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苦味酸
✍ dations ◷ 2025-11-20 21:55:06 #苦味酸
苦味酸,化学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缩写TNP、PA,是一种炸药,名字由希腊语的πικρος(苦味)得来,味道很苦。纯净物室温下呈略带黄色的结晶(黄色炸药),难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二硫化碳,易溶于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而有很强的酸性。干燥的苦味酸感度较低,略高于TNT(三硝基甲苯),储存和运输都比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盐的感度(英语:Sensitivity (explosives))较高,因此储存苦味酸必须用非金属容器,装于弹体中的苦味酸必须经过严格的干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蚀金属,生成高感度的盐。苦味酸的氧平衡(英语:Oxygen balance)为-45.39%,爆发点320℃(5s),当密度为1.70g·cm-3时,爆热和爆速分别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为1.72g·cm-3时,爆压为26.5GPa,爆温约3000K,爆容约680L·kg-1。撞击感度24%-36%,对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为315cm3(铅孔扩张值),等效105%TNT当量;猛度16mm(铅柱压缩值),等效103%TNT当量。直接硝化苯酚会造成氧化,使产率降低,因此苦味酸是通过苯酚的磺化制得苯酚二磺酸,再用浓硝酸硝化制得。该过程利用了磺化反应的可逆性,既避免了氧化,也引入了硝基。苦味酸发明于公元1771年,在发明之后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一直用作黄色染料。后因为爆炸事故,爆炸性质才被人们发现,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炸药。基于它用做黄色染料的历史和极强的染黄色能力,又被称为黄色炸药,曾广泛用于装填炮弹、航空炸弹、地雷、手榴弹等几乎所有军用弹药。1873年,Hermann Sprengel(英语:Hermann Sprengel)发现苦味酸可以作为起爆药,并可用于军事高爆炸药。 1885年,法国化学家Eugène Turpin(英语:Eugène Turpin)申请了专利,把苦味酸作为炸药与炮弹发射装药。全世界主要国家迅速发生了一场军事技术革命:1887年法国采用了苦味酸与火棉混合炸药,称为melinite(中译麦宁炸药);1888年英国开始制造类似的炸药,称为lyddite(中译立德炸药、裂地药、列底炮药);日本制造了改进的下濑火药;1889年,奥匈帝国开始制造了苦味酸与三硝基甲酚胺盐混合的炸药ecrasite;1894年,沙俄开始把苦味酸用作炮弹发射药;1906年,美国使用苦味酸胺(称作Dunnite或explosive D)。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英国殖民苏丹的恩图曼战役、布尔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都广泛使用了苦味酸炸药。由于苦味酸容易与弹体金属反应,产生感度很高的苦味酸盐,所以时常发生弹药的意外爆炸,造成士兵伤亡。1917年12月6日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大爆炸造成了2000余人死亡,就是由于苦味酸炮弹的安全事故造成的。1943年陆奥号战列舰爆炸也被怀疑与之相关。1902年,德国开始用更稳定、安全的TNT替代苦味酸作为炮弹装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其它各国陆续完成替换苦味酸军用炸药。在20世纪下半叶趋于淘汰。苦味酸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酸碱指示剂和医用收敛药。
相关
- 细胞激素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CXCL101LV9, 1O7Y, 1O7Z, 1O80· chemokine activity· extracellular space· chemotaxis · inflammatory response · immune response · signal transduction · cell su
-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叫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产生作用分子移除外来抗原的过程,这些作用分子诱导产生轻微、无临床症状或局部性的发炎反应,并不会对宿主造成组织伤害。特殊
- 电解质不平衡电解质在生物体的自平衡维持上相当的重要。电解质可调节心臓及神经机能、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及酸碱平衡等。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产生:过
- 陶器古希腊陶器指由古希腊人制造的陶瓷,陶器上的图饰成为了了解希腊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主要来源。根据不同用途,大小和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型的器皿主要用于贮藏和运送液体(酒、橄榄油
- 迪纳厄斯第纳里乌斯(拉丁语:denarius,复数形式: denarii),又译第纳里、第纳留斯、狄纳留斯、第纳尔斯, 在古罗马货币系统中,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铸造的小银币。它是流通中最常见的硬币,它逐
- 赫斯特染色赫斯特染色(英语:Hoechst stains)是萤光染色中的一种类型,专门用来在萤光显微观察下标示DNA。由于可将DNA标示,此种染色方式也可以用来辨识内含DNA的细胞核及线粒体的位置。常用
- 苯苯(běn)(Benzene、C6H6、⌬、⏣或PhH)旧称困、焑、㷍、菕等,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为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的液体。同时,苯有高的毒性,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是最简单的芳烃
- 注射器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注射器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
- 丝裂霉素丝裂霉素(Mitomycin),属抗生素类的抗肿瘤药,用以治疗癌症,如:胃及胰脏的腺癌、膀胱癌。作用在于减缓或停止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卤化/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克拉屈滨、克罗拉滨、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