不断地向居住于大阪港的中国明朝织工学习各种进步的纹织物技术,如金襕、锦、唐织、缎子、纹纱、缩缅、绣花等织造技术,而使得西阵织物大为进步。西阵野本氏效仿蜀锦,用五色丝织成花鸟绫花杂品。字画装裱业使唐织发展起来。京都西阵织至今为唐织的中心。
江户时代中期至后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学,开展了复礼复古的天宝“装束御再兴”运动,复兴公事主义,日本有职故实家开始对装束的考证,并且复兴了天皇黄袍的染色技术。德川家康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了天皇及诸臣的服制,主导复礼复古。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为官学以来,通过藩校讲授使小笠原流礼法广泛传播。1632年《小笠原家礼书》出版。
江户时代初期,小袖的样式仍然流行。因平民势力的抬头,平民生活水平提升,衣饰渐趋华丽;反之武士阶级却因连年战争所造成的财政紧绌,样式趋于平淡。作为这种反常现象的应对,德川幕府于此时以儒家的价值观为由,颁行了俭约令,才使这种现象渐渐回复过来。
此时腰带的使用开始流行,及后更成为和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73年由三井高利(三井家族的始祖)于当时的江户本町一丁目设立了“越后屋”日式和服店,本着“不会抬高售价”的营商手法而驰名于世。
江户时代后期,基于锁国政策,由外地输入的丝绸大幅减少,而日本本地生产的丝绸却比较偏少,未能满足制作和服的需求,因此平民的和服开始改以绉纱比较廉价的材料制作。另外,因1783年至1788年的天明大饥荒,幕府于1785年禁止平民穿着由丝绸制成的和服。平民只好穿着由木绵及麻制成的衣服。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和服的样式自此变得淡薄,直至明治时代初期。这个时期,女子的和服服饰开始流行附有长的袖兜(袂、たもと),形成了日后的振袖。
1864年,因为禁门之变,幕府向长州发兵讨伐,军服决定改为西洋式,洋服开始在日本流行。
因与洋人交流的机会增多,一些与西洋人有比较多接触的人如华族、政府要员等开始改穿洋服,以便与洋人交涉,充份显现出日本人当时急切求变的心态。至于平民,因洋服的价钱高昂,以及传统对美的观点所影响,江户时代的生活模式基本上维持,故此平民多为穿着和服。由于此时期日本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因此“着物”一词就改称为“和服”,将日本传统的服饰与由西洋传来的洋服作分别。
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关系,政府推动了现代化的纺织工业,使丝绸之类的和服衣料产量大升。另外重新开国的日本亦大力发展与外国的商贸往来,引入了不少新的衣料,使和服的材质变得多元化。另外,亦因为工业的推动,布料的染色技术大幅提升,亦使和服的纹理及色彩变得斑烂。
1871年9月3日,明治天皇废止奈良朝以来的唐风样式,其诏书云“如今衣冠之制、模仿自中古唐制、风格流于软弱”。于1871年,为了统一陆军及官僚的制服,明治天皇颁布了政令,让警察、铁道员及教员等逐渐改穿洋服。另外军队亦规定必须穿着军服,而当时的军服正是洋服。而当时的军服亦在后来演变成当时男子学生的制服。由于明治维新不断力求西化的行径,洋服逐渐取代和服于平民中的地位。此时期平民服装的西化大多局限于男性。
大正时代因明治维新将大量西方文化带进日本,使西服取代和服成为流行的服式。再加上女性主义的抬头,使得服装西洋化变得不再局限于男性,如女学生的制服由初期日本化的行灯袴变为后期西化的水手服。
于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亦是一个洋服取代和服的转捩点。由于灾后社会动荡,抢掠时常发生,穿着和服的女性往往就因为和服紧身的剪裁影响而成为日本朝鲜族贼人抢掠的目标。翌年,“东京妇人子供服组合”发起了妇女服装西洋化的行动,使洋服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穿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国内混乱,和服的发展进入一个完全的空窗期。服装趋向以实用为主,如当时所制订的国民服,为洋服完全取代和服为日常服奠下了基础。
1935年(昭和10)至1938年日本战时体制移行期的国民礼法构想,基于小笠原流礼法强化作法教育。昭和13年(1938),日本文部省成立“作法教授要项调查委员会”,当时礼法的最高权威、《日常礼法心得》的作者、贵族院议员、侯爵德川义亲(日语:徳川義親)任调查委员长,研究男女中等学校修身教授要目,振兴礼教。1938(昭和13)~1939年《礼仪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文部省颁布《昭和国民礼法要项》,在学校贯彻实施。《礼法要项》对国民礼服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实际上是包括服装、礼仪(冠婚葬祭)以及弓道(射礼)。《礼法要项》第九章规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礼服纹付羽织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礼服、访问服等。
战后,由于穿着麻烦的和服变得昂贵,而反之实用的洋服变得便宜,以和服作为日常衣服的人逐渐减少。但值得一提的是,和服曾经在1965年至1975年因新款的羊毛和服的面世而再度流行了一段时间。但自此之后和服就一直走下坡,造成和服业界一厥不振而相继倒闭,令其成为少数行业。
步入平成年代,和服再度成为部分重要活动或场合的流行服饰,更逐渐成为潮流的一部分。和服自此被定位为节庆及重要场合的服饰,不过穿着和服的都是女多男少。而浴衣则因轻便及凉快之故而成为现今很多日常场合或者神道祭典的热门衣着。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开始了传统文化的振兴运动。为了振兴和服产业,1964年日本专门成立了“装道礼法着物学院”,培养出了大量的装道和服专家,普及和服着装、礼法、和裁、创意、美容以及出版图书。昭和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并根据第21条设立了传统工艺产业振兴协会。1966年全日本着物振兴会成立,提倡11月15日为和服日,并号召大众在七五三节穿和服。全日本着物振兴会与日本和裁士会、传统工艺产业振兴协会、名古屋织物卸商业组合、东京织物卸商业组合、京都织物卸商业组合、京染卸商业组合、东京都染色工业协同组合、日本绢人繊织物工业会、大日本蚕丝会形成产业联盟。并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认可的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还出台了专修学校教育振兴会实行的《和服裁缝技术鉴定》以及东京商工会议所实行的《和服裁缝技术鉴定》。
传统和服的颜色及通常取自大自然的装饰图案,都带有强烈的象征内涵,并透露了穿著者的年龄、地位、财富及品味。江户时代,女子的服饰渐渐变得鲜明夺目,而男子的服饰则慢慢变得庄重朴素以显出身份地位。年龄与婚姻状况也影响了和服的款式和花色。
现今很多日本女性都不懂得如何自己穿着和服,这是因为现代大部分的和服都包含了至少十二件的部件,而且需要复杂的方法去将其穿着、组合及系稳。故此很多时女子穿着和服都需要别人的协助,甚至需要请到专业人士去协助穿着。现代女性和服的样式大多反映了其年龄、婚姻状况及社会地位,也反映了穿着场合的重要度。
花嫁衣裳(はなよめいしょう)为女性结婚时的服饰。日本的传统婚礼为神前婚礼;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礼的必要穿着。花嫁衣主要分为三种,包括打挂、白无垢以及振袖(通常为大振袖),色调以白或红为主。打挂是幕府时期侯国夫人的正式礼装,仅在节日、庆贺仪式上着用。未婚女性也可以着用。白无垢是幕府时期士族女子婚礼礼服,绫、纶子、羽二重质地。太夫以及地位更高的女子嫁娶礼服则更为多彩华贵的打挂。
振袖(ふりそで)为未婚女性所穿着的和服,有色彩斑斓的图案及纹理。它依照袖的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及小振袖,而袖长大约于39吋至42吋之间。
振袖为现今未婚女性最正式的服饰,是未婚女性参与成人节或者亲友婚礼的常见服饰。
黑留袖(黒留袖、くろとめそで)为已婚女性所穿着的和服,色调为黑色,袖口较振袖为短(当女性结婚后,女性的振袖必须剪短),而裙䙓及袖口多以刺绣绣上图案,腰带则多镶有金或银色的线。
黑留袖通常于孩子婚礼时,由其母亲所穿着。
色留袖(いろとめそで)与黑留袖基本上一样,但与其不同的是色调会是单一的其他颜色。通常都是于婚礼场合上,由已婚的女性亲友所穿着。
访问著(ほうもんぎ)是略式礼服,仅次于礼服。是一种穿着场合很广的正式衣着,没有未婚或已婚之分。访问著的下裾多印有俏丽的图案。
色无地(いろむじ)是略式礼服,为一种未婚及已婚女性均可穿著的单色和服。通常在参与茶会时所穿着。
普段著(ふだんぎ)的材质、花纹及颜色等都没有特别规定。可以在多种普通场合中穿着,甚至作为家中的穿着。
毕业著(卒业着、そつぎょうぎ)通常为参与一些毕业典礼(大专或以上)时的穿着。与普通和服不同的是,它的鞋可以是马靴。这是明治时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女子校服所演变而成的。
浴衣(ゆかた)为夏服,是以木棉为材质的简化版和服,非正装,不用于正式场合。浴衣因材质轻便而令穿著者容易感到凉快,但它与其他日本传统衣着基本上相似,有着直线的缝接与宽阔的衣袖。
相比起女子的和服,男子的和服远比女子的简洁。男子的和服最多由不包括鞋和足袋的五个部件组成。男子的和服与女子的一样拥有很长的袖套,但不同的是袖套与衣服本身是缝上的,只剩下末端几吋的位置未被缝上。另外为了方便绑上腰带,袖宽比女子的和服要窄。
现今男子和服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布料。典型的男子和服的布料色彩都是偏向素淡,如黑色、深蓝色、绿色跟啡色都是常见的颜色,布质都是无光泽的而且没有任何花纹。部分新潮的男子和服的色调会比较光鲜,如紫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另外亦拥有一些细小的花纹。
男子的浴衣相比起女子的浴衣会比较容易穿着,但大体上跟女子的浴衣差不多。
一套和服除了衣服的部分之外,还包括了腰带、布袜(足袋)、木屐等不同的部件。
长襦袢(ながじゅばん)是一种穿在和服内的长中衣,男女均可穿著。长襦袢的出现是因为和服多以丝质制成,非常纤弱以及难以清洁,穿上长襦袢就可以避免身体与和服的接触,减低弄污的机会。长襦袢通常只会露出衣领的部分,而很多长襦袢的衣领是可移除的,容许人们将衣领配衬所穿着的和服,也方便了清洗。典型的长襦袢是白色的。
穿着和服会用到腰带(帯、おび),将其打结以使其稳固地穿着在身上而不需要用到任何钮扣。而腰带的款式种类也很多,如男的会用角帯,而女的则会用袋帯、名古屋帯、袋名古屋帯(八寸帯)、半巾帯。女子大带多用金襕质地,或黑底梅松樱织锦。桃山时代,日本女性曾用细带束腰,但未被推广。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时,驻兵名古屋。当时,云集在名古屋的艺妓头扎大发髻,身穿小袖衣,腰缠由中国工匠织的青红两种颜色的筒状锦带,很是艳丽。这种时髦的打扮,立即流行开来,被称作"名古屋带"或八寸带(约30厘米宽,近4米长)。名古屋带的工艺多为博多织、缀织,通常搭配付下、色无地、小纹、䌷的和服。留袖、访问着、振袖和服则多配以袋带,带宽约31厘米、长约4米半,打二重太鼓结。
室町时代初期,富家妇女的衣带一般有5厘米宽,到了江户文化的顶蜂期,有的衣带宽约30厘米,长达4米。明治时期,衣带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各式品种名目繁多,有里外全绣的丸带、部分绣花的袋带、名古屋带、单带等10多种式样。高级礼服通常会搭配名古屋带。带在日本人的眼中还是一件很重要的物品。每逢七五三节,外祖母一家要给外孙或外孙女送上一条腰带。而订婚时男方亦要给自己的未婚妻送上腰带以表珍重。另外在部分地区,若一对夫妇有一人去世,另一半就要把自己和服的腰带一同放进棺材陪葬,以示悼念。
中国出口日本的最高级织物称为名物裂,包括金襕银襕、缎子、锦、间道、风通、绍巴、金罗、印金等。松平不昧《古今名物类聚》名物裂描绘了106种166裂织物。文化元年(1804)出版的《和汉锦繍一覧》中收录了多达342种织物。缂丝(刻丝)在日本称为缀、缀锦、缀织。明治以降,织工龙村平蔵和川岛甚兵卫潜心研究复原名物裂,将西阵织发扬光大。西阵织包括爪搔本缀织、经锦、纬锦、缎子、锦缎、绍巴、风通织、模仿织、凹凸织、天鹅绒织、飞白花纹、以及茧绸等。通常用于制作能服饰、礼服、屏风、和服背腰带、和服、金线织花的锦缎。结鹿子是绞缬的一种。友禅染是以江户时代中期的绘法师宫崎友禅冠名的。他于17世纪末期在京都从事扇面绘画,并将绘画手法引入染织工艺,突破了小袖的刺绣和绞染的工艺界限。友禅染采用三角锥形的涩纸筒挤出“丝目糊”沿着纹样轮廓线挤置精细的线条,然后染出各部分的图案。
和装织物主要包括西阵织、博多织、丹后缩缅、加贺绢、小千古缩、结城䌷、大岛䌷等等。女子和服正装以御召缩缅为上品。长襦袢、挂里多用富士绢。和服正装传统上使用的材料为并幅(小幅)反物,多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品,反物沿用唐代传统布料的尺寸,幅宽唐大尺尺二寸(36厘米),长半匹(二丈八尺左右,12米)为一反,故称反物,一匹为一衣。
染印(江戸小纹、友禅、正蓝染、长板中形、型絵染、红型、伊势型纸、木版折更纱)、纺织(有职织物、罗、结城䌷、久留米絣、献上博多织、䌷缟织・絣织、䌷织、佐贺锦、缀织、经锦、纹纱)、刺绣、献上博多帯等相关染织技艺被列入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
和服的纹样分为有职纹样、有栖川锦、桐竹凤凰文、宝相花、唐草文、花菱、扇面、矢絣、七宝、青海波、万寿菊、四君子文样(兰、竹、梅、菊)、元禄模样、寛文模样、庆长模样等等。
和服的色彩丰富,小装饰较多。也有些人脚上不穿木屐,而是穿着凉鞋。
和服胸部以下裹着一条布带,负责调节和服的尺寸,这条布带以下的部分叫端折。端折以达到一定长度为美,如果较短则会让人觉得不成体统。儿童和服不需要留出端折。
为了在运动时不会拽动身上的布料,和服的袖子处缝合较浅,肋下部分没有布料。因此在穿着者手臂上举时,和服里面的内衣可能被外人看到。
足袋(たび)穿着和服时,要穿上的布袜子,通常为白色的。
男性所穿着的木屐(下駄、げた)一般较为朴素,大部分都是淡黄色,没有任何装饰花纹;而女子的则变化很大,五颜六色,并且大多有雕刻上不同的花纹。木屐通常以木制成,现今多与浴衣同穿。
草履(ぞうり)通常由布、皮及玻璃等材料制成,男女子皆可穿。与木屐一样男子的会较为朴实而女子的会较为花巧。
草鞋(わらじ)是由草所织成的鞋,多为僧侣所穿着。
发簪(下簪、かんざし)为女子穿着和服时为头发梳成发髻时所用的装饰品。簪上的装饰品通常有丝制的假花、木制部件或宝石等。
和服着用的场合包括冠婚葬祭,即冠礼(成人式)、婚礼、葬礼、祭礼等人生重要节日。自室町时代时代,小孩年满三岁、五岁、七岁也会穿和服参拜神社、氏神宗祠。入学式、卒业式也流行穿和服。
穿着和服的小女孩
一群穿着黒纹付羽织袴礼装的外国留学生
年轻舞妓特有的和服。图为京都宫川町的协子小姐(右)及身穿浴衣的梁君培(粤语:梁君培)牧师(左)
日本大分市的成人式。图为身穿纹付羽织袴的梁君培(粤语:梁君培)牧师(中)和身穿振袖的女大学生
莫奈画作《日本女人》
衣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