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贤溪

✍ dations ◷ 2025-07-26 16:03:24 #1908年出生,2002年逝世,柯姓,晋江人,高甲戏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柯贤溪(1908年6月25日-2002年10月31日),女,艺名痟罗溪,中国高甲戏表演艺术家,工丑角。柯贤溪与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三人并称“闽南四大名丑”。

清光绪34年农历五月廿七日,柯贤溪出生于现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英林镇沪厝垵村。柯贤溪9岁时,父亲去世。11岁时开始学戏并在两年后出科。柯贤溪学戏后先后加入“福泉新”班、“象山”班、“新溪乐”班、“福祥”班、“旧溪东”班、“后田”班、“溪后”班、“福庆成”班。

1935年10月,柯贤溪赴马尼拉演出并于第二年转到怡朗演出。1937年,柯贤溪回国并在“福庆成”班演出。1944年,柯贤溪受赴惠安塔堀(张坂镇)演对台戏。1946年,柯贤溪参加泉州大光明戏院主办的高甲戏表演赛,获得金牌1块、锦旗1面并被誉为“丑大王”。内战后散班,柯贤溪回到家乡卖蚝。

1952年,柯贤溪组织了“晋江民间高甲戏剧团”并担任团长,这是晋江县第一个自负盈亏的高甲戏剧团。1960年底,柯贤溪参加厦门“高甲戏丑角会演”并被推为“丑王”。文革后,柯贤溪遭到批斗并被称为“晋江地区文艺黑线的总头目”。1967年,柯贤溪被驱逐出团,开除党籍并停发工资。之后,柯贤溪靠路边摆摊度日。

1982年,柯贤溪在福建艺术学校泉州分校高甲班担任教师。

2002年10月31日,柯贤溪去世。

柯贤溪在男丑表演基础上开创了高甲戏的女丑表演艺术,其主要作品有《金魁星》、《唐二别》、《管甫送》、《妗婆打》等。他所开创的艺术流派被称为柯贤溪表演艺术,俗称肖罗溪表演艺术。柯贤溪根据不同年龄妇女有着不同的表演程式,专门编有“女丑十八法”。

柯派的第一代传承人共有5人:赖宗卯(大弟子)、曾文杰(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团长)、施丽华(1962年-,仅有的女弟子)、王金鼎(1963年-)、施存义(1963年-,移民美国)。

第二代传承人有卢文雄和庄伟国。

相关

  • 头孢羟氨芐头孢羟氨苄是一种杀菌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有效。它由头孢氨苄羟基段衍生而来。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易受感染,如因细菌化脓性链球菌引
  • 主动宾语序在语言类型学中,主-动-宾语序(SVO,Subject–Verb–Object)指句子中主语(S)、宾语(O)、动词(V)按照“主-动-宾”的顺序排列。以人数计算,这种语序最为普及;以语言种类计算,这种语序为第二
  •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
  • 纵火纵火是指蓄意焚烧建筑物、车辆、财物或山林等自然物的行为,在多数的法律中都被列为犯罪。纵火有别于自燃、意外火灾和闪电等自然现象引起的山火。所有由于肇事者行为偏离正常
  • 克努森层克努森层(Knudsen layer)也称为蒸发层,是固体或液体上面的一层薄蒸气层,得名自丹麦科学家马丁·克努森(英语:Martin Knudsen)。克努森层的厚度约为平均自由程的数倍。克努森层厚度
  •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英语: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缩写SQA)是监控软件工程流程和方法以确保质量的一系列手段。实现这一目的有着多种方法,并且可以确保符合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ISO 9
  • ʀ̥清小舌颤音(Voiceless uvular trill)是一种辅音,被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IPA)写作⟨ʀ̥⟩,其等价的X-SAMPA音标则记作R\_0。清小舌颤音的特征包括:清小舌擦颤音(Voiceless uvul
  •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英文: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学校是贵州省属重点大学、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 汤姆森峰坐标:71°59′S 166°7′E / 71.983°S 166.117°E / -71.983; 166.117汤姆森峰(英语:Thomson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维多利亚地,是米拉比托山脉的最南端,处于舒特山西南面20公
  • 平顶光束平顶光束是一种在圆形区域内有几乎一致通量(能量密度)的激光光束或电子束。一般是由高斯光束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而产生。平顶光束常用在工业上,例如在印刷电路板中的激光钻孔(英语